通往机场的路上 通往“教育乌托邦”的路上



     【学习全球化】

  不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在全世界的每个国家,教育改变的进程都缓慢得令人几乎难以察觉。回望过去五年,知识全球化的脚步却突然飞快起来—从一度席卷中国网络的欧美名校“公开课”,到名校网络教育平台,都掀起了中国网络世界的“学习热潮”。这一波全球化的学习浪潮,似乎真的正在颠覆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朝着传说中“教育乌托邦”的路上奔去。

  2013年中秋节前夕,就读上海某外语类高校的大三学生小徐正与同学逛校园。中途她忽然说“到点了,我得回去做作业了”,随后匆匆赶回寝室。

  小徐是去在线学习平台Coursera完成作业,这所名字叫Coursera的“学校”,在美国。去那里上学不要签证,不用倒时差,甚至不用交一分钱,注册只要一秒钟,上课只要动下手指。而小徐的老师们,不是学术明星就是顶级大牛,课堂里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几万名同学,整个学校有1600万个学生。在这所学校上学没有毕业的出头之日,最多拿张某门课的虚拟电子通过证书。

  这就是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无论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在每个国家,教育改变的进程都非常缓慢,几乎难以察觉其发展。但回望这五年,国人开始惊叹知识全球化的浪潮已经袭来—从形形色色的名校“公开课”,到包括Coursera、Udacity和edX三大在线教育平台在内的MOOC,正在颠覆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

  从公开课到“慕课”

 通往机场的路上 通往“教育乌托邦”的路上
  在线学习这个概念已经被炒作了十几年。上世纪 90 年代末,思科公司(Cisco)的 CEO 约翰·钱伯斯(John Chambers)曾预言:“互联网上的教育将会大到让电子邮件的使用显得像个舍入误差。”只有一个问题:网络课程总的来说,并不是很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大部分都是干巴巴、平平庸庸的东西,由在线阅读、书面问答和低成本制作的讲课视频拼凑而成。尽管如此,仍有大量的学校在建设在线的“精品教育课程”。

  人们的初衷是希望有一天互联网能颠覆高等教育;而这一希望初露端倪是在一种叫“公开课”的网上视频内,人们第一次不出国门、坐在家里体验世界顶级牛校教授们的讲课。《正义》《幸福课》《聆听音乐》等来自哈佛、耶鲁、斯坦福、麻省理工等世界名校的网络公开课程,五年里在国内的校园里、互联网上掀起不小的波澜。

  谁都还记得在哈佛讲“正义”的桑德尔,如何因为网上公开课在亚洲烧起了“哲学之火”,并最终成就了他本人一度成为西方舆论中的“亚洲之星”。

  总共12集的“正义”课程视频在中国的互联网上流传,桑德尔被诸多国内网友大加赞赏。影像中,千余名学生挤满了著名的桑德斯剧场,舞台中间,桑德尔总是一边踱步一边提问,而每个问题,他很少给出标准答案,而是以“苏格拉底的方式”启发回答者打破思维定势、重新体会道德的标准与价值—这是国内前所未有的教育方式。

  以“公开课”为名的网站频道在2010年、2011年迅速占据国内各大网站业务。据2010年11月国内第一个上线公开课项目“网易公开课”数据统计,该项目已经整理和翻译了12000集课程、演讲,免费提供给用户观看。

  后来者“慕客”(MOOC)则是在“公开课”的基础上更近了一步—不是通过简单的置换传播方法,而是经由重新发明教育的最终产品。从云计算到社交媒体,种种新技术已经大幅降低了创建一个像样的教育平台所需的成本,同时大幅提高了完成这样一个教育平台的几率。在“公开课”在国内迅猛发展的那一年,类似 Udacity、Coursera 和 edX 这样的创业公司将 219 门大学课程放到了网上,全部免费公开。

  这场从2012年开始、由硅谷、麻省理工学院(MIT)发端的在线学习浪潮,理想是“将世界上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传播到地球最偏远的角落”。“以前一直在人人字幕组下载公开课,但是往往看到一半就很难坚持,这次在微博上看到有人MOOC,觉得非常赞!”人们对互联网在线教育形式的“喜新厌旧”速度之快,恰是这场教育革命迅猛发展的最好例证。

  一年后,中国的大学也开始纷纷加入。2013年5月21日,美国在线教育平台edX发展了亚洲首批成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加入其中。7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也与著名共享课平台Coursera签订协议,正式加入MOOC大家族。

  北京大学原校长周其凤谈及他的“中国梦”时说:“北大是全国人民的北大。我也有一个梦想,让凡是想做北大学生的人,都能成为北大的学生。”随着北大MOOC计划的推进,这个梦想正照进现实,只不过这个梦想里,不仅仅只有北大。

  “学习革命的开始”

  那么,这一波知识全球化浪潮,究竟会给传统的高等教育造成怎样的冲击?

  三大平台之一的Edx创始人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教育革命”这样的字眼。《波士顿环球报》的文章里甚至这样描述:当53岁的Edx创始人之一的阿南特·阿格瓦尔(Anant Agarwal)在MIT一幢办公楼的七楼办公室里详细解释他的计划时,你能想象他身边的大楼在颤抖。《纽约时报》作者帕帕诺甚至将2012年称为MOOC之年,认为这是“学习革命的开始”。

  “未来50年内,美国4500所大学,将会消失一半。”American Interest杂志在2013年初发出预测:MOOC预示了颠覆现有教育的可能性。而以提出“破坏式创新”概念而闻名的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 Clayton Christense亦估计,在今后15年内,将有一半以上的美国大学破产,“取而代之的会是在线教育,或者是部分课程在校园教学、部分课程在线教育的混合模式。”

  与上述“大学消失论”相比,更为温和的观点则认为,在线教育带来的震荡或将使传统学位制度退居二线,个体学习变成一个连续性、终身式的过程。

  不过,谁也不会否认这一波在线教育带来的变革。“MOOC在美国流行,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教育费用过高的问题。有人曾经说,未来或许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所超级大学才能做教育。”一位科普杂志的出版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中国和美国一样存在教育问题,教育资源垄断、高考制度限制独立个体发展,很多人因为贫困或者其他原因与高等教育绝缘,MOOC的出现是对这些缺陷的弥补。”

  “当你考虑到世界各地有多少问题是因为缺乏教育而造成的,你就会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让这场教育革命来得更猛烈些!”写出《世界是平的》的 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热情地赞美知识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而在美国流传甚广的消息—17岁的印度男孩阿莫尔·巴韦(Amol Bhave)因为在 edX 的电路与电子学课程中考试得分在前3%之列而被MIT录取—则更让热爱MOOC的人们振奋。

  不过,在通往“教育乌托邦”的道路上,挑战依然存在—是否应该对在线教育课程收费?如何让MOOC平台盈利?而一些传统的教授也在抗议:在线教育正在让高等教育贬值,而数字化教学并不能为正在社会化的学生们带来校园互动的社会经验。

  而扩张的趋势已经明显。许多机构开始对在线教育这块大蛋糕虎视眈眈。一个最新的消息是,科技公司 Google 要加入其中,宣布和 edX 一同合作创建一个开放的 MOOC 平台MOOC.org。MOOC.org 预计于 2014 年上半年上线。

  国内机构也开始蠢蠢欲动,一些打着“打造中国版MOOC第一平台”口号的公司陆续出来,风险资本纷纷介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431.html

更多阅读

转机—韩国首尔机场的感受 在首尔转机能出机场吗

2011年年初,上海还没有直达美国夏威夷的航班,必须绕行1000多公里,在韩国首尔仁川或日本东京、大阪转机,说白了就是旅客不够数量,在某个航空枢纽配载,保证乘客人数。我们乘坐的航班是大韩航空从浦东机场去首尔机场的。机型是B777-200,飞机

关注北京第二机场的建设 北京机场线建设事故

今日,注意到这样一则消息:《2015年,力争建成北京新机场一期工程》——8月16日,北京市交通委消息,《北京市“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建设规划》出台,2015年前,北京市党政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增加公务车指标,对单位和个人年度净增载客汽

从丽江机场到市区的交通乘坐方式 丽江市区人口

选择乘坐飞机到丽江——我觉得是最不错的选择,丽江机场最近开始在动工扩建,要建成国际机场。现在正在建一条从市中心直接到机场的机场专线,相信,通车之后,会更加便捷。从11~3月份是淡季,机票是很便宜的,应该说是一年之中,到丽江最低的票价了

“吻瘫”美国机场的江海松案有结果了! 吻瘫机场

2010年3月9日,“吻瘫”美国机场的江海松案,在某些中国学者自我“蒙羞”和某个美国议员建议“遣返”后,由新泽西州纽瓦克地方法院法官做出了最终判决:罚款500美元和从事100小时社区服务。江博士当庭认罪,也向公众发表了道歉声明。回顾这

抗日战争中的芷江机场 抗日期战争影像资料

湘西芷江机场作为中国和盟国空军的基地,在对日空战、支持陆军作战及空中运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在抗战后期的几次重大战役中尤显突出。本文就芷江机场的修建、使用及在芷江受降中发挥的作用进行概述。1945年8月21日,代表百万侵

声明:《通往机场的路上 通往“教育乌托邦”的路上》为网友今儿个努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