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改革方向 金融改革三大方向



     11月9日,举世瞩目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幕。在这个为未来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布局的会议上,金融改革的议题无疑是重中之重。

  事实上,自十八大以来,尤其是今年3月两会后新一届政府上台后,很多涉及金融改革的重大措施密集出台,表明金融改革已经从理念层面全面进入了行动层面。从央行7月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到存款保险制度日益浮出水面,再到大额可转让存单方案的探讨,利率市场化正在取得实质性突破;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将成为人民币可兑换的试验田;资产证券化和银行真实出表业务的推动,正在加速金融脱媒的进程;从资本市场到整个金融市场都在加快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并在积极探索改变目前各类市场割裂发展的现状;金融机构业务合作与创新也在不断深化,业务边界日渐消解。种种迹象表明,金融改革已经全面提速。

  综合分析来看,微观层面上,金融机构的进一步商业化;监管层面上,强化审慎监管和危机处理;宏观层面上,在利率、汇率、资本账户等方面放松管制。

  金融学者刘煜辉指出,中国金融体系的根本缺陷在于,借贷主体均是政府机构,金融机构的高管很多都是政府任命的,导致金融系统资源分配的效率非常差。中国金融业目前由六大国有银行主导。六家大商业银行的资产占商业银行全部资产的三分之二。在国有独大的结构之下,中国的金融机构的盈利模式主要依赖于牌照管理和价格保护下的垄断收益,导致金融机构普遍创新动力不足。靠“吃息差”旱涝保收的金融体系,也扭曲了要素资源的价格。

  因而,金融机构的进一步商业化,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是下一步金融体制改革核心前提。金融机构基础行为不改变,利率市场化等要素改革很难取得实质性成效。逐步降低国有银行体系份额,应该考虑选择一到两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实施民营化试点,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现有金融机构重组改造;积极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等。

  其次,放松管制、鼓励创新是金融改革的突破重点。本届政府多次强调要简政放权,要减少前置性审批,要把市场的权力还给市场,把企业的权力还给企业。目前,在金融领域除了利率、汇率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管制以外,在股票债券发行、机构设立、业务许可、金融产品等方面还存在着名目繁多的前置性、实质性的审批。这些程序复杂、周期过长的管制和审批,不仅阻碍了金融创新,而且成为产生“寻租”腐败的土壤和温床。今后的金融改革应该围绕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可兑换两条主线进行,放松行政性管制和审批,激发金融领域的创新活力。

 中国金融改革方向 金融改革三大方向
  新近挂牌的上海自贸区承担着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行政精简化四项使命。金融市场产品创新、离岸业务、金融业对外开放以及内资外投和外资内投等在上海自贸区优先试点,彰显了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全球自由贸易体系的决心。按照“可复制、可推广”战略部署,上海自贸区的所有实验都对全国具有十分巨大的示范意义。

  最后,加强监管、严惩违规是金融改革的安全保证。层出不穷的金融创新对现行的监管体制和监管能力提出了挑战。虽然我国目前实行分业经营,但随着理财市场的不断壮大,以及金融产品创新的不断深化,各金融机构间已经开始相互渗透,合作与竞争也日益广泛,金融混业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金融各业的资金现已相互打通,风险高度关联,容易导致风险在产品接头环节迅速积聚,引发市场系统性风险。如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剑阁指出,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的制度套利性创新步伐过快,已经超出了现实的监管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助长了金融机构不正当的盈利模式。制度套利性创新的急剧膨胀,不仅突破了现有法规,冲击了现有的监管体系,也导致了我国金融市场结构极度畸形化,蕴藏着巨大风险。最近,各金融监管机构都在加强监管方面纷纷“亮剑”,对于金融改革和创新都是十分必要的,为下一步的金融改革和创新提供了重要保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457.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司法改革年度报告(2013)》首发1 司法改革调研报告

中国司法改革年度报告(2013)北京理工大学司法研究所执笔:徐昕 黄艳好汪小棠  引言  一、综合性改革  ——提升司法的独立性  ——废除劳动教养制度  ——行政诉讼法首次大修  ——健全冤假错案防范机制  ——司法解

大行蝶变:波澜壮阔的中国银行业改革

大行蝶变:波澜壮阔的中国银行业改革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研究员 向松祚  中国银行业的国际认可  2011年7月14-18日,我到伦敦参加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和英格兰银行共同举办的主题为“欧债危机和全球金融体系变革”的货

圈子决定你的未来 市场化改革决定未来中国十年方向

     11月9日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带来具有全局意义的改革,而“市场化改革”无疑是中国全局性改革的轴心和突破口。  从历史经验看,改革从来不会一劳永逸,改革必须“与时俱进”,当过去不彻底的改革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羁绊,当原

声明:《中国金融改革方向 金融改革三大方向》为网友风追烟花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