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市场化研究 第16节:第二章 技术市场化,市场技术化(7)



系列专题:《揭示华为长盛不衰的秘密:统治》

  下面,我们就以华为公司为例,看看在华为的技术商业化进程中,商业工程师队伍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曾经最幼稚的研发部门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华为在国内市场已经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但是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产品品质不稳定、交付周期长、维护成本高、过于依赖人海战术等,这种在国内屡试不爽的模式在国际上根本无法立足,而如果无法走出国门,通信行业的残酷竞争将很快把华为打回原形,任正非面临生死抉择,他即将变革的所有方面几乎都与研发队伍有关。

  从组织体系上讲,当年华为的研发部门一片迷茫和混乱;从研发工程师个体上讲,一方面如郭士纳曾描述过的IBM人那样充满自信、狂热、执着,另一方面又如任正非描述的那样:“像刚从青纱帐走出来的土八路,浑身是土,一点也不职业化,对面临的国际化竞争不知所措。”

  任正非曾把研发部门描述成华为最幼稚、管理最差的部门,这一观点的准确性从当年研发部门发放呆死物料、机票活动及一系列的反思批判会上可见一斑。为了使华为研发人员能够铭心牢记“从对科研成果负责转变为对产品的市场成功负责”这句话,华为在年终把库房里的呆滞物料逐一打包,发给研发人员做奖状;把用户中心的飞机票(为了维修而导致大量往返所用的机票)也逐一打包,发给中研人员做奖状,让他拿回家去对亲人说是自己得的“浪费奖”!

  任正非在会议上阐述他对“从对科研成果负责转变为对产品市场成功负责”这一口号的理解时说:

  “现在在座的所有人都必须对产品的市场成功负责,产品犹如你的儿子,你会不会只是关心你儿子的某一方面?你不会吧。一个产品能生存下来,最重要的可能不是它的功能,可能只是一个螺丝钉,一根线条,甚至一个电阻。因此,需要你对待产品也要像对待你的儿子一样。”

  结合这次活动,研发部人员举办了反思批判会,其中详细记载了华为研发的不少“幼稚”故事,而通过对这些幼稚做法的自省,华为人的思维受到根本性的触动。

  因为产品质量经常出问题,研发工程师需要在国内各城市不断往返,现场解决问题,有些人几乎把天上的飞机都坐遍了。一次,某位研发工程师对一位新来的没怎么出过差的同事吹嘘他对各种飞机型号和性能的熟练程度,结果该同事反唇相讥:“我原以为你是做售后服务的,真不敢相信,你居然是一个开发人员,是不是国内的研发都这个样子?”

  除了华为内部同事对产品质量不满意、对研发工程师的职责有怀疑之外,客户对华为也意见不少。

 中国农村市场化研究 第16节:第二章 技术市场化,市场技术化(7)
  上海市话局的某部长曾对华为研发作出如此评价:“我对你们的产品很不满意,特别是对你们的态度很不满意,你们总以为你们的产品很先进,总以为是我们的维护人员水平低才出的问题。国外的机器也出问题,但是人家几个小时就定位出来,你们是东派一个高手,西派一个高手,不晓得要多少天才能定位出来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5267.html

更多阅读

利率市场化 第14节:第二章 技术市场化,市场技术化(5)

系列专题:《揭示华为长盛不衰的秘密:统治》  由此可见,端到端组织有效运作的核心在于工程师。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只有具备上述三类工程师,才有可能真正做到从客户需求端出发,到满足客户需求端去,提供端到端服务,两端直通,没有任何阻滞。一

市场化 第10节:第二章 技术市场化,市场技术化(1)

系列专题:《揭示华为长盛不衰的秘密:统治》  第二章 技术市场化,市场技术化  华为没有院士,只有“院土”(商业工程师)。要想成为院士,就不要来华为。  ——任正非  从比尔?盖茨的首富说起 

兵临斗者皆列阵前 第16节:第二章 列阵(1)

系列专题:《披露中国猎头职业传奇:猎头局中局Ⅱ》  第二章 列阵  01  马胖子果然不是个省油的灯。  当时因为杨洋的事情,我已经乱了阵脚,如果不是小花的提醒,我很可能就把准备好的两套方案全部交上去给马胖子了,如果真是这样,那就

萨米大冒险1电影 第16节:第二章 冒险(1)

系列专题:《从助理到女王的职场启示录:凯西来了》第二章冒险第二章冒险冒险会让你想到什么?玩一次特级跳伞算冒险吗?在赌球或者股票上一掷千金算冒险吗?哪怕跟朋友的关系会受到冲击,你也要把令人难堪的真相告诉他?还是争取拿到一个大项目

声明:《中国农村市场化研究 第16节:第二章 技术市场化,市场技术化(7)》为网友别低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