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主沉浮电视剧 第22节:3G时代 谁主沉浮(10)



系列专题:《最受欢迎的财经脱口秀节目:冬吴相对论》

   所以中国移动还是一个在业务创新上非常有能力的公司,广告回来之后继续和大家探讨,是不是在中国人的“折腾”之下,3G会出现一些奇形怪状的“杀手级”应用呢?

  从商业1.0到商业2.0,产业边界的无限延伸将会产生怎样的放大效应?

  通信运营商又怎样面对无所不在的数字化时代?

  欢迎收听《冬吴相对论》,本期话题:“3G时代 谁主沉浮”之下期。

 谁主沉浮电视剧 第22节:3G时代 谁主沉浮(10)
  从商业1.0到商业2.0

  是的,依然是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的《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对面的依然是《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伯凡你好!

  大家好!

  我是有一点突然上气不接下气,主要的原因是我在讲到伯凡的名字的时候突然闪过了一个很奇怪的念头。如果有一天吴伯凡不在《21世纪商业评论》工作了,我可能还调不过这个频率来。现在“《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已经成为了一个名词,它是一句话、一个段落。

  刚才我们讲到一个话题,就是现在在海外,最起码中国以外的其他地方关于3G的应用并没有特别地火爆,反正也没有听说哪一家公司因为做3G发达的。中国有没有可能有一些“杀手级”的应用?中国人已经把短信推广到了外国人无以复加、不能思考的地步,刚才吴伯凡也讲到了关于彩铃的话题,这是中国人给世界的一个惊喜:我愿意花钱给别人听歌。

  我前两天打电话给一个人,电话铃声一开始就是“我和你……”,刘欢就开始唱了;刚听到一半的时候突然有一个男声,“按1可以转这个铃声”。你别小看哪,实际上它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因为它其实符合了现在所谓新媒体的一个很重要的规律,叫“可传染性”。中国移动就能想到你听别人的铃声,可以按个1就把这个铃声复制到我的电话里面,别人打电话给我的时候也是“我和你……”。

  就像穿衣服,它就是满足这个欲望。你在大街上看谁穿一件衣服很漂亮,你按一个键,“哗”,这个衣服就来到自己身上,就这种感觉嘛。实际上穿衣服也是这样,自己花钱给别人看的嘛。

  是啊,哈哈。或者自己花钱不让别人看,穿衣服主要的目的是花钱不让人家看,不是花钱让人家看。说回来,你觉得还可能有什么样的应用?我们大概排一下,哪些应用有可能在3G时代突然就变成一种“杀手级”的应用了?

  预测这种消费者需求那是很难很难的。

  很愚蠢的事情,哈哈。

  你可以慢慢地捕捉这个苗头。怎么会有这种愿望呢?这种需求是什么呢?然后你仔细一揣摩:哦,这个他也有,她也有。哦,这就是一门生意。所以说不一定别人干不好的事情,比如在国外3G运营商都不赚钱,那么在中国也一定不赚钱,不一定。就像是国外,没有谁有可能像中国的运营商靠一条短信能够赚几百万的。还有彩铃,有的人专门靠录彩铃也能赚到不少钱呢。各种各样的你都想不到的生态链上的小的细枝末节的一个小的产品、一个小的服务也能赚到,就好像是别人掉下来的面包屑也能把他养得好大、好胖。

  最近看到一个新闻,话说美国有一个年轻人搞了一个软件,给iPhone用的,就是你打电话的时候可以切换声音。你可以把自己的电话声音切换成比尔?克林顿的声音、比尔?盖茨的声音、奥巴马的声音,就是说你打出去好像是奥巴马在说话一样。这个软件其实很便宜,研发出来之后你一下载,很快下载到你的手机上面就可以应用了,据说一下子赚了几百万。

  这完全有可能受欢迎,尤其是犯罪分子,我想。

  但是我想讲的重点是,以后很可能这些所谓的“杀手级”的应用并不是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工作人员自己想出来的。

  对,这就是平台的力量,应该从商业的1.0变成商业的2.0。什么叫2.0呢?就是过去你是一个生产中心,别人都是消费者,现在是共同创新的一个平台:你既是生产者也可能是消费者,别人也是这样,既是消费者也可能是生产者。典型的区别就是《大英百科全书》和《维基百科》之间的差别,我们在查《维基百科》,我们也可能是《维基百科》的一个作者。将来什么公司能够胜出呢,它能够把它的公司的边界无限地延伸,变得非常地模糊。产业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的时候,你公司的边界也要变得越来越模糊。你要隐性地雇用,甚至是零成本地雇用那些给你创造价值的人,他原来可能只是你的消费者,现在可能就是你的生产者。你能够把一点点小主意、小技巧——过去说的那种雕虫小技——通过这个平台的放大能力放得无限大,一下子就使你这个平台的价值也获得巨大的提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5323.html

更多阅读

第22节:为什么要‘每天晚走10分钟‘(16)

系列专题:《掌握工作和命运的主动权:每天晚走10分钟》  于是有人便把它总结成"星期天法则",意思是说,你要做成一件大事,只要能坚持不懈地努力,也许只要利用三年中的全部星期天即可。  并非只有科尔利用"星期天法则"取得了成功,在中国

第22节:数字时代的注意力(1)

系列专题:《打败分心与焦虑的魔方:注意力曲线》  第三章 数字时代的注意力  《纽约时报》周末版中包含了很多的信息,一期报纸的信息可能比17 世纪的英格兰人这辈子接受的信息都多。  ——理查?伍尔曼(Richard Saul Wurman)   数

谁主沉浮电视剧 第24节:3G时代 谁主沉浮(12)

系列专题:《最受欢迎的财经脱口秀节目:冬吴相对论》  好,非常感谢今天的伯凡和我们一起探讨、畅想了一个未来无线通信3G时代可能出现的种种种种,也希望我们的朋友可以登录到《冬吴相对论》贴吧里面和我们一起来分享相关的话题。感谢

谁主沉浮广播剧 第23节:3G时代 谁主沉浮(11)

系列专题:《最受欢迎的财经脱口秀节目:冬吴相对论》  无所不在的计算  你说到这个事情我突然想起了另外一个事儿。在传统的电信网络时代,中国出现了一大票风云际会的网络公司,从搜狐、新浪后来到了百度、腾讯,现在又出了Youtube、 F

谁主沉浮小说 第21节:3G时代 谁主沉浮(9)

系列专题:《最受欢迎的财经脱口秀节目:冬吴相对论》  其实不仅是在英国,在全球3G推出来以后一直反应并不强烈,现在很多3G的运营商都是亏损的。  对,和黄以前搞了一个Orange,搞得挺大,后来发现不挣钱,就把Orange给卖了,说的就是这个事情

声明:《谁主沉浮电视剧 第22节:3G时代 谁主沉浮(10)》为网友恏恏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