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富豪作家的商业启示(3)



系列专题:《最受欢迎的财经脱口秀节目:冬吴相对论》

  对,刚才说的知识经济除了有第一条原则就是首创成本和最终效应的极不对称之外,还有一条规律就叫做知识的质要比知识的量大很多。

  此话怎解呢?

  就是说,我们可以用两千个人做一个工程、两万个人做一个工程,但是我们很难召集两万个人来写一部《红楼梦》,它只需要一个人就够了,没有这个人,你用两千个人也写不出来。所以过去公司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公司就是用很多的人来做一件事情,这就是公司。但是某些产品的量是不重要的,它的质是重要的。你说多少个人加起来等于莫扎特?不可能。多少人加起来等于莎士比亚?也不可能。他的独创性是最重要的,他的独创性决定了他真正的价值。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那些跳蚤型公司创造的产值,最重要是它的利润,要大于很多很多规模非常大的公司,原因就在这里。

 第10节:富豪作家的商业启示(3)
  对,所以今天这个话题我觉得蛮有趣。从表面上看,一个人写了一本书发达了,一些人写了几本书发达了。往后看,你会越来越发现它背后蕴涵非常重要的几个逻辑:第一个逻辑就是现代人类分工变得很细了,所以人们可以在很小的范围内,让自己的那种天分无限地扩大;第二,由于发行渠道的畅通和传播成本的降低,导致我们有可能在生产内容上面真正地成为一个所谓的核心价值,并且创造出极大的能量。

  那么到底这里面蕴涵了怎样的商业机会,我觉得其实大家真的可以见仁见智。广告回来以后,跟大家再继续深入探讨这样一个可能改变你人生命运的话题。

  信息技术的发达和外包模式的盛行,使得传统的企业边界呈现逐渐消失的趋势。在英国,60%以上的企业只有1个雇员,20%的企业只有5个员工,而这两者却缔造了英国GDP的大部分,这是偶然还是必然?

  一个人的力量能创造多大的财富?

  跳蚤型企业是否是未来最具生命力的企业?

  欢迎继续收听《冬吴相对论》, 本期话题 富豪作家的商业启示

  广告回来以后依然是坐着打通经济生活任督二脉的《冬吴相对论》,我是梁冬,对面是《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

  大家好!

  自娱自乐也有市场

  吴伯凡自从最近做了电台节目之后,很多失散多年的小学发小、小学的“同桌的你”都找到了你,对吧,哈哈。我要跟大家讲一下,吴伯凡是东吴的“吴”,枫桥夜泊的“泊”,不是,伯伯的“伯”,凡人的“凡”。他的各种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同学都可以与之联系。

  这也是一个案例了,也是一个很有趣的案例。原来我们就是吃饭的时候随便聊一聊,借助于这个平台,很多人都听到我们的谈话了。

  对了,回到我们的主题,我们现在的主题跟最近我们发现的一种很有趣的现象有关。我们发现突然在我们的目力所及,许多人不需要做很大的公司,也不需要在很大的公司里面打工,通过写作这种最原始的方法挣到了很多很多的钱。什么叫很多很多钱呢?例如说像曲黎敏也好,中里巴人也好,易中天也好,于丹也好,我们倒不是说有多羡慕他们挣到钱,而是说我们看到了背后所蕴涵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就是我们可以借由一个极长的产业链里面极小的分工——我们只需要在整个图书出版里面简简单单地把书写好,就有可能把自己的效能放大。吴伯凡对此有两个很重要的评价。第一个评价是什么来着,刚才你说到的?

  知识经济的两条规律,第一条叫首创成本与最终效应的极不对称,第二条就是知识的质要远比知识的量更重要。

  对,今天这个话题于是就慢慢展开了,你认为在中国未来会不会有更多的人——我看罗琳,写《哈利?波特》那个人,动辄发行750万册的书,你认为中国会不会将来也有一个这么巨大的市场,有一个人写一本书以后发行750万册?

  这个书只是一个现象。其实在此之前,比如说唱歌的、说相声的,过去是自娱自乐,首创成本很低,你目前所拥有的一点点钱可以支撑你活下去,然后你可以自娱自乐。过去基本上是不能够创造什么价值的。但是现在传播知识和信息的渠道非常地通畅,而且非常地廉价,能够极大地放大你的价值。数字经济里还有一条规律:对你来说是废品的东西,对别人来说可能是珍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5335.html

更多阅读

第22节:掌握与众不同的“商业武器”(1)

系列专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力》  由于目前出版了很多讲述麦肯锡式问题解决法的书,使得人们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程度不亚于对MBA(经营学硕士)、CPA(美国公认会计师)资格考试。日本的商业人士完全没有受过关于如何解决问

第10节:美国大学的成就与危机(1)

系列专题:《中国教育对比美国的缺陷:培养精英》  总之,美国大学由于有雄厚的实力和教育质量,又有灵活的体制,使各个层级的大学都有增长的空间,所以在全球化中的竞争中有望全方位地征服世界:既把全球的精英招揽到其一流名校之中,其低层次

第10节:小老板的生意经(10)

系列专题:《45个赚钱诀窍:小老板的生意经》  这样一来,老谢最后的账本就变成了:  每年减少的进货成本为:  2000×20%=400(万元)  按每个月资金周转1次计算,每个月可节省流动资金为:  400÷12≈33(万元)  这33万元资金按书店一般的

第12节:富豪作家的商业启示(5)

系列专题:《最受欢迎的财经脱口秀节目:冬吴相对论》  对,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话题表面上看,似乎有点跑题,但是认真看下来它其实背后有个巨大的逻辑。这个逻辑就是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通路正在变得越来越多,而我们国家的版权保护也是越

第11节:富豪作家的商业启示(4)

系列专题:《最受欢迎的财经脱口秀节目:冬吴相对论》  在淘宝和E??-bay上面都有这样的故事,对不对?  对。比如说相声的郭德纲,在互联网上就这么火起来了;还有在此之前很久有一个叫雪村的,他就是自娱自乐在唱那些东西。这里有一个规律,他

声明:《第10节:富豪作家的商业启示(3)》为网友乄鄉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