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准备与陷落(5)



系列专题:《华人世界的创业书:自慢Ⅱ之以身相殉》

  (创业陷阱:创业初期非常辛苦是很正常的,这是创业过程中必经的考验,这时候的紊乱也是必然的,好的创业者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让混乱稳定下来,找到明确的工作规则,如果超过3个月还继续混乱,你的创业就很不乐观。)

  辛苦的日子,却没有换来好的工作成果,一年下来1200万元新台币的资金很快就赔完了,平均每个月要赔100多万元新台币,只好增资。第一次的增资很容易,因为大家还处在创刊的摸索中,所有的人也看到我们的努力,所以所有的股东都继续增资,我拿到第二个1200万元新台币。

  在增资的过程中,我仔细反省了一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找到了最大的原因:编辑部缺乏能力强的好手,自己训练的新记者没办法提供足够精彩的内容。

 第14节:准备与陷落(5)
  于是在增资之后,我努力招兵买马,找来一些有经验的老记者,组成了一个军容壮盛的团队,当时我底下共有3个副总编辑,都是从报社挖来的,绝对可以完成好的内容采访。

  只不过事与愿违,第二年《商业周刊》的内容并没有具体的改善,稿量还是不足,质量还是有待改善,我也还是忙乱不堪,原因无他,我不会管理,不会排难解纷,坐令几个有经验的副总编辑们互相斗争,互相掣肘。

  有经验的人各有脾性,也各有坚持,因此指挥调度、沟通协调上更为困难。而我这个主管因为没有经验,又一直想维持表面的和谐,不愿直接裁决对错,以避免大家面子上过不去,结果是问题一直存在,争执纠纷不断,我忙着安抚大家,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商业周刊》错失了第二年成长逆转的机会。

  创业前先学管理

  除了有经验的副总编辑们的问题外,创刊时训练的第一批记者,在第二年稍有经验后,也陆续被挖角离职,整个编辑部又处在变动中。

  (创业陷阱:如果创业不是一个人摆地摊,而是有团队(3人以上),创业者就会面临管人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当老板,这可能是创业者没想到的,而管理与管人工作的成败,通常是创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其他部门也一样,创刊时投入的业务经理,也因公司营运没改善而离职,第二年并没有因增资而趋于稳定,反而陷入新的危机。

  在第二年周年时,由于内部营运很差,为了提振士气,我们还办了一场盛大的两周年社庆,在来来饭店地下楼包下了最大的宴会处,广发英雄帖,这其实是打肿脸充胖子,想透过外部的热闹,稳住内部的军心。

  我还记得,第一个上门的宾客是当时的台湾“新闻局”局长宋楚瑜,正式的酒会下午2点才开始,在我们还在准备时,1:10分他就到达,让我们有些措手不及,他说因为有去南部的行程,只好先来致意。在我们处境艰难的时刻,对这一幕,我印象深刻。

  在酒会上,我们还做了一个企业大量订阅杂志的规划,希望借由热闹的现场,营造气势,促成光临的企业界人士掏钱订阅。只是我们不会叫卖,又不敢强力促销,导致效果不彰。

  “增资”并非改善营运之道

  热闹的两周年社庆一过,公司又陷入困境,第一次增资的金额已见底,不增资又无以为继。

  第三次募资,我们学乖了,决定加一倍增资2400万元新台币,以免一下子又赔完。不过这一次增资不像第一次那么顺利,所有的股东都开始怀疑,我们到底在搞什么鬼?

  我们努力地一个个说服,但已经有许多老股东决定放弃,在不得已之下,我们只好引进新股东,几乎是只要任何人愿意投资,我们都视为恩人,双手欢迎。

  这时候的《商业周刊》,工作团队来来往往,许多人加入了没多久,就发觉这是个没有希望、没有前景的地方,很快就离开了。而最早参与的一些老干部,也都在第三年左右全数离开,整个核心团队只剩下我和金惟纯两人。

  不得已我又重回训练新人的阶段,不过这次我学乖了,对所有的新人,我在面谈时都要求一定要工作满两年,中途不得离职,有的应征者会问,要签约吗?我说不需签约,这是口头承诺,他们听到不用签约,都答应加入工作,可是事后真正做满两年的不多,我一直处于替其他媒体训练新人的困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6166.html

更多阅读

第14节:老实人没远见(5)

系列专题:《做最好的自己:做人不要太老实》  他是一位科学家,又成了一位杰出的科普作家和科普活动家。在全身瘫痪,手不能握笔,腿不能走路,连正常说话的能力也丧失,口授只有秘书听得懂的艰难情况下,他从事科普创作50多年,用通俗的语言、生

第16节:准备与陷落(7)

系列专题:《华人世界的创业书:自慢Ⅱ之以身相殉》  创业的生死关头,不谈合理只谈存亡  至于我自己,检讨的事就更多了:我的管理能力、领导能力、做媒体的专业能力、对外提升业务的能力,我发觉我没有一项足够,每一项我都需要重新学习。

第15节:准备与陷落(6)

系列专题:《华人世界的创业书:自慢Ⅱ之以身相殉》  (创业陷阱:创业初期,一定找不到好手,所以自己训练人是创业者必学的工作。创业者要先把所有工作摸索一遍,然后自己找出最佳的工作方法,然后再经过训练,把这些方法传授给工作者。)  由于

第13节:准备与陷落(4)

系列专题:《华人世界的创业书:自慢Ⅱ之以身相殉》  这真是消磨志气的舒服日子,所幸在34岁时我做了明智的抉择,离开舒适圈,走向创业之路。  我没有一离开报社就创业,我选择一本财经杂志担任总编辑,但很快迎来了媒体开放的大时代,我也投

第12节:准备与陷落(3)

系列专题:《华人世界的创业书:自慢Ⅱ之以身相殉》  而每一个人的个性都不同,这让我体会到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成功,只要你努力。  从世界潮流中,学会经营之道  近身观察是最佳的学习方式,尤其当我又是有心探索时,我看尽了每一个大老板

声明:《第14节:准备与陷落(5)》为网友来往不逢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