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短线铁律(12)



系列专题:《变股市为聚宝盆:短线铁律》

  ● 分形从一特定层面揭示了世界的普遍联系和统一的图景。

 第12节:短线铁律(12)
  股市引入分形理论,无疑是认识论方面的革命,它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观察股市,冲击着人们以确定事物眼光看问题的习惯,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1.3.6 行为金融学:把研究目光投向投资者

  由于传统金融学严格的假设条件,影响了其在实践中的运用。而行为金融学则更加贴近真实的金融市场,是对传统金融理论的变革。行为金融学,大有与现代金融理论并驾齐驱之势。而行为金融理论,也成为当代金融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对于研究证券市场投资1也有较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行为金融学研究表明,每一个现实的投资者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理性人,其决策行为不仅制约于外部环境,更会受到自身固有的各种认知偏差的影响。表现在:投资者以往的一些成功或者失败的经历,将影响当前或者以后的决策。行为金融学分析了以下现象。

  1. 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观察并模仿他人的交易行为,从而导致一段时间内买卖相似的股票。在信息高度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无法直接获得别人的私有信息,但却可以通过观察机构投资者的买卖行为,来推断其他信息。此时容易产生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出现“群体压力”等情绪下的非理性行为。长期以来,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较为典型的“羊群效应”。庄家行为、股评效应等极为显著,寻找庄家建仓2等待拉升,一度成为市场追捧的投资策略。

  2. 小公司效应

  小公司效应是指小盘股比大盘股的收益率高。我国证券市场上也一度存在小公司效应,如小盘股、小市值的公司往往成为炒作的重点。一些庄家借助于送股、转赠等题材不断炒作,使一些公司的股价出现了非理性上扬。小公司效应产生的根源在于其投资价值,处于成长期的小公司往往比成熟的大公司有更高成长性。

  3. 处置效应

  在股票市场上,投资者往往对亏损股票存在较强的惜售心理,即继续持有亏损股票,不愿意实现损失,而愿意较早卖出获利的股票,以锁定利润,这种现象称为“处置效应”。我国的投资者更加倾向于卖出盈利股票,继续持有亏损股票,而且这种“处置效应”的倾向比国外投资者更为严重。

  4. 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

  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是投资者对信息反应的两种情况。人们进行投资决策时,存在两种错误模式:其一,投资者过分重视近期数据,而对产生这些数据的总体特征重视不够,这种偏差导致股价对收益变化的反应不足;另一种是投资者不能及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修正自己的预测模型,导致股价过度反应,在证券市场上的表现就是“涨过头”、“跌过头”。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现象较为突出,市场既有出现非理性上涨的冲动,也会造成非理性的恐慌性抛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6716.html

更多阅读

第60节:短线铁律(60)

系列专题:《变股市为聚宝盆:短线铁律》  图4-7 自编指标线量变化率=价变化率,且同步上升所指示主升浪情况  图4-8 量变化率=价变化率,见十字光标处,双速战法轻松抓住主升浪行情  图4-9 量变化率=价变化率,指示主升浪情况,可以避免大

第59节:短线铁律(59)

系列专题:《变股市为聚宝盆:短线铁律》  实战中如何发现趋势形成是关键。趋势的形成可以理解为打破旧的平衡,建立新的平衡。以力学原理为例,当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时,必须施加外力。外力的大小、方向以及持续的时间,将决定物体运动的轨

第58节:短线铁律(58)

系列专题:《变股市为聚宝盆:短线铁律》  到了“结点”处,要倍加小心。虽然不能立即判断股价下一步运行的方向,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已处于敏感地带。再结合“时间之窗”(可参看有关斐波那契时间数列的书),如果二者在同一处汇合,其变盘的概

第57节:短线铁律(57)

系列专题:《变股市为聚宝盆:短线铁律》  当“主动顶”出现后,要从“表”和“里”两个方面考察。“表”是指股价到达上升目标位,如上升通道上轨,以及黄金预测位等;“里”是指股价上升动能衰减(笔者使用自编VVAL死叉),投资者可观察操盘手

第56节:短线铁律(56)

系列专题:《变股市为聚宝盆:短线铁律》  4.2 “顶底战法”波段操作—— 认准“主动顶”  和“主动底”  波浪形态是股市中的客观存在,但笔者并不赞同人为地“数”波浪,因为见仁见智,不具备可操作性。股市中常见有大、中、小级别的

声明:《第12节:短线铁律(12)》为网友泪倾斜的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