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在社交网站找回信任



     90后在成长过程中,没有主流媒体意识。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我们成长过程中,有报纸、广播、电视等,比如在你12岁以前,或者是12岁到18岁,或者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它们占据你主流生活媒体的一个价值、一个意识,形成了所谓的媒体影响。这种影响包括你对媒体的依赖、权威性的信任。你对它们的影响力做出一些合理的反应,都是正常的。但90后并没有真正的主体媒体意识。整体来讲,互联网上大量的媒介、媒体也罢,还是广播、电视、报纸也罢,在他们看来,没有哪一家媒体或者某一个具体的媒体,对他们形成垄断性的形态的感受,所以他们对媒体的判断天生就具有思辨和筛选的考虑。

  这种媒体消费观和成长环境对90后的购买决策路径产生了相当的影响。这种影响极端地建立在两个层面,信息触达,以及对事物的信任乃至深度依赖。而近年来崛起的社交网站,因为其天然的社交传播机制,让人重新找回相互依赖,相互信任的传统。线下生活圈并不大的90后在社交网站上将生活半径拓展到了极致,这也是社交网站用户以年轻人居多的原因之一。

 用户:在社交网站找回信任
  其实90后或者更新的一代人并不缺乏信息,但他们不容易建立起极高的忠诚度和归属感。这种忠诚度和归属感往往是靠其他深层次的活动以及沟通,甚至是整体之间的交流,才能形成。对90后来说,要不要买某件商品,其实取决于跟这个品牌,这个产品有没有建立信任感。

  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90后,我们要运用各种科学工具,围绕这个群体的社会化行为数据进行细分、挖掘、提炼、加工和生产。这些数据是围绕社会关系、圈子以及人群形成的一种新的语言。从社交网站获得的数据能够更准确地描绘这群人的深层次特征,这是互联网数据和互联网发展的重要部分。

  我个人比较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这些社会化行为和其他网络行为之间的关联性是什么样子的,如何能够形成关联。因为其实大量的社会化行为数据必然要和其他行为数据发生整合和联系。比如这些人在网上看不同电视剧、不同节目的时候,他们之间形成什么样的沟通、交流,有什么样的表达?比如这些人在网上买东西的时候,他们形成什么样的交流和表达?这是专业的社会化行为数据。

  第二,能不能形成模式化的判断。这些社会化行为是不是能够识别和模拟一个真实人格或者说虚拟人格的状况。因为我们知道,在网上往往反映出一种虚拟人格,虚拟人格如果被归型和归类,形成模式的话,对我们做整体性的研究会有更大的帮助。同时还要解决一个问题,虚拟人格和真实人格能不能形成良好的对应关系,或者说能够发现其中的转化规律。

  90后这一代,比较难区隔。我们说80后有一些典型特征,70后有一些典型特征。但是90后幼年的社会化环境,缺少一些阶段性的变革和社会变化。他们与70后、80后的差异有时并不是特别明显。我没办法通过他们单纯浏览什么网站或者听什么广播、看什么电视做出准确的区隔。相比之下,我们会在意他们的社会行为形成的文化区隔、媒体消费和对媒体反映的区隔。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679.html

更多阅读

计量经济学案例分析 社交网站的经济学分析

     1.社交网站的基本介绍  社交网站的英文名称有Social Network Service和Social Network Sites两种。根据Wikipedia的定义,Social Network Service。是使用社会性软件建立的用于人们交流的在线社会网络,在这个网络上人们可

MySpace:社交网站陨落

本文刊登于《董事会》杂志,MySpace,陨落的社交网站已经有国外分析师认为,新闻集团正在为MySpace寻找买家,而如果无法在2011年夏天把MySpace卖出去,MySpace完全有可能关门大吉 2011年1月12日,昔日的社交网站老大MySpace在美国总部宣

中国最大的社交网站 社交网站的根

 科技永远是手段,目的才是第一位的,社交网站的根就是用户的社交需求。  5月20日在大连参加了好友王利杰组织的移动2.0论坛年会,得到了三个有趣的结论:  第一,在Twitter推出之后,美国在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和投资再度活跃,其重点领域包括

声明:《用户:在社交网站找回信任》为网友几重烟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