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中国需要一个怎样的4万亿的大投资(2)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的复苏与崛起:金融突围》

  此外,政府主导基建的边际投资效果不理想,中国现在1个单位GDP增量要5-7个单位投资来带动,等于货币投进去了,没有产出多少实际的物质财富。你会发现,很多基础设施其实也是过剩的,公共工程的短板远不如十年前明显(除了铁路和核心城市的轨道交通)。1997、1998年那种冀望基建投资托住的模式若延续下去,有可能导致更多的浪费,最终使增长放缓。同时,地方政府的财政恶化很可能把银行拖下水,形成新一轮不良资产的高峰。因为在中国,银政信贷合作一直是银行谋利的一个重要支柱。

  这么多钱造下去了,假如美国经济未来两三年迟迟走不出衰退的阴影,政府的储蓄又花完了,中国经济还能靠什么?

  花几万亿搞基建,不如扎扎实实直接投到民生上。

  现在中国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空账高达万亿之巨,而且每年以1000多亿元的规模扩大,而个人账户现有实际资金的总额不超过500亿元。到2010-2015年中国的人口红利吃完后,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怎么办?现在是工作的人多,退休的人少,尚且出现这么大的窟窿,等我们退休时,工作人数大大下降,领退休金的人大幅增加,还会有多少钱留给我们。如果大家知道这些的话,你还敢潇洒地消费吗?

  中国不要太在乎眼前宏观上好看一点,趁着现在政府财政非常殷实,储蓄率高,赶快把民生的欠账补起来,把钱都实实在在地投到医疗、教育、廉租房、环保等公共服务上去,解除制约消费的瓶颈,提高居民的实际购买力。只有当消费者不再承担本应由政府承担的花费的时候,消费者才会放心地增加消费。

  如此,内需起来,私人投资才能重新恢复,经济向内转型才有真的希望。

  在我看来,为此就算把赤字搞到3%(占GDP比例)甚至更多一点也是值得的。

  对抗经济衰退,并非一定要走造桥、修路、建机场基建投资拉动的老路,加快改革,提高经济体效率,这方面其实我们有很多事情可做。

  理顺价格,放松价格的管制,让政府从能够施加影响的领域逐步退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让要素价格真正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以及污染损失成本。产业都是内生于价格的,价格顺了,扭曲的产业结构才能调整过来。

  打破垄断,放松行业准入门槛,大力开放民间资本进入垄断部门,如金融、能源、交通、通讯服务等,形成竞争机制。这样才能带动私人投资,才能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才能实质性改善经济体的效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58114.html

更多阅读

第86节:中国贫富差距恶化的根源(1)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中国贫富差距恶化的根源  本篇来源:2006年1月24日《商务周刊》,记者钟加勇。  中国的转轨改革经历了“摸着石头过河”式的推进后,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一方面,中国经过调整后的GDP

第3节: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自我概念(1)

系列专题:《处世哲学:20几岁要懂得的处世心理学》  第1章年轻人优化形象先掌握7个概念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  1.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自我概念  我们每个人在认识纷繁芜杂的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渴望了解自身跌宕起伏的内心

第15节:中国需要一个怎样的4万亿的大投资(3)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的复苏与崛起:金融突围》  大幅降低个税补贴居民,提高其忍受通胀的能力;通过增值税转型来大幅降低企业税负,减轻企业成本的压力,并辅以财政结构性减税等政策支持广大中小企业产业升级,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

第14节:中国需要一个怎样的4万亿的大投资(2)

系列专题:《中国经济的复苏与崛起:金融突围》  此外,政府主导基建的边际投资效果不理想,中国现在1个单位GDP增量要5-7个单位投资来带动,等于货币投进去了,没有产出多少实际的物质财富。你会发现,很多基础设施其实也是过剩的,公共工程的短

长治新晋商联合会 第14节:中国商人 新晋商(14)

系列专题:《分享企业家成功心得:中国商人 新晋商》  在他身上,“达则兼济天下”的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员工不是打工者,是荣辱与共的奋斗伙伴   “不要把学历看得太重,学历并不是绝对的因素;学历再高,如果没有正确的做人

声明:《第14节:中国需要一个怎样的4万亿的大投资(2)》为网友山河尽头也陪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