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老板夏乾良:我要做中国默多克



      23岁的时候你在做什么?或许很多人还在读书或者毕业找工作,或许很多人还不明白财富的意义,因为那时还年轻。可是对于复旦大学法学院学生夏乾良来说,23岁他已经在香港创办了暄氏文化控股集团,并且出版了个人传记《大学生总裁——复旦儒商夏乾良的财富传奇》,那一年是2007年,他刚刚本科毕业。目前他是香港暄氏文化控股集团总裁与首席执行官。

初战告捷靠复印挣了90万

         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传奇。

         作为80后,2003年秋进入大学,他本应和复旦大学的其他学生一样,去五角场逛街、去旦苑吃一顿晚饭、去鹿鸣书店逛一逛。但是,夏乾良选择了创业。

        选择创业的行业是痛苦的。在上大学前他做过家教,做过家政,可是大学的商机在哪呢?有一天,夏乾良发现,复旦这个2万多人的学校每天的复印业务量非常大。经常有班级同学复印课堂笔记,几十个人一印就是上万页,学生单独去校外的文印店一次复印几百页笔记是没有任何优惠的,单独印一页A4纸是8分钱,而假如通过团购拿到的价格是6分钱甚至只有5分钱。

        六个人凑了6000元钱,夏乾良打出了“价格比校外文印店便宜且负责上门提货、送货,随叫随到”的竞争牌,在拿到复印订单后转送校外文印店,并降低文印店的要价,从中赚取差价。这种方式在校园文印市场中迅速占领了一席之地,他们每天拿到的复印单子少则三四千张,多则5万余张。几个月后,他们开始自购设备。为了节约成本,所有的职员开始苦攻平面设计、策划、排版。没想到靠这他们在年底就进账90万元。

        初战告捷,一群人兴奋极了。但夏乾良认为,这不是大学生创业的优势项目,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在于技术含量更高的文化传播产业。

        一切都很顺利,2004年9月,机会主动找上了门。文汇出版社向夏乾良约稿,编写《高考英语专项训练精炼》一书。出版社看中的是夏乾良的人脉资源和运作能力,提出的条件则是:书定价20元,首印5000本,夏乾良抽6%版税。这是个合理水平的提成。可用一个商人,尤其是一个搞了3个月印刷的商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学生的眼光来审视,这简直是剥削!夏乾良粗略算了一下:每本书成本在4元钱左右。他提出新方案:这本书从内容的编著到最后的排版,均由夏乾良和他的同伴们一手操办。该书出版后,首批5000本没过多久便销售一空,接着系列丛书的语文、数学两种也出版上架。在这半年内,暄氏文化公司取得了10多万元的净利润。

        当年,夏乾良的公司产值突破500万元,并获得有复旦大学“诺贝尔奖”之称的“光华自立奖”。

洞察危机转行创办印刷厂

        图书出版批发是公认的暴利行业。尽管夏乾良走进这个行业是误打误撞,可他却并不讳言,广义的文化传媒行业正是学生企业的最佳选择。国有企业的机制僵化、民营企业的管理混乱,以及对自身品牌塑造和推广的忽略,让这个行业充满“雾里看花”的迷茫——而这些恰恰是学生企业可以规避的.2006年,夏乾良大三,开始创办上海东首印务有限公司,这也是暄氏系的第一家实体单位。为什么要做印刷厂?当时很多股东都想不明白,因为做图书挺好的啊,当时还有几百万的账没有收回来。作为公司的大股东,夏乾良想得更远,他认为:图书出版行业是最需要资金的行业,大量的资金都压在了流通领域,所以风险很大。书卖不出去,公司随时可能倒闭。

 25岁老板夏乾良:我要做中国默多克

         印刷厂建好了,可是生意一直没有起色,夏乾良急了。他赶快找原因,印刷行业是一个十分需要技术的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很难得。东首印务此时最缺少的就是一个操作印刷机的机长。为了人才,他煞费苦心。“三顾茅庐”,他终于请来了一位技术十分熟练的大师傅,此时正是夏天,当夏乾良浑身湿透站在师傅门前时,本不想来的师傅终于被感动。当夏乾良加盟东首印务以后,公司发展逐步“找到了感觉”,很快就步入正轨。

多元发展实现企业转身

        毕业后,摆在夏乾良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暄氏文化从学生企业到成熟民营企业的转身。为此,他开始整合资源,逐步打造从图书选题策划到印刷出版发行的完整产业链;同时,进一步开拓商务咨询、公关策划等业务领域。2007年,集团公司改制成形,创办香港暄氏文化控股集团,于香港北角开业,从事国际版权贸易。

        夏乾良有一个习惯,不到清晨5点是不会休息的,每天下午1点前谁也不用打他电话,因为他一定在睡觉。2008年,夏乾良又创办暄氏策业传播咨询机构,并为复旦大学、交通大学、仁济医院以及包括LG、吉列等全球五百强企业提供综合性公关服务方案。

         作为一名1984年出生的大男孩,和同龄人比起来他显得更为老成,可与同龄人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是个拥有千万资产的企业老板和公司总裁。更令人称奇的是他的财富完全是靠白手起家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迅速积累完成的。在不知多少与他同龄的孩子还在做财富梦想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千万富“翁”了。夏乾良说:“如果可能,我要做中国的默多克,而不是比尔·盖茨。”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0540.html

更多阅读

熊清泉:我要活到200岁_股海龙王

熊清泉:我要活到200岁■编者按新一期《健康之路》今天与读者见面了。我们增设了3个新栏目,即《名人与健康》介绍湖湘名人的健康长寿之道;《名医问诊》邀请名医坐诊介绍医学知识;《舌尖上的安全》推介食品安全最新资讯。敬请关注,欢迎赐

陈发树:我要做中国巴菲特

 自从雇佣唐骏之后,陈发树就一夜之间闻名全国了。而如今,他又要向一个更高的知名度发起冲击:做中国巴菲特。   2009年5月7日,青岛啤酒出现陈发树的身影。他从百威英博公司获得9164万股青岛啤酒H股,每股2.5685美元,总价共计2.35亿美元

黄鸣谈管理:我要做地产老大

  太阳能领域呼风唤雨的黄鸣会在中国地产江湖竖起自己的大旗吗?  答案是肯定的。在国内外经济一片下滑时,黄鸣选择进军房地产。这个名字今后或许会在地产圈子被反复提起。“先从三线城市开始,我要做成老大”。黄鸣会心一笑,清楚

夏乾良 东方直播室 复旦大二生夏乾良“狂赚”500万

一脸青春痘的夏乾良事业学业两头忙明天,一场名为“中华传统文化两岸四地学术研讨会”将在上海举行。这次研讨会的独家赞助商竟是由一名大二学生夏乾良自主创办的公司。今天上午7点,“老板”夏乾良便召集手下员工开起了筹备会议。这位

黄鸣:我要做地产老大

太阳能领域呼风唤雨的黄鸣会在中国地产江湖竖起自己的大旗吗?   答案是肯定的。在国内外经济一片下滑时,黄鸣选择进军房地产。这个名字今后或许会在地产圈子被反复提起。“先从三线城市开始,我要做成老大”。黄鸣会心一笑,清楚的透露

声明:《25岁老板夏乾良:我要做中国默多克》为网友冷雨湿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