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故事:媒婆的“推销”



   在一个村子里,住着三个光棍汉。第一个光棍20岁,第二个光棍30岁,第三个光棍已经40岁了。除了年龄上的差距之外,他们都一贫如洗。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个媒婆,媒婆先找到20岁的光棍,向他“推销”老婆。这个年轻人问了很多关于姑娘的长相、身材、学历、家庭背景等问题,最后20岁的光棍拒绝了这门婚事。

    媒婆又找到30岁的光棍,30岁的光棍非常现实,他问了一些关于姑娘是否离异、有没有智障、会不会做家务、能不能生孩子之类的实际问题,最后30岁的光棍答应“考虑考虑”;媒婆最后来到40岁光棍的家里,没等媒婆把姑娘的情况介绍完,40岁的光棍就急不可待地问:“什么时候可以结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40岁的光棍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他必须想尽一切办法抓住眼前的机会,否则他将打一辈子光棍。他的选择是无奈的、被动的,也是迫不得已和必须全力以赴的。

    在管理学上,把促使光棍做出选择的动机叫做:缺失性动机。

    甘肃省会宁县被称之为“状元县”,十几年来,会宁县一共考取了20多万名大学生,其中的一所小学就走出去20多名硕士和10多位博士!当记者深入学生中间去探究原由时发现,促使这些孩子拚命学习的目的只有一个:去一个有水的地方!

    这也是缺失性动机。

    我们习惯于把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第一批下海经商并取得成就的人的成功因素理解为“胆大”。实际上在这些“胆大”者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某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本能。他们急于改变自已当时的生活条件,急需改变自已的生活窘境。这种因对现实生活强烈的不满足,和对物质生活严重的缺失,最终驱使他们“铤而走险”并走上了创业致富的道路。

    无论是古代徽商胡雪岩,还是现代徽商余渐富;无论是4000元起家的史玉柱,还是40元闯荡江湖的郜银河。在这些成功人士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共性:巨大的现实差距、强大的缺失动机和强烈的、渴求改变命运的本能。

    与之相反的是“富二代”,他们没有经历过父辈的苦难,没有体味过父辈的辛酸。他们习惯于安逸奢侈的生活条件,与生俱来的是丰富奢华的物质基础。自然就不会产生强烈的、想要改变自已命运的动机和动力。

 管理故事:媒婆的“推销”

    其实,企业经营也是一样。一个脱离了生存危机的企业、一个稳定了利益收入的企业,甚至一个已初具规模、小有名气的企业,如果不能够迅速找到驱动企业长期发展的驱动力。它同样会因缺少成长动机和发展动力而慢慢停滞,并最终走向衰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1114.html

更多阅读

管理故事:盲人不相信

  管理故事:  有个盲人经过一条干涸的溪流上的木桥,从桥上摔下,两手抓住了桥栏。他战战兢兢地抓紧栏杆,自己估计松手后肯定会掉进深渊里。过路人告诉他:“别害怕,只管撒手好了,下面就是平地。”  盲人不相信,紧抓着栏杆高声呼

管理故事:猴子的绝招

有一天,一个猎人经过一座猴山,烈日炎炎,他想坐下来休息一下。突然,他发现前面有数不清的枪靶,走上前去一看,每个枪靶上子弹命中的都是十环,这下可把这个猎人惊呆了,心想:我长这么大,学了这么多年打枪,从来没有见人有这么好的枪法,简直就是神枪

董栗序讲管理故事:逃跑的老黄牛

从前,有一个农夫,依靠一头老黄牛耕种几亩地来维持生活。这个农夫还养着一只可爱的小花猫。一天,老黄牛因为多吃了稻草而被主人打了一顿,正在伤心地哭泣,这时小花猫走过来。   小花猫喵喵地叫了两声,笑着对老黄牛说:“老牛啊,老牛,你可真是

管理故事:逃跑的老黄牛

  从前,有一个农夫,依靠一头老黄牛耕种几亩地来维持生活。这个农夫还养着一只可爱的小花猫。一天,老黄牛因为多吃了稻草而被主人打了一顿,正在伤心地哭泣,这时小花猫走过来。  小花猫喵喵地叫了两声,笑着对老黄牛说:“老牛啊,老牛,你

管理故事:厕所的问题

某日早上,某摩托车生产企业的行政部经理急冲冲地跑进总经理办公室,向总经理汇报说厕所冲不干净,希望可以装配水箱加压装置。总经理听后大怒:“厕所冲不干净都来找我?!”行政部陈经理赶忙解释说:“我已经多次和集团工程总监反映水压不够的

声明:《管理故事:媒婆的“推销”》为网友页风雲散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