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康周卫兵:打造‘楝树王国‘(三)



  功夫在诗外

  无论历史赋予了楝树多少的千古佳话与美谈,充其量不过是那些从事楝树种植与开发的企业面对市场的一种柔情。而要将这种柔情,以及从大悲到大欢的契机,转化成为企业的价值,而不是瞬时的营销噱头,那才是真正重要的,且弥足珍贵。

 九康周卫兵:打造‘楝树王国‘(三)

  周卫兵一再强调,九康公司投资楝树产业化,这个事情本身并没有投资风险,但他同时又讲到,楝树这个行业其实是有风险的。表面上看,前后表述的“投资风险”与“行业风险”仅一字之差,其实际用意也恰在表明:包括楝树生物农药、楝树生物肥料、楝树生物柴油在内的楝树产业化,虽然身处一个非常向好的“生物科技”行业气候带,?但这种好的行业气候带并不能保证每一个投身于其中的企业都能借势崛起。企业的真正崛起需要来自企业自身的作为、来自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庞大的资金后盾,这委实是一项系统工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投资楝树生物科技本身就是“功夫在诗外”的高风险性投资。

  为了规避风险,打造企业持久的生命力,行动才是张扬的话语权。周卫兵选择的第一步是技术自主创新并申请专利保护。九康公司通过引进、吸收、消化与再创新,先后获得“一种新型的尼姆(楝树)植物软农药(专利号ZL002137118.0)、“一种楝树杂交组织培养技术(专利号ZL200510041096.7)”、“一种植物克生素(楝素)软农药及制法(专利号ZL200510094104.4)”、“一种新型楝树生物柴油及制作方法(专利号ZL200610041394.0)”等4项国家发明专利。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与纠纷,周卫兵选择了一种集体专利的形式,将这种成果固化到九康公司本身。

  九康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是闵九康,他也是公司第一个专家组成员,后来,公司出于战略的需要,又整合了包括中国农科院、上海农科院、扬州大学农药研究所、台湾国立大学等在内的7个教授级资源,他们共同组成九康公司的专家团队。用周卫兵的话说,“谁的实力强,我就整合谁。”

  与时下流行的股份激励、期权激励方式不同,九康公司“每个月给他们发工资”。因为是发工资,所以,专家团队研究出来的技术属职务作品,归九康公司所有,而非个人。

  笔者尝试着找到这种集体专利的印记,以及“九康”背后庞大的专家团队。于是,笔者尝试做了以下事情。在中国专利信息网上,通过输入(国家省市)“南京”以及(申请人)“南京九康”字样,即可查询到上述4项专利的后面3项,它们的申请人均为“南京九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而发明人则分别对应于(史吉平、张慧玲、周卫兵)、(闵九康、周卫兵、吴林涛)、(周卫兵、闵九康)。

  从公开的资料来看,史吉平的单位为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张慧玲为河南农业大学植物科学系。包括上述专利技术在内,作为专利发明人,史吉平拥有17项专利,张慧玲拥有4项,吴林涛则只有1项专利。

  周卫兵还透露,为了激励团队开发出更好更新的技术,九康公司每年都会在科研经费上大手笔投入。“公司目前实际到位的资金共3笔,4300万。第一笔资金800万,我们用了200万搞研发;第二笔追加1500万,我们仍然拿出25%来搞研发;再追加2000万,因为有前面的总体投入,因此比例就没有那么大,只有5%(做研发)。”照此算来,九康公司共在研发上投入近675万人民币。

  另外,只要九康“积极申报了政府项目,政府的补贴就会全部用在研发中”。周卫兵说。

  这种科研投入的收获也颇为丰富。九康公司2002年刚成立时还是购买国际上落后的1999年的配方过来参悟,如今自主研发出来的生物农药技术,“与国际市场上可见的2007年底最先进配方相比,也毫不逊色。”

  只是这种技术目前尚不能为“九康”带来直接的经济收入。因为受制于国家对农药企业实施严格的核准(及延续核准)机制,九康公司虽然早就递交了农药生产资格申请,但目前尚未得到来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核准。因为企业只有取得农药生产资格核准(及延续核准)后,方可申请农药生产的相关许可,如企业营业执照的申办或修改、农药产品登记证、农药生产许可证或农药生产批准证书。

  这种核准异常严格。根据2008年3月1日实施的《农药企业核准、延续核准考核要点(修订)》(发改办工业【2008】485号)文件,目前国家对农药生产企业主要从人员、生产条件、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环境保护、管理等6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另外一个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2008年6月5日公布的《2008年农药核准企业名单(第一批)2008年第41号公告》,显示出国家对核准企业的注册资金也有要求。这次核准的企业注册资金最低要求就为:原药企业3000万元,制剂(加工、复配)企业1000万元,鼠药制剂、分装、卫生用药企业500万元。

  按照流程,农药生产企业的这种从申请到核准,大约需要3到5年的时间。周卫兵的估计是,公司可以在2009年6~7月拿到资质,最不济也是在2009年底。因为到那个时候,九康公司的农药生产资格申请已经满打满算3周年了,所有该做的工作也都做了,“测试也都照做了,病毒学实验、室内生测、田间生测,一个都没有少。”

  现在,九康公司已经按照核准的要求,在高淳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一处独立的厂房与8条楝树生物农药自动生产线,一个楝树植物组织培养车间和6000平方米的自动温控栽培大棚,近5000亩的育苗种植基地。年产杂交组织培养楝树苗木500万株。其中苗木种植基地并不在核准之列,是九康公司因为要掌控供应链上游原材料的战略需要,而自行兴建的。这也是九康公司与国际上其他楝树产业化的厂家相比的一大特色。

  对于这种严格的核准机制,周卫兵一方面表示了审慎的理解,认为这关乎到国家农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战略能否实现,而企业一旦迈过了这个门槛,一段时间内,将会有垄断性收益。另外一个方面,又恰恰因为自己尚在门外,所以仍翘首以盼,甚至还有一丝担忧。

  当生物农药生产企业与普通的化学农药生产企业、制剂(含加工、复配、鼠药制药与卫生用药)企业一道,站在一起接受来自国家有关当局的检验时,周卫兵有不解、委屈与担忧。他甚至呼吁,政府应该给予生物农药一个绿色通道,没有绿色通道,“实际上延缓了生物农药的市场进入时间,从一定程度上,就是怂恿有毒有害、少毒少害的化学农药继续作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1879.html

更多阅读

强力推荐:餐饮投资终极指南(三)

经营方式:选择是难题  做餐饮一旦出了名,其赚钱效应便是惊人的。但把名气和企业做起来了,接下来应该怎么办,是继续保持企业的良性运作,谨慎发展,还是开设分店,走规模化之路,或者是投资建厂,进入产品生产领域,亦或者进行招商,推行连锁加盟

陈丽华:视紫檀为生命(三)

 解说:在那20天里,陈丽华在拆迁现场守了17天。这条二环路通往王府井(36.80,0.16,0.44%)的金宝街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顺利拆迁,陈丽华无疑付出了超额代价。  陈丽华说:一个商人不要怕加大自己的成本。如果你处理的好,它还会还给你的。如

文化杂谈(三):管理者的作用

文化杂谈(三):管理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源于企业发展的长期积累,但主要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企业文化的推进实施更需要经营者的关注,要从自身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角度去挖掘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动力,使企

白家粉丝陈朝晖:营销造势的鬼才(三)

应对舆论危机:开放技术平台重获美誉 商界在线:表面上看,白家此时陷入舆论困境,不但要赔款,企业信誉也受到严重影响;但事实上赢了官司的光友光友刚刚建立起的品牌美誉度和竞争优势也消失了,因为各方对光友和白家不断猜测,流言风起云涌。当

26岁亿万富姐吴英:敢想敢做(三)

   吴英的现在:为何到处“烧”钱?    概念型酒店探秘    最让人看不懂的是,本色集团搞了一家个性十足的概念型酒店。据说这连横店集团徐文荣也难以理解,还特别向本色集团的高管打听过这事。    百闻不如一见。10月29日,记

声明:《九康周卫兵:打造‘楝树王国‘(三)》为网友我不要等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