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节:第一章远去的“日不落”背影(10)



系列专题:《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货币变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小企业时代结束,大企业时代来临,各国政府为了获得垄断利益,纷纷加入竞争国外市场及殖民地的行列,尤其是两大敌对的同盟体系——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形成,进一步加剧了矛盾的激化。在1914年的危机中,奥匈帝国的外交大臣贝希托尔德伯爵就对外声称:“……我们正在做一个大游戏;在这一游戏中有一些重大困难要克服,在这一游戏中我们可能会失败。除非三国同盟的各盟国坚定地团结在一起。”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建立,标志着他们的成员国不再是孤军作战,他们的底气更足,变得异常敏感和吝啬,整个世界都弥漫着火药味,一粒微不足道的火星,都可能引发全球大战。

  1914年6月28日,令人担忧的星星之火终于出现。一名年轻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在萨拉热窝开枪刺杀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德奥同盟以此为借口向协约国开战,第一次世界大战被这个来自塞尔维亚的小人物吹响了前奏。

  大战即将上演的消息传来,金融界如坐针毡,昔日的理性与临危不惧不复存在。1914年7月30日,世界银行风向标——英格兰银行把贴现率从3%提高到4%,而到8月1日就已提高到10%;也是在7月30日这一天,除了巴黎还在硬撑,其他地方的证券交易所全部仓皇关闭,巴黎趁机要求伦敦偿还贷款,他们清楚战争期间黄金比任何钞票都具有购买力,因而还从伦敦提取了400万英镑的黄金;欧洲人竭力倾销美国证券和棉花,美元出现疲软,英镑汇价一度达到6?50美元;柏林一片恐慌,证券价格飞流直下,银行被恐慌的人们挤兑,存款减少了近20%……

  在各国政府的报告中,已没有几个财政大臣愿意把诸如有多少证券交易所关闭、有多少银行被挤兑、汇率是上浮还是下降这样的问题上报了,他们只对一个问题负责——到底有没有钱应付这场规模浩大的战争。

  在发动战争或参与战争的人看来,金融机构的“鸡飞狗跳”只是小插曲,他们所渴望的是让战争来得更猛烈一些吧!不久,奥匈帝国、塞尔维亚、德、英、俄、法、意大利、日本甚至中国等国都先后卷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第12节:第一章远去的“日不落”背影(10)
  在战场上,一名士兵丢掉性命就如同和平年代一个银行职员数一张钞票那么平常,每攻占一个阵地,就要搭上上百、上千甚至上万名年轻士兵的生命,血流成河。机关枪、装甲车、飞机、潜水艇和毒气都在这次混乱的大战中被广泛使用,一战成为当时最大的“绞肉机”、“屠宰场”与“地狱”。直到1918年11日,伴随着《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德国宣布投降,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宣告结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2059.html

更多阅读

第21节:第一章远去的“日不落”背影(19)

系列专题:《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货币变局》  没有谁比英国更对1929年的经济崩溃捶胸顿足。金本位制崩溃,英镑脱离了金本位制度,英镑再也找不到恢复绝对强势地位的机会,它标志着英镑作为世界的主要货币,开始走向衰落。  经济大萧条最

第20节:第一章远去的“日不落”背影(18)

系列专题:《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货币变局》  1929年9月,由于法兰西银行突然从伦敦提走黄金,英国不得不收缩银根。同时,英国可能与黄金脱钩的谣言四起,“高处不胜寒”的股票市场不可能对于这一痛苦的信号无动于衷。  到1929年10月23日

第19节:第一章远去的“日不落”背影(17)

系列专题:《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货币变局》  英国以金本位制度为撒手锏拖延时代末日的来临,时刻提防任何威胁英镑领袖地位的不利因素。然而,人算不如天算,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再次打破了英国的如意算盘。  1929年,世界经济刚刚从一战

第18节:第一章远去的“日不落”背影(16)

系列专题:《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货币变局》  其实,早在1918年1月,战争结局尚未明朗时,英国政府就任命战后货币与外汇委员会由英格兰银行行长孔立夫领导,制定3英镑17先令10?5便士兑1盎司0?917纯度黄金的旧汇率,以恢复英镑同黄金的可兑换

第17节:第一章远去的“日不落”背影(15)

系列专题:《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货币变局》  政府,公民和居民同时出现赤字,这在宏观经济学上是整个国家体系即将崩溃的信号,德国政府被逼到绝路,只得采取饮鸩止渴的自救方式——增发纸币。为了给不满的工人增发工资,政府不得不增发钞票

声明:《第12节:第一章远去的“日不落”背影(10)》为网友谁属琅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