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旭:冷静看待国内企业融资潮



  地产龙头万科又要融资了。27日,万科A宣布拟公开增发A股,募集资金净额不超过人民币112亿元。万科的融资案其实只是开发商融资大潮中的一朵浪花。 招商地产(行情 股吧)上月25日公布了非公开发行预案,募集资金的规模约为50亿元;保利地产在7月16日完成定向增发,融资规模为78亿元;本月18日, 金地集团(行情 股吧)宣布已完成非公开发行,融资规模达41亿元。与此同时,还有多家开发商已通过债券融资。

  当下地产界的融资行为,可谓如火如荼。按照现在的行情,开发商大规模“圈钱”的动机并不难理解。经过上半年成交量的飙升,近期国内楼市已开始呈现火热状态,一些主要城市的房屋供给甚至已遭遇瓶颈。在这种情况下,有实力的地产商进行大规模融资,最终的目的就在于趁此时机加大土地储备,同时加快房地产开发建设的投资,以便在此轮地产景气周期扩张自身的市场份额。近期,各地“地王”频繁出现,就已表明地产商在大举购地了;而在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很可能将看到地产商新开工项目投资的加速增长。

  除去地产行业的大规模融资,同样对资金拥有极大胃口的,还有国内的各家商业银行。据统计,上半年中资银行累计发行次级债1600亿元;上半年公布的次级债发行计划规模更是达到4300亿元。而今后一段时间,商业银行融资的主要途径将从发行债券转移到股权融资上,这种情况尤其以股份制银行为甚。

  银行业通过债券、股权来大举融资,根源于上半年天量信贷的投放行为,因为这种行为明显降低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使银行对资本金的需求大增。债券与股权的融资渠道选择的考量,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最近监管层态度的转变:上半年,银行大多选择以成本更低融资更方便的次级债、混合资本债等债券发行来融资;而近期,银监会提高了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和发行次级债的条件,这使得这些资本更为紧张的股份制银行只能去进行股权融资。

  地产和银行的融资动机虽各有不同,但却都在同一时期展开行动,实在不能仅用“巧合”来解释。作为国民经济的两大支柱性行业,地产和银行的融资热潮也大体可以代表全国各行业的大规模融资需求。今年以来,债券融资规模的扩大,近期A股IPO、再融资案例的增多,都说明了这一点。表面上看,现在的融资大潮是监管层近期降低融资门槛所致;但从根源上来讲,则是企业要为今后经济的继续复苏做准备,目前国内消费和出口的需求力量已呈现复苏状态,如果企业手上掌握大笔现金,就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应对今后的需求上涨。

  笔者认为,目前这个阶段也是大规模融资比较难得的“窗口期”。一段时间之内,国内的货币流动性仍然会比较充裕,这使得融资的成本较低。融资潮起,实际上是企业为迎战以后的经济景气周期,选择在资金低成本时期融入现金,为以后加大投资增加“弹药”。如果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复苏形势进一步转好,企业的观望气氛减退,那么今天的融资就可能转化为投资和生产。

  (本文来源:中国证券报 )

 李明旭:冷静看待国内企业融资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3052.html

更多阅读

李佐军:将选择权还给企业

   来自财报的数据显示,当年熔盛重工开始获得地方政府巨额补贴,2010年达到8亿多元,2011年超过12亿元。坊间估算,政府补贴对熔盛重工利润的占比会进一步上升。  2012年12月24日,中国最大的民营造船企业熔盛重工发布公告,熔盛重工董事

李锦记:家族永续大于企业永续

   在任何商学院课堂里,谈到家族企业治理,不得不谈李锦记的案例,从1888年至今,李锦记经历了四代传人,破除了“家族传承不过三代”的魔咒。  《中国经营报》总1983期接班人系列报道,美的把“家业”交给了“外人”,与之不同的是,李锦记采

创业必备:初创家纺企业融资方法

对于科技型初创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理论界有很多解决方案,大致可以归纳为6种:一是发展适合科技型初创企业的公开资本市场;二是加大政府创新基金资助力度;三是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四是发展风险投资事业;五是设立专门面向中小企业

李彦宏:互联网开拓中国企业新边疆

“我们这代人现在面临一个很重要的机遇,有可能在我们有生之年让中国重回世界第一的经济地位。‘跨越长城,我们可以达到世界的任何角度’,这是中国人向世界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从那时起互联网就开始影响中国,影响中国人,影响中国的经

李书福:自主创新是企业走向世界的唯一出路

11月11日,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科技企业家论坛”上发表演讲。他以吉利打造自主品牌为例,从实践角度深刻阐述了“自主创新是企业走向世界的唯一出路”这一命题,引起许多与会者的强烈共鸣,获得了热烈的掌声。   由省人民政府、

声明:《李明旭:冷静看待国内企业融资潮》为网友栀耳先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