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心较比干多一窍:经济学的思维(12)



系列专题:《换个角度学经济:趣味经济学100问》

  除了显性成本之外,还有隐性成本,比如机会成本。隐性成本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它与显性成本即会计成本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隐性成本不能直接从账面上反映出来,因而难以精确计量。

  经济成本是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二者之和。因而经济成本是一个比会计成本含义更广泛、内容更丰富的概念,它是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全部成本。

  鲜鱼汤为什么不好喝——边际

  轶闻趣谈

  佛教《百喻经》中有一个寓言,大意是这样的:

  有个人肚子饿了,去买煎饼吃。他买了一个饼,很快就吃完了,但肚子还是很饿。于是,他又接连吃了第二个,第三个……一连吃了六个饼,还是感到没有吃饱。于是他又买了第七个饼,刚吃下半个,就觉得自己很饱了。这时,他心中很懊悔,用手打着自己的嘴巴说道:“我怎么如此愚痴而不知节约!如果早知道这半个煎饼能吃饱,那么我只要买这半个煎饼就行了,前头的六个煎饼不是多吃了吗?”

  经济学聊天室

  这个故事虽然是笑谈,但却揭示了现代经济学的重要概念:边际。“边际”是经济学上的常用术语,一般是指新增的意思。19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边际概念,是西方经济学自亚当·斯密以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变化。经济学家把它作为一种理论分析工具,可以应用于经济中的任何可以衡量的事物上。正因为这一分析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传统的分析方法,故有人称为“边际革命”。

 第14节:心较比干多一窍:经济学的思维(12)
  边际学派的代表人物门格尔认为,价值取决于人对财货效用的主观评价。那么价值量,即主观效用量是如何决定的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门格尔在主观效用分析上,引入了一个边际概念。他在考察价值尺度或价值量的测定难题时,引申出了关于边际效用量决定商品价值的规律,并最早对此作了明确阐述。为了加深对边际概念的理解,下面先讲一个简单的例子。

  俄国的克雷洛夫写过一则寓言《杰米扬的汤》。说的是有一个叫杰米扬的人,他做的鱼汤非常鲜美,他本人也以此为荣。有一次,一位朋友来拜访他,他给朋友做了香喷喷的鱼汤,“上面漂着一层油,像琥珀一样”,里面都是“鲟鱼片和内脏”。朋友很快喝完了一碗,在朋友刚放下碗时,杰米扬又端来了第二碗。朋友边喝边和他聊天,很快第二碗也下肚了。为了显示自己的热情,杰米扬又盛了第三碗,朋友实在是不想喝了,但耐不住他的热情,终于勉强喝完。当看到杰米扬端出了又一碗汤时,朋友最后吓跑了,从此再也不敢到杰米扬家做客了。

  为什么杰米扬用好喝的鲟鱼汤招待他的朋友,却让朋友再也不敢到他家去做客了呢?对于这个客人而言,喝第三碗汤与喝第一碗汤相比,他的满足感是依次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3393.html

更多阅读

第18节:心较比干多一窍:经济学的思维(16)

系列专题:《换个角度学经济:趣味经济学100问》  什么是激励机制呢?一种制度把个人利益与组织整体利益统一起来,让个人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实现了组织的整体利益,这样的制度就是激励机制。激励机制一旦形成,它就会内在地作用于组织系

第17节:心较比干多一窍:经济学的思维(15)

系列专题:《换个角度学经济:趣味经济学100问》  效率和公平是经济学中绕不过去的话题。经济学普遍认为,要强调公平,就要牺牲效率;而要强调效率,就难免要付出不公平的代价。因此,希望同时实现效率和公平是一种两难处境。  绝大多数人都

第16节:心较比干多一窍:经济学的思维(14)

系列专题:《换个角度学经济:趣味经济学100问》  轶闻趣谈  有7个人在一起共同生活,其中每个人都是平凡而平等的,没有什么凶险祸害之心,但不免具有自利的心理。他们每天要分食一锅粥,但并没有称量用具和有刻度的容器。  大家发

第15节:心较比干多一窍:经济学的思维(13)

系列专题:《换个角度学经济:趣味经济学100问》  边际学派认为,人们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能使全部欲望得到满足,他们只能根据欲望的重要性进行分配,首先满足最重要的和较重要的,但是总有一个是最后被满足的最不重要的、意义最小的处在边

第14节:心较比干多一窍:经济学的思维(12)

系列专题:《换个角度学经济:趣味经济学100问》  除了显性成本之外,还有隐性成本,比如机会成本。隐性成本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它与显性成本即会计成本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来说隐性成本不能直接从账面上反映出来,因而难以精确计量。  经济

声明:《第14节:心较比干多一窍:经济学的思维(12)》为网友控正太大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