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危机、选择和出路(10)



系列专题:《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选择和崛起》

  全球化所推动这种向底部的竞争,使原始资本主义的“铁的工资定律”在21世纪重新上演。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中,劳动者不仅不能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反而是经济增长的受害者。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应该由政府保护劳动者的利益,保护最低工资水平。但是,新自由主义者却强调,工资作为生产要素的价格,必须由市场决定。所谓市场决定,在这种向底部竞争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使中国劳动者的工资在国际竞争中由世界上最低工资水平决定,实际上就是要劳动者为出口导向战略买单。

 第45节:危机、选择和出路(10)
  新自由主义对世界市场的无知和对劳动者的歧视不言而喻。

  这种向底部的竞争不仅导致发展中国家出口利润下降(加剧了剥削),而且恶化了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发展中国家为了争夺发达国家开放的低端市场,而面临博弈论里面的所谓“囚犯难题”。在这种竞争中,几乎每个发展中国家都知道,低工资是发达国家剥削发展中国家的一种方式。但是,每个发展中国家都担心,假如只有她不维持低工资政策,在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竞争的过程中,她会大量失去发展中国家的低端市场,出口导向战略将面临困境,经济增长将会放慢,失业就会增加。在这种难题面前,最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会选择低工资政策,结果导致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贫穷。如果说,前全球化时代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共同利益联合奋斗的时代,那么全球化时代就是发展中国家被分而治之彼此竞争的时代,共同面向贫穷的时代。破解这种共同贫穷的关键,是改造全球化。在罗马帝国为奴隶们准备的竞技场里,结局是竞技者的共同毁灭。那是一种面向共同毁灭的竞争。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像不像罗马的国度竞技场?

  要解决收入分配不公这种危害中国崛起的隐患,必须将国民储备用于内向发展,必须用国民储备创造大量的新的工作岗位,必须提高工人工资,必须大量推动内向发展,必须去出口导向。

  以上是从贫富悬殊的角度看。

  从世界经济的现实来看,中国也应当去出口导向。长期以来,出口尤其是对美出口,实际上是拉动中国GDP的主要引擎之一。现在,即使中国帮助美国反危机成功,这支引擎已经疲软无力,救不了中国经济。雨过天晴,并不是艳阳天。中国希望通过美国反危机成功,帮助自己恢复经济增长的出发点,很难逃出失望的阴影。

  要在出口导向的战略下解决中国经济过剩的问题,恢复经济的高速增长,也是一种向不可能的挑战。这种战略越成功,内需越萎缩,生产越过剩。在结构不调整的情况下,出口的疲软,将使中国经济同样进入一个新的“正常增长”时期,一个远远低于过去的增长时期。中国反危机的出路,必须以发展战略的调整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为中心。而调整的核心,是去出口导向和培养内向发展的生长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4182.html

更多阅读

第45节:七、广大读者和零友对资金管理的理解和认识(1)

系列专题:《教你如何降低炒股风险:零风险博弈》  七、广大读者和零友对资金管理的理解和认识  下面的内容来自佛郎金融论坛  用户名gcn169的帖子  关于交易模型的肤浅看法  非常高兴和零友们在交易方面的任何交流。  周

第46节:危机、选择和出路(11)

系列专题:《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选择和崛起》  中国必须调整出口导向战略,将更大的注意力放在内向和内需发展上,放在调整出口导向的经济结构上。将反危机和发展战略调整结合起来,是中国经济彻底走出危机的需要。结构调整和去出口导

第45节:危机、选择和出路(10)

系列专题:《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选择和崛起》  全球化所推动这种向底部的竞争,使原始资本主义的“铁的工资定律”在21世纪重新上演。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中,劳动者不仅不能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反而是经济增长的受害者。在这种情况下,

第44节:危机、选择和出路(9)

系列专题:《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选择和崛起》  以上三张大单,都是以万亿计量,会落入谁家呢?  美国在21世纪内,必须是财富和货物净流入者,美国需要有人长期、不间断、持续地买单。财富和货物必须从穷国逆向流出,必须以世界各国之物力,

第43节:危机、选择和出路(8)

系列专题:《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选择和崛起》  假如所有这些都不能使美国经济走出停滞或缓慢增长,美国还有一种选择:通货膨胀。一场持续的高通货膨胀,一场类似于1971年的另一次美元震荡将彻底解决美国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的债务问题,

声明:《第45节:危机、选择和出路(10)》为网友相濡以沫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