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节:盟友之间、权力财富和竞争(2)



系列专题:《国家博弈下的中国危局:选择和崛起》

  2.日本的企业制度

 第25节:盟友之间、权力财富和竞争(2)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日本企业制度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它是以银行为中心的体系。在日本经济崛起的年代,日本没有所谓的“现代金融体系”,银行居于主导地位,资本市场极其不发达。日本企业主要是以银行贷款的方式筹集资本(美国企业主要是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本)。日本的银行在日本企业体制中居于中心的地位,在企业管理体制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日本的企业集团(银团)是以大银行为中心的企业群体。这些企业集团一般是“大而全,小而全”的产业群。这个产业群体往往覆盖一个或几个产业链条里面的所有环节,有时甚至包括某些横向的关系。这就是所谓的“财团”。在企业集团内,银行作为企业主要的资本来源,是企业的主要监督者。而其他企业集团成员则自动协调彼此的关系。同一集团内的企业间呈现高度的交叉持股,形成错综复杂、相互监督的利益关系,一种合作而不是竞争的关系。在这种企业体制上,管理层面临一个严密的监督网。

  这种企业体系与美国的以股东为主导的企业体制不同,它避免了美国企业体制的一个致命弱点——“代理人冲突”。美国企业有两大利益主体:管理层和股东。二者利益上的差别不言而喻。美国企业虽然名义上归股东掌控,但是股东分大小,千千万万的小股东对企业管理层的监督,既缺少时间和资源,又缺乏必备的知识训练。就算是大股东,除非大到能控制企业日常管理的地步,否则其对公司的监督也力不从心。有些持股达10%以上的大股东,为了改变管理层,常常在耗费巨资以后,不得不与管理层妥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所谓产权软约束,在美国上市公司是一个普遍现象。所谓董事,基本都是管理层提名(除名)由股东大会通过。许多董事和管理层有很深的历史渊源,作为董事又享有许多优越的报酬。在许多情况下,董事会实际上是橡皮图章。所谓股东大会,基本都是由管理层掌控。管理层不控制议题,而控制投票权。千千万万的小股东,从成本效益的角度看,由于股份少,没有多少利益冲动详细研究企业的发展和管理,往往不会参加股东大会。这些股东要么通过书面投票,要么事实上“弃权”。许多公司规定,只要股东不反对就是支持。这些股票就因而被管理层控制。千千万万的小股东加在一起,有时候分量很大。美国企业的股权软约束问题,随着新自由主义的推行更加严重。由于这种软约束,美国企业往往出现违背股东利益、过度追求风险的现象。美国在2000年出现了高科技泡沫,不到10年又出现了金融危机。股份制不是解决“产权虚化”和“产权软约束”的成功之道。在这场金融危机和上一次的高科技泡沫中,股东损失数以万亿记。管理层欺骗股东、炮制假账虚账、追求过度风险的案例时有发生,例如世界通信公司、安然、贝尔斯登等。上市公司的管理、股东利益的保护在美国是一个公认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监督和控制管理层,是美国企业体制的一个严重问题。股市和股票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万能钥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4202.html

更多阅读

第35节: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银行信用(2)

系列专题:《中国十年之真问题:舒立观察》  以民营资本之身,借助政府信用在银行业呼风唤雨,最后在风险弥漫之时消失于无形,此类教训在中国过去十多年改革中难以数计。在20世纪90年代最高峰时的5000多家城市信用社中,私人资本居多者不在

第34节: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银行信用(1)

系列专题:《中国十年之真问题:舒立观察》  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银行信用  建立信用是知易行难,但要求民营企业在银行业的成长,唯此一途。  新疆德隆集团(下称"德隆")进入银行业的消息是从2002年年底传出来的。其实,德隆进入的是

第33节:民间金融、政府信用和道德风险

系列专题:《中国十年之真问题:舒立观察》  民间金融、政府信用和道德风险  有讨论认为政府可以为基层金融机构设立保险制度,并以美国为例强调其必要性。我们觉得此类保险引发道德风险几乎是必然,对于市场制度正处于初生阶段的中国

第10节:行政体制、机构设置和政治体制改革

系列专题:《中国十年之真问题:舒立观察》  行政体制、机构设置和政治体制改革  新一轮中央政府机构改革体现出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上业已形成三个共识。  几乎从中共十六大结束之后,媒体就在议论和揣度将在2003年3月5日召开的十届

第25节:没有舞台,善舞也没用(2)

系列专题:《上班族的新理念:忠诚胜于能力》  在我工作过的一个集团公司,也有一个自小就是神童的人。  据说五岁就写了万行长诗,十岁写了长篇小说。他18岁时放弃读书,跟着一个表叔做生意。19岁时,他把表叔一个办事处的货款占为己有,几

声明:《第25节:盟友之间、权力财富和竞争(2)》为网友权全由你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