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时代”商业女杰:李晶-摩根大通



   李晶:对接中西市场

    作为一位观点影响到全球数万亿美元资产配置的投资顾问,李晶被称为“非官方的中国之音”

    过去17年里,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市场主席李晶的职业生涯从未离开过外资金融机构。自成为华尔街首批专门投资中国市场的基金经理开始,她的目光也一直聚焦在中国。“我觉得我是在发挥一个桥梁的作用。”李晶说。

    李晶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华盛顿一家公司担任大中华区基金经理,面向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当时是1992年,中国股市刚刚起步,B股市场推出才一年,而H股市场是从1993年才出现。

    “我想加入一个和经济相关的行业,然后发挥我在文化上优势。”她解释到,“选择股票,其实也就是选择哪些公司、哪些管理层来管理这些股票。要想真正了解这家公司,就要了解管理层,还必须了解公司所在的国家和所处的整个经济大环境。”

    李晶说:“我在这个行业的优势在于,我是中国人,也是美国人,同时了解中西方的文化、经济和人文。”

    李晶出生于北京,1980年代只身到美国留学。她到哈佛大学读本科时,教授建议她去学物理或数学,但她抱着“要学就学最难的”的想法,选择了英国文学专业,后来又学了国际关系。1990年,李晶从哈佛大学毕业,并同时被十所美国著名研究院录取。最终,她选择了进入斯坦福大学读硕士。1992年,她以同样惊人的优异成绩从斯坦福大学国际研究所毕业。

    在刚去美国的时候,李晶的心愿是“一定要让自己父母自豪”。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想法更为宏大,变成“想让自己的祖国自豪”。为促进中国企业和海内外投资人的交流,李晶开创了中国投资年会,每年吸引超过2000名国际领先投资机构的精力,500余名中国优秀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及多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及政府官员。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中国前总理朱基等都曾经担任过年会演讲嘉宾。加入摩根大通后,李晶又创办了《摩根大通中国通系列》资讯交流平台,聚集了上百名在中国各个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和独到见解的专家团队——包括企业领袖、行业专家、著名学者及主要政府官员等。中国通系列已成为业内观察研究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等重大问题的主要论坛之一。

 “她时代”商业女杰:李晶-摩根大通

    李晶面对的5000多个机构客户遍及30多个国家,她表示:“尽管他们对中国的了解与过去比有较大进步,但还是觉得中国很神秘。我的研究会把宏观和微观结合起来,既对宏观进行深入研究,又涉足到每个行业和每个公司的微观层面。这样,外国投资者才会觉得有说服力。”

    正因如此,李晶被很多人称为“非官方的中国之音”。过去的12年里,她先后在《机构投资者》、《亚洲金融》、《全球股票》及《欧洲金融》等著名财经杂志举行的独立评选活动中被全球机构投资者评为“最佳中国分析员”。2008年,尽管金融危机让华尔街风云变色,李晶依然被《福布斯》杂志评选为全球100名最具影响力女性之一。

    十几年来,李晶一直对工作有“110%的热情”。为了充分掌握世界各地的经济动态,她每天坚持早上5点起床看几百页的资料,一天工作12—16个小时。工作压力大时,她就带上iPod出去跑步。对她来说,工作上的唯一区别在于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天壤之别。“中国马上就要超过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而在1992年,我们的经济实力和今天根本不能比,中国人在外国人的心目中也没有真正的地位。我当时就希望西方人能够对中国人有更加深入了解,也希望中国人对西方人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现在更加如此。”她说,“我和国外投资者见面时能深深感觉到,他们对中国市场的兴趣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强烈过。”

    “我的目的很明确:

    得到全球金融人士的尊敬”

    ——访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市场主席李晶

    《商务周刊》:通常认为,金融行业是一个以男性为主的行业,但中国有大批女投行家崭露头角。作为摩根大通中国市场股票业务的负责人,您认为女性从事这个行业时真的需要克服一些劣势吗?

    李晶:金融行业并不仅仅是由数字、图标、股票价格走势等纯技术指标组成,还是一个关于人的行业,要处理人际关系,和人打交道。这是一个高智商和高情商结合的行业。在金融市场上,首先是获得第一手的信息,再把信息和分析两方面相结合。信息比较容易得到,但不同的人得到同样的信息,其分析结果可能并不一样。每个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与他自己的经验有关,所以,我从来没有觉得性别会成为从事这个行业的一种不利因素。作为女性,最重要的是你要明白自己的价值所在,然后设定目标坚持不懈地去实现它。我想在现代人的思想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止你去实现梦想。如果你自己觉得比别人差,或者因为自己是女性或东方人而自卑,当然不会获得成功。成功要自信,但也不能太自信,这在心理上要有一个很好的平衡。自信是基于了解自己的能力和不足之上的。

    《商务周刊》:那么您怎么总结自己的“成功方程式”?

    李晶:要想成功,一定要勤奋,一定要有热情。金融业是个压力非常大的行业,如果你对工作有热情,觉得工作有意义,就肯定不会觉得累。我非常愿意工作,也从来不觉得工作是负担。大家都觉得我是中国专家,肯定是对我工作的鼓励。我的目的很明确,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全球金融人士的尊敬,让他们更加了解中国市场。我觉得,在目前经济动荡的情况下,能够在摩根大通工作,对我来说很幸运,可以将公司平台和个人能力非常好地结合在一起。

    《商务周刊》:过去几十年,中国女性在社会经济中的整体地位受益于三大趋势的相互影响,即城市化、教育水平和制造业的发展。而中国目前正身处一个制造升级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变革时代。您如何判断“她时代”的现在与未来?

    李晶: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同时也给女性带来了更多自立机会。女性有就业机会,就可以在社会上获得与男性平等的地位。现在中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这一点也很重要。教育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一个很大的因素。受过教育的人在工作时的能力和效率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完全不一样,在这方面,中国的男女平等程度也比其他一些国家要好,比如在印度,女孩子上学的机会比男性少多了。

    现在,全球经济进入一个低迷时期,中国是全球出口大国之一,所以受到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在沿海地区以及一些制造型企业,最近出现了明显的农民工下岗现象。当然,这只是周期性的调整。从长期来看,中国终将实现制造业升级。另一方面,中国将从制造业转型到服务业。在服务业,女性是有优势的,这对女性的就业率也有很好的促进。

    但是,中国金融市场比较封闭,不像西方那样完全对外开放。未来中国的金融市场会逐步国际化,因此,对这个行业的女性有个很大的考验就是:当中国的金融市场完全开放后,中国女性在全球是不是还有职业竞争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4523.html

更多阅读

“她时代”商业女杰:刘飞飞-可口可乐对外事务总监

    刘飞飞:翻越一座又一座山巅     从“最漂亮的华人女律师”到“受观众喜爱的央视女主持人”再到如今可口可乐的对外事务总监,刘飞飞享受着探索的乐趣     自4年前刘飞飞从改版后的中央电视台九套消失,很多观众直到如

“她时代”商业女杰:林彦君-积家钟表

    林彦君:“时间的艺术”带来人生沉淀     沉浸在钟表世界里的林彦君,将所有的精彩留给了这个行业     经济危机蔓延,让全世界的奢侈品行业面临着一场异常凛冽的“寒冬”。寒流之中,积家钟表虽未能“独善其身”,但作为

“她时代”商业女杰:徐新-今日资本总裁

    徐新:     赚中产阶级的钱     身为投资家的徐新如愿以偿的,时刻生活在一种有进步、有创造的状态中,她很庆幸自己这两年顶住了一些压力和诱惑     在IT业界一片关厂、裁员乃至倒闭的风声鹤唳中,一家IT电子商务

“她时代”商业女杰:周昭媚-安永会计师事务所

    周昭媚:     安永“性别包容计划”的中国推行者     入行20多年,周昭媚的经历就像一曲“圆舞”,她最为外界所熟知的成绩,是2008年安永在大中华区推出的“性别包容计划”     周昭媚说自己是“傻乎乎地”就进入

“她时代”商业女杰:张天爱-Pavlova时装集团

    张天爱:     内心真实的快乐     促使自己不断改变     “天爱”不是代表着“上天的宠爱”,而是要“付出天大的爱”     2008年,对于张天爱来说,是收获颇丰的一年。她一手创办的Pavlova时装集团旗下两个品

声明:《“她时代”商业女杰:李晶-摩根大通》为网友得失冥冥中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