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如何融资:跨越信贷紧缩的“麦克米伦鸿沟”



    引言:英国的麦克米伦爵士是现代金融史上第一个正视小企业融资难题的人,在他的研究分析下,西方的创投业蓬勃发展,奠定了美国的一轮轮科技革新与革命的基础。今天再提‘麦克米伦鸿沟’,是因为国内的融资市场已经到了迫切解决小企业筹资难的关键时期:向左、还是向右、向前还是向后都在一念之间。

    信贷形式越来越严俊。存款准备金率自2007年1月以来已12次上调,从9%增加至15.5%,达到10年来最高位;一年期贷款利率,也在6次加息后由6.12%升至7.47%。除了大企业明显感觉到资金链的紧张外,本来就处于融资弱势的民营中小企业更是步履维艰,然而它们却占据了企业总数的90%以上,是中国最活跃的经济体。因此,我们愿意更多地关注民营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和自救行为。

    1931年,麦克米伦爵士等人在调研了英国金融体系和企业制度后,提交给英国政府一份《麦克米伦报告》,称由于融资体制存在缺陷,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横亘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此后中小企业融资的难题,便被命名为“麦克米伦鸿沟”(MacMillanGap)。

    2007年1月以来的—系列日渐严苛的信贷紧缩政策,显然让中国的中小企业经历着更大的“麦克米伦鸿沟”。

    前有埋伏,后有追兵

    在多次加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出台各种“窗口指导”下,行的流动性大大降低。以赣州为例,根据央行赣州市中心支行今年1月份发布的《2007年赣州金融运行分析报告》,单是去年第10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14.5%)时,全市可用信贷资金就减少近40亿元。

    贷款更艰难

    几乎所有的行业和企业都感受了切实的压力。根据摩根士丹利等投资银行的研究,釆煤及其他采矿、建筑、零售和批发等资产负债率较高的行业,以及国家重点调控的“两高一剩”行业和房地产行业将受到更大的影响。

    但无论是哪个行业,即便是两高一剩行业,受影响最大的还是民营中小企业,大企业所受的影响有限。对于这一点,银行人士的观点一致。“像万科、宝钢这样的龙头优质企业,如果要贷款,我们也是愿意货的。”民生银行一位人土称。

    某外国投资银行对广东深圳、佛山、东莞,福建泉州和浙江温州10家行业协会进行的调研证实了这一点。报告称,随着中国2007年的信贷紧缩,大量的中小企业发现它们很难从当地银行获得贷款,而且融资成本不断上扬。认为与1年前相比更难从银行贷款的回答者比例,2007年第3季度为61.3%,第4季度则为75.3%;认为与1年前相比融资成本增加的回答者比例也从74.53%增至85.5%。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这种选择是理性的。从整个产业链来看,囿于资金和能力,国内中小企业往往处于产业链的末端,投资的大多是附加值低的低端产品,也无力承受配置环保设备、节能设备所需的成本。在有限的信贷额度下,无论是从应和政府政策还是从趋利避害的角度,银行都更愿意向优质大客户发放贷款。

    大企业虎狼环伺

    趋紧的信贷控制让融资渠道更少的中小企业步履维艰。

    前述外国投资银行调研时,温州鹿城鞋业协会的一名官员坦言,自2007年7月以来,协会成员里有10%的鞋厂倒闭,关键原因就是现金流问题。

    那些尚在维持运营的中小企业也是战战兢兢,唯恐自己沦为大企业的“美味”。事实上,每一次宏观调控会加剧行业内的竞争,成为大企业以低成本获取小企业的绝好机会,只不过这一次似乎更为猛烈一些。大的企业,如安踏和特步,正“密切关注着珠三角和长三角小企业的关闭,寻找收购的机会”,泉州鞋业协会的官员称。珠三角、长三角大量小工厂的倒闭,并没有让当地官员和政府感到惊讶,因为倒闭的主要是附加值低的小企业,是“产业升级和产业整合这个更宏大的背景的一部分”。

    其他行业也不例外。比如,在房地产行业,根据广发证券的研究,万科A、保利地产、金地集团和招商地产去年的现金流支出主要是支付地价,表明它们在去年即开始利用行业整合的机会进行扩张。而万科一连串的降价行为,有资金回笼的因素,但也不乏利用价格战击垮更多同行,进而兼并收购的用意。

    八仙过海,企业自救

    那么,步履维艰,甚至画临生死拐点的中小企业如何自自救呢?

    借助“大树”,获取银行贷款

    自救之一是借力强者,提升信用等级,获得银行贷款。

    *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的核心是产业供应链上的小企业借助与自己有业务往来的大企业的信用,获得银行贷款。比如,银创钢铁贸易公司固定资产不足150万,伹借助上游——国内钢铁行业的百强公司,从深圳发展银行获得了1400万元的票据融资。

    *机构牵头成立信用平台。比如,据报道,江西奉新工业园;险业单个贷款申请“打包”,向银行提出整个园区的贷款申请,然后银行以打包的形式向园区贷款,园区再向企业发放。

    *互联互保。企业还通过互联互保的方式联合组建信用平台。据《在线国际商报》记者在山东鲁西南雨城镇的调研,当地12家民营企业自发组成“民营企业促进会”。每个会员根据自己的资金实力和发展需求,出资20万、50万、100万元不等作为发展基金,然后在银行开立集中发展基金账户。贷款实行联保,设立三道防线:发展基金账户一企业会员联保责任一贷款企业抵押物品。据称,该促进会成立几年来,累计融资数亿元,没有一笔不良贷款,会员企业普遍受益。

    另辟蹊径,寻求非银行融资

    但是,在信贷紧缩的情况下,银行借贷是一个典型的卖方市场,中小企业想要获取贷款仍然很困难,而且融资成本也越来越高。因此,更多的中小企业转而寻找非银行融资途径。

    *民间借贷。今年3月23日中央电视台《济半小时》栏目以“从紧,难降热钱温度”为题,报道了信贷紧缩下温州的民间融资。据央行温州中心支行统计,仅今年1月份,温州发生可监测的民间借贷额就超过1亿元,大多是以往投资于外地房地产与矿业、现今撤回的资金。

    民间借贷利率高出银行很多。根据央行的数据,今年1月份温州民间借贷的年利率已达到14.124%,较当前银行利率高出约1倍。灵活、便捷、简单、方便,也是中小企业偏好民间借贷的重要原因。温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的调查显示,全市30多万家中小企业,到目前为止,仍有70%的企业主要资金来源是民间借贷。

    这与学者的研究相符。林毅夫、张维迎、史晋川等的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中,内源融资和非正规金融是中小企业创立和成长的主要资金来源。比如,在20世纪60—90年代,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台湾民营企业资金,来源于民间市场的比例高达35%以上。

    *典当。根据宁波典当行人士的说法,2007年底,由于银行贷款收紧,到典当行短期融资的客户明显多了起来。按照规定,典当行不能吸收存款,向银行借款的额度也不能超过自有资金,因此在信贷紧缩下,典当行的操作更谨慎,放贷门槛不断提高。目前典当公司年利率为36%一50%,高出银行贷款5倍以上。

    *寻求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基金。据报道,巨人教育集团曾多次向银行申请贷款,但因没有实物抵押,未果,无奈之下引入风险投资。信贷紧缩让近几年本已十分活跃的风险投资、私募基金,更加繁荣起来。以风险投资为例,根据清科集团的报告,2007年,国内风险投资总额比2006年增加82.7%,投资案例数量也由324个增至440个。对风险投资、私募基金的趋之若鹜,也导致了企业之间更加激烈的竞争。对一些风险投资商和企业家的访谈表明,较之以前,风险投资商对投资对象的选择更加严格,获得风险投资更为困难了。

    *上市。据报道,2008年春节前夕,天涯网络社区董事长刑明频繁往返于海口和深圳,为的是布局呼之欲出的创业板。较之主板和中小企业板,创业板上市的门槛要低得多,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赢利标准降低。在刚刚发布的创业板意见征集稿中,要求“最近2年连续赢利,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而主板上市则要求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除天涯外,奇虎、博客网等“第二代互联网”也都跃跃欲试。而一些环保公司,如从事造纸厂污水治理的北京嘉禾木公司,以及公关服务公司蓝色光标等新型服务公司,也在积极筹备创业板上市。

    不过,并非对所有的企业来说,上市都是最好的融资方式。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丁远教授和张华研究员在其合作文章《上市还是走黑——新政策环境下的融资战略》中,称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出台后,沉重的费用负担导致美国许多上市公司在权衡利弊后做出了退市的决策。2003年,美国平均每3天不到就有1家上市公司主动退市。更多的企业也放弃了原先打算在美国上市的计划,其中包括中国国际航空公司。

    虽然目前中国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没有美国如此严苛,但随着诸多上市操纵案的浮现,未来的监管趋于严厉。有远见的企业必须权衡利弊,寻找自己更能承受、更适合自己的融资方式。

    中小企业自救的方式不一而足。比如,也有企业通过融资、租赁、保理信托等融资,还有的企业“曲线救国”,如在境外设立子公司,然后想办法将境外资金转入国内。

    长远之计:“练好内功”才治本

 中小企业如何融资:跨越信贷紧缩的“麦克米伦鸿沟”

    2004年4月突如其来的宏观调控,可能许多人还记忆犹新。在这次宏观调控中,对民营企业冲击最大的就是金融政策:钢铁项目的自有资本金由20%调到40%,房地产开发商的资本金从20%升至35%,各大银行纷纷对民营企业采取措施。结果是,铁本轰然倒下;许多房地产商资金链断裂;一度横跨“红”(番茄酱)、“白”(棉花及乳业)、“灰”(水泥)和“黑”(汽车制造业和机电业)的德隆,也被这最后的稻草压垮。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周春生研究认为,这些民营企业的倒下,一个关键的原因是“企业缺乏危机意识和风险与危机管理的手段、工具和能力,无法驾驭从天而降的危机”。

    而与较大的民营企业相比,对于更多的中小民营企业来说,趋紧的信贷紧缩将使这个“冬天”显得更为漫长。未来,至少是在2008年内,根据“两会”期间温家宝等政府领导的讲话和态度,为了防止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变得更加明显,目前的信贷紧缩趋势仍将继续。

    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严介和甚至预言,未来5—10年,99%的中小企业将会死亡。或许,严介和的预言过于悲观但无疑,中国的许多产业,尤其是多年倚靠劳动力优势的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也到了产业升级和产业整合的阶段。持续的宏观调控和信贷紧缩只不过催化了这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寻求融资自然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但就长远而言,更为重要的是练好内功,“先控制后发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4903.html

更多阅读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分析 马克思主义的三大部分

一、麦克卢汉的生平地球村、信息时代这些名词的始作俑者就是大器晚成的麦克卢汉。“传播学怪杰”赫伯特·马歇尔·麦克卢汉(Herbert Marshall Mcluhan,1911-1980),加拿大传播理论家,多伦多大学英语教授。麦克卢汉1911年出生于加拿大艾伯

末世的疯狂之路尽在《疯狂的麦克斯4》 疯狂的麦克斯4

黄沙、荒漠、酷车、狂飙、重金属、烈火、鲜血、杀戮、帅哥、美女、暴力末日的疯狂尽在《疯狂麦克斯4:狂暴之路》中!2015末日科幻动作巨制《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近日首度曝光先导海报与预告,预告片火爆刺激令人期待!在《疯狂的麦克斯

转载 麦克马伦警告中国不要动武 托马斯.费尔马伦

原文地址:麦克马伦警告中国不要动武作者:军事文集尼克松在中国连低三头:马伦警告中国不要动武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马伦率领39人军事代表团9日抵达北京进行访问。马伦是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的邀请,对中国作为期4

中小企业如何融资 中小企业,如何“管”而有效?

企业是一个价值创造整体,企业大小并不代表什么,而是在于管理运营系统的有效性。目前,由于不少企业关注资源的阶段性投入,人力资源的片面集中,忽视了内在管理运营系统的构建,日常管理运营和实践积累,才会导致官僚主义,无效管理的蔓延,以至整

长跑大爷震惊老外 震惊三星的麦克厂商

     前不久,只有100多名员工的无锡芯奥微传感技术有限公司(下称芯奥微)总经理王云龙给有数十万员工的三星上了一课。  “7月20日,我去跟三星谈手机上麦克风的合作。我拿了一个自己做的手机上用的耳机,和一个三星原配的耳机放在一

声明:《中小企业如何融资:跨越信贷紧缩的“麦克米伦鸿沟”》为网友学神学成神经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