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走出抱怨的陷阱(2)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根据这种更加冷静的观点给予或接受批评的话,那么抱怨就不再是一种由情绪影响的过程了。但实际上,就像每个人都知道的那样,抱怨有时会有一些过分。如果我们对某人所犯的错误妄加抱怨、肆意攻击、横加批评,那么我们的抱怨就过分了。如果人们想要增加欢乐、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或减小压力的话,那么理解及缓和这种过度的抱怨或许是最重要的事情。可以预言,消除过度的抱怨可以减少争论,人们的生活会更幸福、更美满。

  过度的抱怨不会带来任何有建设性的东西,它只能降低解决问题的可能性,破坏积极的人际关系。所以,防止抱怨过度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当你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你或许会很快辨认出过度抱怨的思想,并十分自信地缓解由它带来的压力。

  更加危险的过度抱怨不是人们所犯的错误或过失,而是人们之间无休止的抱怨。当你抱怨一个人的时候,你总能找到理由证明对此人的报复行为是正当的。还有更偏激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阿道夫·希特勒对他所憎恨的吉普赛人、犹太人和斯拉夫人的观点吧。他认为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卑劣、最邪恶的民族,所以对他们进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希特勒的弥天大谎在他的集团里始终保持着不容改变的地位。当我们问“一个复杂的民族问题怎么能仅仅用一种方法来解决呢?”的时候,希特勒的抱怨过度就显而易见了。

 第2节:走出抱怨的陷阱(2)
  有时我们会被激怒,这种感觉的直接表现方式就是抱怨。比如某人冲撞了你,你会想,“这人是不是有毛病?”从抱怨的话中也能感觉到别人被激怒了,诸如“你非要到最后才做这件事吗?”还有其中暗藏着嘲讽的,比如“你真的别对他抱太大的希望”,“他已经过时了”或“他们就是那样懒”。

  虚伪的抱怨是一种令人十分气愤的过度抱怨。为了获得不公平的优势或逃避责任,人们总是错误地抱怨他人。这种攻击思想普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教授靠贬低同事而不公平地获得了项目,罪犯因自己犯了罪而抱怨社会,等等。

  显然,过度抱怨不利于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为典型的是,它是受愤怒驱动、以抹煞他人的个人利益为目的的。即使是稍微涉及过度抱怨的领域也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生不好的影响。就像培养疫苗能够提高人的免疫力,可以预防各种流行性感冒,从而保障人体健康那样,远离过度抱怨的想法将会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

  过度抱怨和曲解

  抱怨可以说是由误解引起的,它普遍存在并用来掩饰现实。这些思想状况包括夸大或过于笼统地妄想,要求不可能得到的东西,以混淆的观点看待生活等。例如,利兹期望自己的男友把他们的约会地点订在一家浪漫的餐馆。当她发现男友在是否去浪漫的餐馆这一问题上与其观点不同时,抱怨其没有“品位”,没有顾及她的感受。在她看来,她男友的错误在于他破坏了约会的气氛。

  利兹完全忘记了她是如何被之前与别的男人约会的梦把心情搞糟的,她把自己陷入了一个抱怨想象和双向思考的陷阱中。她认为只存在两类餐馆:浪漫的和不浪漫的。她还认为如果男友带她去约会的餐馆是浪漫的,那么这个男人便值得她爱;如果约会的餐馆是她认为的不浪漫的那种,那么这个男人就应该受到抱怨。从这一步开始,她把这种抱怨加以想象,认为这种约会是该被抱怨的。由于人类的多数行为是一个连续的整体,那么在那些有争议的地方就有义务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一味地抱怨会显得很愚蠢,尤其是当利兹对约会地点的定义是主观性的、她对于约会的责任对男人而言是不清楚的时候。

  抱怨的想象与暴力

  美国文化是抱怨的文化。当抱怨的过程包括轻视、谴责、贬损、轻蔑、被驱逐或者使人丧失人性的时候,抱怨已经被列入了不必要的想象中。暴力就是这种抱怨想象思维的可能后果。

  暴力的心理是复杂的,它包括自我的关注和抱怨想象的思维,这些都会产生敌对的情绪。这种过程包括会使人失去人性,它会使口头和心理的抱怨与暴力成为正当的理由。鲍勃认为朱迪对他不够忠诚,但他并没有事实根据。然而,他却固执地认为他这种想法是正确的。一天朱迪回家晚了,当时他看她就像是一个“骗子”,在他看来,她的晚归就是他的理由。由于把她看做下贱的人,因此,他认为逼迫并严厉斥责她是个“骗子”是正当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5907.html

更多阅读

第32节:走出抱怨的恶性循环(4)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中断责难的循环  传统家庭的价值正在逐渐消失。因为这些传统的价值的减少,犯罪率正在逐渐上升。那么,我们是否就能得出结论,这二者之间会互相影响吗?如果我们降低了犯罪率,就能提高家庭

第31节:走出抱怨的恶性循环(3)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我们大部分的抽象概念都是不完整的,是对现实的描绘性的陈述。举例来说,当我们称某人为“红发人”时,我们意识到的这个人还远不止如此。还有,如果我们想和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我们需要通过

第30节:走出抱怨的恶性循环(2)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对煽动者的言辞保持警觉  煽动家们通常把生活夸大为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斗争,或是把事情描绘为黑白两个对立面,或是迎合全国人民的自尊心,产生一个共同的敌人并对他进行谴责。煽动家们通

第29节:走出抱怨的恶性循环(1)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第七章走出抱怨的恶性循环  本章我们将探究广义的抱怨形式。我们将从宣扬、陈规和责难开始,最后将介绍打破反复推理方式的技巧,这些推理方式通常成为广义上抱怨的主要形式。  反复

第5节:走出抱怨的陷阱(5)

系列专题:《改变你的人生轨迹:不抱怨的法则》  如同兔子布雷尔及哈特费尔德人和麦科伊人一样,并非所有产生的后果都会使人变得清醒。很多人尽管已经尝过恶果的滋味,但还是会重复着同样的错误。这些聪明人为什么会一次又一次地掉进同

声明:《第2节:走出抱怨的陷阱(2)》为网友姑娘有苦不流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