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忠福:人是创业与创牌的根本



  楼忠福 中国广厦控股投资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任中国建筑业协会理事、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顾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浙江省企业家科学家联谊会副会长。1984年创办自己的建筑公司,1992年筹集资金1亿元,先后兼并多家国有企业,逐步发展为拥有158亿元资产,以建筑、房地产为主业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浙江广厦”也成为中国建筑企业第一股。

    我结合自己的发展创业过程,对创业中人的作用、创牌中人的素质谈一谈自己的体会。人肯定是创业的一个根本问题,人是可以改变一切的,所有的事都是人做的。根据我的切身经验来说,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创业、创牌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敢不敢想、敢不敢干。不敢干、不敢想的人是不可能创业的。敢想、敢干的人才有创业的动力。有些人认为应该知足常乐、急流勇退,但糊里糊涂过一辈子的人怎么能创业呢?所以,你的思想观念非常重要。一个人连想干点什么、想做点什么的思想都没有,怎么还能创业?

热点推荐:2006创业项目绝密档案 中外富豪是怎样炼成的 创业就赚女人的钱小本玩IT 惊人的富矿 春“机”盎然创业忙 最适合创业的十二大城市

    敢想敢干是创业的动力

    中国第一代企业家从1983年开始创业,到今天应该说初步成功。但以后成不成功呢?作为企业家创业、创新应该是无止境的,创业相对来说风险较大。但是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要创业、创新就必须敢于承担风险。你在社会上一辈子干什么,不要糊里糊涂,你要做对社会有用的人,要有这个思想。但是在真正的创业过程当中,光是敢想、敢干是不够的。很多人都想干、都敢想,他为什么不能创业?不能成功?虽然敢想、敢干是创业的前提和动力,但其他各个方面的因素也非常重要。蛮干、蛮想,想得太不现实,自我定位又不准,国家的形势、市场看不准,创业失败的概率肯定很高。

    敢想、敢干是创业的动力,但是不能说谁敢想、谁敢干就能创业,盲目地创业很难成功。我讲的动力,首先是敢想、敢干,但不是说什么人都可以在创业、创牌上成功。我认为每一个人都可以创业,前提是对“创业”两个字要理解。“创业”不一定要当企业家,在任何岗位上都可以做出自己的一番事业,关键是有没有这种思想、想法。

    广厦今天做到300亿元左右的产值,遍布全国,员工有6万多人,我凭什么管理?我是以管人为主。我在企业发展所经历的成功和失败中总结教训,对各类人有自己的看法。在我的企业里有一种人,有气魄,敢想敢做,什么事都无所谓,他做的就是大事。有些人也敢想敢做,但是做的都是小事。有些人敢想敢做,但是私心太重,把做事业的责任心淡漠了。但是每个人,包括我做事业都是为了赚钱,一开始没有钱怎么创业?但是有些人永远搞不懂钱的意义,他去创业的目的只是去拿不应该拿的东西,把自己的私心放在前面。真正创业的人也分几个类型。在国家里、在广厦里面,有些人就能够按照创业的精神,真正把我们的事业、把企业发展壮大,带着大家富起来,而有些人只能永远停留在原位置上。

    在广厦就有这么三种类型的人,一种人是能把企业做大做强的,像柏俊,从政府出来不到五年时间,原来是一个乡党委书记、镇党委书记,但是他有创业的精神、有经济发展的头脑,最关键的是有思路、有胸怀,他从1998年进入广厦到今天,重庆、北京、天津五年的发展,是前三年三倍的规模。创业者必须明确创业的思路、目的、目标,当然我不排除私人的利益。事业做成功的,利还是要的,关键是利放在哪里。你敢想、敢干之后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还要有一种创业的思想观点。你如果不具备这种观点,没有一种胸怀,没有人跟你干。

    第二种人广厦也很多,二十几年跟我一起创业,创业的时候肯定是我的左右手,是我的中坚力量,在广厦300万元、400万元产值的时候,甚至1000万元产值、5000万元产值的时候,是中坚力量。但是到现在,思想没跟上,没有自我提高起来,不是创业可不可以创下去的问题,是相对于这个社会会不会产生倒退的问题。

第三种人,在广厦也出现过。他们被私心引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创业的思想、观念要明确,目标要明确。创业的人,我是最好的例子。我书读得不多,在我上任总经理的第一天,讲话稿是别人写的,上台去讲还发抖,几百个字说完就下来了。其实,创业关键是不断总结、不断提高,这是我自己的体会。特别是我们这一代中国的企业家,普遍存在文化知识不够的问题。如果文化知识够的话,我就大谈理论,但我现在讲的都是很实在的东西。原来我在做电视访谈时几次发言都不是很好,现在我一上去就行了,一点都没问题。所以,人是练出来的,要经常总结。我今天的成功也是经过不断总结的。

    广厦集团成立22年,经过了无数困难、挫折,有人老说,楼忠福你为什么总是那么有运气,我说,哪有可能运气老在我的头上,苦你知道吗?因为在我们的发展过程当中,每一次国家的改革,每一次宏观调控我们都抓住机遇。所以,好事一多,有些时候就麻木了。我自己的体会是,每一个重大事情,成功或者失败,我肯定要分析原因。我在总结的时候,分析了社会、分析了整个政策、分析了人,最后的落脚点肯定是分析到我自己头上。在社会中必然会出现政策的变动、宏观调控、社会的变化,是需要我们去适应的,而不是它适应你。这次宏观调控,广厦肯定是首当其冲的。虽然我也有费解的地方,但静下心来想清楚,肯定是自己错了。所以,在十六届五中全会、“十一五”规划出来的时候,广厦也在宏观调控,这时我召开了全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会议,进行反思,认识到是我们判断错了,我们对国家的整个发展没有充分的认识,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几年,再加上发展市场经济、加入WTO,我们出现的经济问题应该是以市场调节为主。所以我就想不通,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为什么还要以政府调控为主?但是最后我想通了。国家在这几年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出现了许多不协调的问题,贫富差别、城乡差别、生态环境恶化,需要政府下大的力量进行宏观调控,正如企业自身的发展一样,形势好了,很容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民营企业三大难题

    我认为民营企业在发展壮大的时候会碰到三大难题。

    第一,资金瓶颈。中国所有发展大的民营企业,甚至于可以说发展好的民营企业,越好、越大,越容易碰到资金问题。不加快运转怎么能抓住机遇发展呢?这时资本肯定不充足。讲得通俗一点,你有一元本钱,需要运转两元、三元、四元,这个时候你肯定存在着资金运转不足的问题。

    第二,民营企业做大以后,哪个体制能够适应你?对于中国的民营企业,体制是关键的关键。产权体制、领导体制、控制体制、管理体制,包括内部的人才机制。我们民营企业做到现在做得很苦,每一步风险控制、风险防范、内部管理、人才运用都是凭着我们脑子想出来的。

    第三,人才的瓶颈。企业都有如此大的瓶颈,难道这么大的国家就没有了吗?理解了以后就要反思自己,你在发展这么快、有这么多危机的时候,还要拼命发展,不能掌握一个度,这时还要指责国家的调控,你就错了。所以,一个企业家在任何状况中,一定要准确地分析自己。不能工作做不好就责怪社会、责怪部门、责怪手下的人。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变数较大,如果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了,我们就不会这么辛苦。西方的企业家和中国的企业家不一样,有时我跟国外的人吹牛皮,你的企业我随便做,中国许多制度还不完善,需要我们去摸索,要自己判断。国外的企业家如果仅凭着技术、资本能在市场中做得过我们吗?国外的营销思路拿来根本没用。如果他们跟我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肯定饭都吃不上,因为中国有中国的国情。我到瑞士考察的时候,当地的很多公司与我们探讨,认为中国市场是块肥肉,都想去,但是又都不敢来。我跟他们说,你们不就是怕政府干预太多吗?我说你们不用怕,中国政府正在逐步适应市场经济,凭你们的头脑、资本实力、管理水平,能在中国的市场上作出成绩。

    一个企业,要学会总结自己,总结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做人也是一样,为什么你不成功,为什么你接二连三不成功。人的自我总结是非常重要的。像我们的发展,完全是总结出来的。但总结的时候一定要更多检讨自己,要老是怨人家肯定不会成功。

    人要自我提高

    我在《中国力量》一书中介绍过我的人生经历,我从小有爱打架的个性,爱争强好胜。我认为好的东西为什么不能抢呢?一个人在一点能力都没有的时候,抢才叫勇气。人要自我提高,来认识很多问题。我肯定是很坦诚,我就这么提高起来的,我的个性没有丢。我在事业发展中,自己的思想、素质、境界也随之得到了不断提升。

    我在企业里也经常讲这个观点,我们是搞建筑起家的,是一刀一刀劈出来的,一分钱、两分钱慢慢积累起来的。正是不安于现状的想法,使得广厦集团一步步发展壮大。我们还在谈发展,但是我们遵循自己的价值观。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办文化产业?我说文化产业和建筑产业是两个离得很远的东西,我们是传统的劳务型,我们的目标就是一辈子来辛辛苦苦赚钱,辛苦是我的本质,是光荣的,是基础。20世纪80年代初我创业的时候产值不到400万元,1989年达到5500万元;1991年到1993年,广厦总资产达到2亿元;广厦1993年到1996年底,总资产8个亿元;1997年股票上市以后,广厦总资产13亿元左右;1998年到2004年,广厦总资产116亿元,产值达到212亿元。每一年利税在20亿元以上。我对广厦是很珍惜的。

    去年宏观调控之后我们迎来一个大发展时期。现在我们公司加快企业内部的体制改革,以后的发展肯定要稳妥一些,太多的风险不利于企业持续发展。广厦现在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体制问题,体制问题的核心就是产权问题。广厦遍布全国各省,国外也有几家,产业涉及房地产、能源、文化产业、宾馆、旅游、大学、医院等,但是主业还是建筑业和房地产,目前发展的重点是能源业。所以,广厦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产权,一定要在产权上明晰,让下面的主要经营者持股,让下面的产权公司自我发展。

    广厦的拓展从1998年开始,因购并国有企业得到大发展,而且在7年的国有企业购并过程中,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在国有企业改制的过程当中把我们的主业逐步做大。今后三到五年内广厦还要在国有企业退出中寻找发展机遇。有人说购并国有企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我不赞同这个观点,广厦购并的国有企业资产没有流失,只有增加。北京二建没有被购并的时候,每一天亏损8万块钱,而购并后职工问题、企业发展问题、债务问题全部解决了。今年真正完成的工作量是5亿元,利润至少能拿到2千万元到3千万元。

    所以说,广厦购并不但使国有企业更加坚强地发展,还承担着国有企业原来的负担。国有资产流失是另外一码事,不应该以此否定“民进国退”。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是由于有些不法分子的不法行为所致。国家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看到国有企业存在一些体制问题并进行改制,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在改革的过程当中,不应把所有问题都归罪于改革,广厦的成长故事也证明了改革的成效。

 楼忠福:人是创业与创牌的根本
    为什么广厦购并这么多国有企业都能成功?指导思想起了决定性作用,我们的发展不是购并资产去倒卖。所以,去年购并陕西路桥时,开始职工大会通不过,我去陕西并在职工代表大会上作了一个报告,讲清楚购并了以后干什么,结果98个人都同意了。要让大家看到企业发展的希望,我认为这是购并国有企业的指导思想。就怕有些人将企业购并进来包装一下再卖掉,这是一种运作,不是发展的购并。现在我的几个企业一年都有3千万元到5千万元的利润,有20亿元的产值,有些搞资本运作的人就让我倒卖,并给我讲了许多策略。我在资产上干了这么多年,当然知道资本怎么倒卖,关键是每个企业家的指导思想不一样。我在浙江大学讲产业资本的时候讲得非常清楚,产业发展人是根本。提问时学生就问我,创业没有钱怎么办?我在台上就狠狠地批评了他,你恰恰忽略了什么问题呢?人是最大的资本,当然钱也是一个资本。但是如果你连创业的思路、创业的精神都没有,给你钱有什么用?给你一百万,可能你要亏两百万。

    广厦创业初期我们一年10万元的利润都没有,我上任的时候没有一个技术工程人员,脚手架、起重机等基本的施工设备都没有。但我们有信心和决心,于是第一年贷款了146万元,现在讲起来146万元是个小数目,但1984年那是什么概念?如果没有勇气、思路你敢吗?企业家不敢承担风险、不敢承担责任,怕失败是不会成功的。金钱是资本,但还是人这个资本来统治资金资本。如果人不把这个资本控制好,“有”会变“没”,如果控制好了,“无”会到“有”,“小”会到“大”。

人的素质是创业创牌的关键

    品牌意识是企业家自我认识的问题,企业家不能认为企业就是生产产品的,企业还要生产人。广厦正是融入了许多人才才有持续的发展动力,一个企业不光是生产产品,如果你不会培养人、不会生产人,是做不好产品的。有些基本的道理在我们现代人的观念中还不够明确。只向我要年薪,没有讲过要作多少贡献。广厦这么多年不但自己出人才,也给社会培养了很多人才。人才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中国现阶段,当人才薪酬制度和用工制度尚不完善的时候,还是要求企业通过人力资本制度和人力管理留住能人,更地好发挥能人的作用。在管理当中我抓的主要是人,抓子(分)公司一把手,有用的专业人才。要管理广厦这么大一个企业,信任一个人、看准一个人就要放心用这个人,不然企业那么多人怎么能管住呢?人是相互的,你信任我,我就跟你干。你越放权给他,他的压力、责任就越大。企业必须有制度,但要适合企业状况还需要靠我们自己去摸索。全世界最先进的制度可能并不适应中国的现状、中国的市场状况、中国的企业、中国人的观念。

    品牌其实与企业家的素质有关。有一次我去作报告,讲完后有听众很苛刻地问我,你是否认为你的孩子在企业里水平是最高的吗?为什么用你的孩子?我回答道,我儿子是在培养过程中,肯定他的能力有不如人家的地方,但是现在我是在培养,培养不出来我能把我的事业交给他吗?我儿子水平也许不是最高的,但是好用就行了。我们家族化也是一样,你儿子没用,你叫他做企业主就行了,让人家做CEO。民营企业就是依靠亲戚朋友发展起来的,我们没有一分钱,都是大家凑起来的。但是你要发展,就要自己超越这个概念。广厦发展到今天也不是只靠儿子,更是靠其他人,如果连这点脑子都没有,还能称得上企业家吗?

    品牌贯穿一个企业所有的体系,什么是百年老店?怎么开得下去?内部的体制、机制肯定是很完整的,创牌也是一样。作为一个企业家,不管你做任何行业,没有品牌怎么能行?广厦的牌子在全国很多,但是没有品牌。我这个品牌是什么品牌呢?人家是搞特色、物业、精品,房产,做这个东西,我的思路比他们大,不跟他们走,我是来造城,2001年就造出来了。西方国家都是“卫星城”,我们是叫“镇”,实际上里面就包括小城镇。现在十六届五中全会就明确提出了“城镇化”概念,我认为中国城市化是农村的城市化。“十一五”规划里也明确要促进农村的城镇化,就是要通过提高农村的城镇化来提高整个城镇化水平。在今后五年,广厦集团将在6500多亩土地上造一个城,这个“城”有400万平方米的建筑,可以容纳8万人。你们做品牌、特色、物业,我是来建设一个镇。我认为我们的方向是对的,中央政策很明确,发展新农村、发展小城镇。特色、精品肯定是品牌,但是建设一个“城镇”,也是品牌。要不要品牌?创不创品牌?答案是清晰的,企业家应该把品牌建设纳入企业长期的战略思维中。

    我讲的都是我的真心话,有些是我的亲身经历。创业必须要以敢想、敢干作为动力。但是敢想、敢干是不够的,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成功。任何人都可以创业,关键的问题是你思想要明确、自我定位要准,创业不一定就是要做大事业,小事业也能创业。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6453.html

更多阅读

楼忠福:民营企业为何越做越累

文/楼忠福  现在民营经济面临转型升级的问题,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新36条”)刚颁布,民营经济怎样实现科学健康发展,怎样更好地转型升级,是民营企业家思考的问题。  作为民营企业家,说句心里话,我

创业教训 互联网创业与盈利模式的经验与教训

5月29日消息,2010第五届中国互联网站长年会今日在北京召开。本届站长年会将以“自强求变 跨界实践绿色增长”为核心主题,主要探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广大中小网站站长、互联网创业者应如何正确面对生存与发展的话题。搜狐IT作为全程报

楼忠福:从建筑工到亿万富豪

从其貌不扬、只有小学学历的建筑工人,到身价数十亿元的建筑富豪,楼忠福所经历的每一次重大人生转机和事业成功,似乎都离不开一个“抢”字:恋爱时,他不顾女友家人的强烈反对,越过重重阻碍,终于把心爱的姑娘“抢”到了手;工作中,他不肯屈从于

建筑工人出身的创业人:广厦集团董事长楼忠福

从其貌不扬、只有小学学历的建筑工人,到身价数十亿元的建筑富豪,楼忠福所经历的每一次重大人生转机和事业成功,似乎都离不开一个“抢”字:恋爱时,他不顾女友家人的强烈反对,越过重重阻碍,终于把心爱的姑娘“抢”到了手;工作中,他不肯屈从于

楼忠福自白:广厦“两大问题”

楼忠福表示,广厦当前的第一大问题是控股公司和下属企业之间的关系体制问题,谁是中心?而另一问题则是财务管理红线问题,财务人员管什么?收支是不是应该进“笼子”?大额资金出去是不是应该申报?据了解,在2008年,广厦全年转贷达到60亿元左右,没

声明:《楼忠福:人是创业与创牌的根本》为网友挥剑战天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