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经历对个人的影响 早期个人经历对投资的影响



  我们的投资态度,适应我们的个性,并和我们希望过的生活方式相适应。

  ——巴菲特

  人的一切行为、情感、和思维,包括心理障碍的症状,都是由一个人从小形成的人格和习惯决定的,都是由一个人的童年经历和成长环境决定的;并且,这种决定性的“塑型影响”和人格一旦形成和固定,就会自动地、本能地、悄悄地、不知不觉地、潜意识地、不由自主地、不受控制地、恒定地发挥作用。

  我曾两次提到过一档电视栏目《心灵花园》,里面提供了大量的案例,证明早期的个人经历会对其成年后的婚姻恋爱、生活事业造成很大的影响。中国民间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从婚姻恋爱上看,如果一个人从小在一个严重缺乏安全感的环境中长大,这决定了其在恋爱婚姻关系中必然会不断寻找小时候从未得到的安全感。他(她)会不断地要求对方做出对爱的许诺和保证,以满足他(她)对安全感要求。如果对方稍有疏忽或冷淡,便可能重新唤起她在童年时不安的体验。于是她就会变本加利地要求对方的许诺和安抚。一旦对方不能满足她的这种要求,她便会有面临灭顶之灾的恐惧。

  早期的个人经历、投资也为其后来的投资提供了指南。

 成长经历对个人的影响 早期个人经历对投资的影响

  格雷厄姆写《证券分析》前经历过两次破产:一次是父亲去世后。在格雷厄姆9岁那年,父亲因病在35岁的壮年去世,一家人依靠坚强的母亲相依为命。祸不单行,1907年初,格雷厄姆的母亲多娜在找不到投资方向的情况下,把大部分的积蓄拿到股市上去碰碰运气,到1907年底的时候股市狂跌了49%,格雷厄姆那一家可怜的家产就这样在股灾中被无情的吞噬了,少年的格雷厄姆正是从母亲那沉痛而憔悴的脸上,读到了股市这本复杂之书的第一页,他身无分文地离开家庭。第二次是1929年股市崩盘。到1929年,格雷厄姆联合帐户的资金已达250万,但大萧条来临,非常小心谨慎的格雷厄姆,在1930年损失了20%以后,又贷款来投资股票(这是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的根本原因,同中国A股1990年代初创时期相同),1932年联合帐户跌掉了70%之多,格雷厄姆也濒临破产。在哥大一位教授的劝说下,为了重建自己的财富,格雷厄姆反省和重新评判一切,写下了《证券分析》。所以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及其思想,显然一方面是投资者的圣经,另一方面许多具体准则方面既不合时代,又有点矫枉过正,虽然1942年《聪明的投资者》问世,大量实例更新,但仍不具有示范意义。巴菲特无疑做了很好的传承与发展,在理论上继承,在实践准则上创新,学习费雪。

  索罗斯童年时遭遇过逃亡生涯,在那个充满危险和痛苦的时期,全家凭着父亲的精明和坚强,靠假身份证和较多的庇护所才得以躲过那场劫难。这场战争和后来几年短暂的社会底层的生活,形成了他强烈的控制欲望,这也决定了他的投资生涯中时不时会有操纵市场的经历,但是我们说,控制者败,操纵者必败,所以他的大起大落也使人习以为常。

  彼得.林奇在10岁那年,46岁的父亲因患脑癌去世,全家生活从此陷入困境,迫使他母亲不得不走出家门工作,林奇也从私立学校转到公立学校。童年时的家庭变故可能让林奇在后来的投资生涯中潜意识里产生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投射到操作的表现是高换手率,换股令人眼花缭乱,既像天女散花,又像蜻蜓点水,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拔掉鲜花,浇灌杂草”。在任麦哲伦基金经理的前四年,第一年换手率高达343%,其后三年保持在300%,1981时降到110%,他常年持有1400多种、先后投资过15000多种股票。

  即使是彼得.林奇,也仍逃不脱是牛市的产物。没有躲过1987年的股市大调整,是让林奇萌生离职念头的根本原因。虽已敏锐地意识到股市可能被高估,在8月份也卖掉了几十种银行股,但随后却又买了其他股票,现金储备严重不足,在10月基金遭遇大量赎回。同年在自己46岁的生日晚会上,突然而袭父亲死亡的阴影,从而联想到了自己生命的终点;与自己掌管的基金同名的航海家麦哲伦,在太平洋小岛上被土著撕成碎片的不得善终也使他想到了自己的归宿,可以说是死亡的阴影保存了林奇的辉煌名声,促成他最后见好就收,如同当初麦哲伦基金调高申购费。

  说到麦哲伦基金的申购,好象有个有趣的故事,不知是真是假。享富盛名的由彼得.林奇管理的麦哲伦基金,刚开始时申购的人少得可怜。富达公司为了挑起大众的兴趣,搞促销,在前90天实行申购免费,可效果甚微,大众并不买帐。既然免费不能起到作用,富达就决定把申购费用调高到2%,结果申购的单子哗哗地,接着富达又将费用调高到3%,于是所有人都像着了魔似的抢购。“不买对的,只买贵的”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宗旨。

  巴菲特从小生活在一个殷实平稳的家庭,家庭氛围自由开明,大萧条好象不会给祖父开的杂货店造成麻烦,也没有给做股票经纪的父亲留下什么后遗症。所以他简单、直率、坦白、诚实,从不搞也不需要搞嘘哩叭叽的事。他钟情于股票和数字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家族中的任何人,满肚子都是挣钱的道儿,五岁时就在家中摆地摊兜售口香糖,稍大后捡用过的高尔夫球转手倒卖,生意颇为红火,高中时将弹子球游戏机出租给理发店老板,挣外快。巴菲特就整一个投机倒把分子,他的商业天赋是骨子里发散出来的,如果不是父亲的坚持,他早就想退出大学经商了。这诸多的经历早早形成了他稳定平衡的投资策略。

  由于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历史滞后于美国的发展历史,与我们滞后于巴菲特不同步,而且又过了半个世纪,巴菲特的投资准则肯定又会有不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地方,如何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尔.米勒对股票与巴菲特的见解无疑是深刻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7711.html

更多阅读

奥巴马的成长故事 奥巴马的传奇

品牌本身是故事最好的背书。而奥巴马“浪子回头”、“屌丝”变“高富帅”的成长经历则是其所有故事中最能打动人的那一部分。奥巴马全名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二世(BarackHussein Obama II),中间名和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Sadda

滨崎步的成长经历 成长的经历作文600字

步步的成长经历:来自北九州福冈县的滨崎步,在她的记忆里,抛妻弃女的父亲相当遥远,她也从不曾有寻找父亲的念头。童年时代,滨崎步和母亲及外婆同住,三个女人的世界,让滨崎步不但不觉得没有父亲是缺憾,反而认为别人家里有男人出出入入,一定很不

通货膨胀下个人如何理财投资 通货膨胀下如何理财

  通货膨胀下个人如何理财投资  在通货膨胀形势下,若银行利率受到较为严格的管制,不能随市场利率水平灵活适时地予以调整,企业就会倾向于过度负债。通货膨胀会导致债权缩水,因而总是有利于欠债的一方。在这种情况下,提高财务杠杆率,

声明:《成长经历对个人的影响 早期个人经历对投资的影响》为网友菢菂媄亽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