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从“奴隶”到“将军”(11)

 故事:从“奴隶”到“将军”(11)


吃过早饭,大家在小赵的带领下收拾吃饭的“残局”,而堂兄则带领着工人开始工作了。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当然工厂也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遵守,我也是通情达理的人,如果大家有困难或特殊情况可以跟我说,那时就另当别论了……”接着堂兄把工厂的规章制度宣布给大家。“我们今天的任务是生产炼钢用的风口套,希望大家跟我好好干,我是赏罚分明的人,如果干得好,我会奖励你的;否则我也会罚你,我不会亏待大家的。下面我们先造型。”造型是翻沙当中的技术活,这些工人原来根本都没有听说过翻沙,更不用提干活了,堂兄只能手把手地教,“下面我告诉大家这种活怎么干,大家得认真听,仔细地看,只要按我说的去做就可以了,大家也一定能够学会。”堂兄说起来口若悬河,俨然像一名教师,讲得那么透彻那么明白,跟以前的他有天壤之别,让人难以置信。他一边说一边演示,造型的程序是这样的:他带领工人用锹把土坑先挖出来,然后堂兄拿来提前做的木样,把木样的一半放到坑里,又把威好的无缝钢管放到中间,再把另外一半放上(叫上箱),最后用几吨重的铁块压在上面,之所以压铁块的目的是以免涨箱。“在造型的过程中绝对要小心,不能让沙土掉到里面。”他反复嘱咐着。

    在堂兄的带领下,大家尽管做得不熟练,但干得却很起劲,都在专心致志地做,恐怕有一个环节出现错误,会给工厂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抬起头来一看,各个已累得满头大汗,对于工人们的工作,堂兄是比较满意的。用了三天的时间,大家把一个风口套模型做好,紧接着又做了两个,这一次用的时间比第一次短,熟能生巧吗!

    做第一个造型的时候,堂兄一直在一旁边讲边干,看大家会干了,他才放心地去干别的活,他从同村的铁贩子和炭贩子那里赊来铁和炭(当地基本都这样,如果有偿还能力就可以多赊,没有能力就少赊,甚至不赊,像堂兄这样的是有小赵作的担保才能赊来的。)。因风口套重3吨,所以人工抬重3吨的铁水肯定不行,得用天车才能倒铁水,这就意味着还得加天车,考虑到资金紧张,再加上时间很急,于是他带领工人去小赵工厂借了天车。总之,堂兄里里外外一把抓,整天忙得焦头烂额,尽管如此,他也不厌倦,心里美极了!

    除了造型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那就是——修炉。炉是开火用的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由上节﹑中节和下节(也叫老勺)三部分组成,每一部分都是由铁制作成的,它要承受1200多度的高温,因此必须把耐火砖和耐火土放到里面包围其中来保护它,如果耐火土太厚,炉膛太小,盛的铁炭太少;太薄,又会把炉烧坏。因此修炉也是技术活,这活又得堂兄自己亲自来干,“首先把耐火砖砌好,然后用水把耐火土和成面状,用手把他掴到炉上……”他一边讲解一边给工人做示范,然后又把开火用的小勺拿来,让工人自己学着套小勺。大约用了半天的时间,把炉和小勺修完。

    开火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把炉坐好,先在下节炉里放上一些劈柴,然后把中节和上节按顺序安好,在里边装一些铁和炭。装好之后就用玉米结之类的软草点火,火着了,炉内便冒起了大股的浓烟,到处弥漫着呛人的味道,然后再用鼓风机不停地吹风,目的是使鉄融化,变成铁水,趁着化铁这个时间让工人回家吃饭。

    大约两个小时以后,铁水也就下来了。此时的工人都穿着开火的工作服来了,头戴风帽,个个都捂得严严实实。轰隆隆的开火声震耳欲聋,空中飞扬着黑土﹑铁渣和炭渣,让人睁不开眼睛,炉口喷射着高一米多的蓝红色火苗,让人无法靠近,此时炉中已下来红红的铁水,堂兄一马当先冲到炉前,对身后的工人大声喊道:“你们几个人赶紧过来接铁水,大家小心一点,千万注意别让铁水烫了,把接到的铁水放到抬包(指一种盛铁水的大容器,只有做大活的时候才用。)内,然后用天车倒铁水。”听到堂兄的喊声,大家冒着高温一呼百应,一个挨着一个不停地接铁水,这情景煞是壮观。在工厂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看到堂兄的身影,因为堂兄既是工厂的负责人,又是工厂的技术员。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没有一个人喊累。

    紧张繁忙的场面持续了5个小时,开火已接近尾声,鼓风机已停止了怒吼,堂兄一声令下“把炉推倒。”大家喊着“一二三”齐心协力推倒大炉,三节炉仰面朝天地躺在地上,火红的炉内残留物充分暴露在外,院内的气温迅速升高,“把水井打开,浇灭炉。”堂兄吩咐着。一条大的“水蛇”从空中汹涌而至,残留物在“水蛇”的强大攻势下迅速降温,天空中布满了灰尘。大家此时已是汗流满面,满脸的灰尘,看不清本来的真实面目,就连张嘴一说话就看见牙齿上还带着黑土。“下班了,回家好好休息,明天准时上班。”大家一哄而散。

    经过一个晚上的激烈的“战斗”,三个大件已经做好,就等着明天看它是否是成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68499.html

更多阅读

从将军到士兵全集50 从奴隶到将军

近日,应邀参加中坤国际集团黄怒波董事长在北京的一个活动,并筹备【坦言私董会】北京分会的成立。  回来的高铁上,遇到了一个从奴隶到将军的“草根”企业家。    上了高铁,找到我自己的座位坐下,旁边是一位中年人,正在读一本书《

汽车用品王汉荣的的传奇故事:从零到千万

23岁他赚到首个100万,33岁做到了汽车用品老板   28岁,他完成了从0到10000000的跨越,吃了深圳汽车用品超市的螃蟹,在宝安开设了当时全市最大的汽车用品中心,大到汽车轮胎、汽车音响,小到防滑垫、汽车香水等上万种汽车用品像普通超市一

霍英东的创业故事:从奴隶到将军

霍氏家族能从两手空空到拥有现在的地位和资产,全赖霍眼光独到,用心经营。在香港的亿万富豪中,能与李嘉诚比肩而立的,无出其右。霍氏家族,这个在香港举足轻重的豪门,除了被世人津津乐道、作为范本的发家史、经营道,在厚厚的大宅门背后还有

黄贵银:从牧童到富翁(二)

   找到了做生意的感觉  做企业需要自信,见得多了,神秘感就没有了,只是敢去做就行了。因此,历经磨砺之后,我做企业也就成为很自然的事情。  这时候,我在山东的一个老乡代理了山东济南东风制药厂的新肤螨灵霜。他经过考察,觉得这个

黄贵银:从牧童到富翁(一)

  一场大雪还没融化,另一场又纷纷扬扬紧接而来,北方的冬天就是这样。一个瘦弱少年趔趔趄趄走在雪地里,寒风硬生生地吹得他像一片飘零的叶子。少年丢了一只羊,还是只母羊,这等于丢掉的是三只、四只,不定是多少只呢。少年抬眼望了望苍茫

声明:《故事:从“奴隶”到“将军”(11)》为网友酒醒梦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