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节:害羞心理学(29)

 第29节:害羞心理学(29)


系列专题:《心理学大师教你克服害羞:害羞心理学》

  在宿舍学习中,判断他人害羞与否的另外一些原因是:那个人说话轻声细语,从不主动开始或是保持对话,害怕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是拒绝别人,和异性相处时感觉不自在,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只和同样安静的一小部分人来往。

  那些被认为是不害羞的人通常高谈阔论,充满激情,爱说爱笑,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吸引他人的目光,敢于目光交流,是天生的领导者。

  通常,那些并不害羞、但和异性相处时感觉不自然的人会被人们错认为害羞。这种判断掩盖了这样一种可能性:也许这些人只是和异性中的一些人相处时感觉不自在而已。

  那些并不是很有魅力的害羞者通常会很郁闷,因为别人会误认为他们“冷漠、故意谦卑或拒绝”,从而对他们态度不好。若是长得好看,别人会认为你目中无人,自视甚高;若是容貌不好,别人又会说你故意这样做,因为你太自卑。

  我们之前讨论过害羞这个概念的模糊性,因为人总是善变的,在对待不同的人时又会有不同的态度。此外,我们还要面对人们对于害羞这个判断的敏感性差异,他们是否愿意自己被界定为害羞的人。一些老师告诉我,他们班里没有害羞的孩子,但同是面对这个班级的学生,其他一些老师认为1/3的同学都很害羞。在宿舍调查中,判断的差异也是巨大的。有人判断65%的学生害羞,而又有人认为80%以上的同学并不害羞。

  什么会让我们害羞

  既然我们已经了解到害羞对害羞者意味着什么,接下来我们就要探讨什么因素会造成害羞。表2—1总结出让我们感到害羞的各种人及情境。陌生人(尤其是异性)和权威人士居于首位,但是亲属也会使人感到害羞。奇怪的是,不同年龄层的人,老人或是儿童,也都会让人感到害羞。令人惊讶的是,朋友和父母也会让某些人害羞。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0273.html

更多阅读

第48节:害羞心理学(48)

系列专题:《心理学大师教你克服害羞:害羞心理学》  另一个判断出生顺序和孩子受欢迎程度关系的方法是看后出生者在权力上的劣势。后出生的孩子会掌握更多有效的人际交往技巧(例如协商、说服、妥协等),因为他们不能拥有像哥哥或姐姐所

第46节:害羞心理学(46)

系列专题:《心理学大师教你克服害羞:害羞心理学》  害羞孩子的自我印象  害羞孩子的自我印象实在是太差了,男孩们感觉他们自己太高、太胖、太差、太丑、不够强壮,并且比起其他外向的孩子缺少吸引力。女孩们也差不多,她们认为自己太

第45节:害羞心理学(45)

系列专题:《心理学大师教你克服害羞:害羞心理学》  就像一个年长的女士所说的那样,害羞的产生也有可能是由于孩子所处的整个环境。  “在我五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我在天主教学校中长大成人。在学校里,那些修女对我很好,我像爱自己

第44节:害羞心理学(44)

系列专题:《心理学大师教你克服害羞:害羞心理学》  但是,我们也损失了一些东西。如果可以直接拨号的话,我们就不再需要依赖和信任他人了,甚至不用向别人需求帮助,这也就意味着人际交往的减少。西尔维娅不需要和孩子们交谈,诺曼也不需要

第43节:害羞心理学(43)

系列专题:《心理学大师教你克服害羞:害羞心理学》  当今,美国家庭平均成员都少于3人。我们不仅存在于一个陌生人的国度,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着孤独感的陌生人的国度。  在这种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个体容易变得害羞,简单的人际交往变得

声明:《第29节:害羞心理学(29)》为网友背影狠孤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