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门狗2 第39节:最‘经典‘的通货膨胀(2)



系列专题:《解读变幻无常的经济命运:大滞胀》

  当时,德国在战争中丧失了10%的人口和将近七分之一的土地,换来的是每年1 320亿金马克的赔款,相当于1921年德国商品出口总值的四分之一。德国拿不出这笔钱,法国就联合比利时、波兰,毫不客气地进入了德国经济命脉鲁尔工业区,史称"鲁尔危机"。手忙脚乱的德国政府走投无路,断然采取了千古不变的饮鸩止渴的老办法:大量增发纸币。

  真正的灾难由此开始了。随着印刷机的全速开动,1921年1月31日,世界金融史上前所未有的恶性通货膨胀,如同张开翅膀的死神,扑向了已经奄奄一息的德国经济。人们尚未来得及摆脱战败的沮丧和羞辱,严峻的生计问题就噩梦般紧逼了上来。

  那么,这次通货膨胀严重到了什么程度?可以这样打一个比喻:如果一个人在1922年初持有3亿马克债券,仅仅两年后,这些债券的票面价值就买不到一片口香糖了。据说,有两位教授曾将德国的通货膨胀数字绘成书本大小的直观柱状图,可是限于纸张大小,未能给出1923年的数据柱,结果不得不在脚注中加以说明:"如果将该年度的数据画出,其长度将达到200万英里。"

  而对所有的企业主来说,薪水必须按天发放。不然,到了月末,本来可以买面包的钱只能买到面包渣了。发工资前,大家通常都要活动一下腿脚,准备好起跑姿势,钱一到手,立刻拿出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向市场与杂货店。那些腿脚稍微慢了几步的,往往就难以买到足够的生活必需品,而且会付出更高的价格。

 看门狗2 第39节:最‘经典‘的通货膨胀(2)
  农产品和工业品生产都在急剧萎缩,市面上商品奇缺,唯一不缺的就是钱。孩子们把马克当成积木,在街上大捆大捆地用它们堆房子玩耍。1923年,《每日快报》上刊登过一则轶事:一对老夫妇金婚之禧,市政府发来贺信,通知他们将按照普鲁士风俗得到一笔礼金。第二天,市长带着一众随从隆重而来,庄严地以国家名义赠给他们1 000 000 000 000马克--相当于0.24美元或者半个便士。更有甚者,就连钞票也先是改成单色油墨印刷,继而又改成单面印刷--因为来不及晾干。而最经典的一幕,莫过于一名女子用马克代替木柴,投入火炉中烧火取暖,因为这样更划算一些。

  到了这个地步,德国人的日常生活可想而知。无数百姓陷入赤贫,整个德国处在深深的绝望之中……

  犹太银行家的罪责?

  一战之后,德国政府曾以极低的利率向工商业者贷款。而一旦投放巨额纸币,这些纸币又很快贬值,工商业者们就可以用廉价的马克偿还贷款。于是,就产生了一批在通货膨胀中发了国难财的金融投机者。而德国的各经济部门,还有每个民众的家庭生活,却受到致命的打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0588.html

更多阅读

第5节:最坏的日子真的远去了吗(5)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如果金融系统的有毒资产不解决,金融机构就会萎缩。银行再萎缩,怎么向企业融资呢?这个是最大的问题。而影响实体经济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实体经济得不到银行贷款的支持。  如果美国的有毒

第4节:最坏的日子真的远去了吗(4)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1978年以后,由于中国改革开放有了示范效果,东欧国家、苏联等都跟进了。于是,原本世界上另外一半的计划经济也逐渐向市场经济方面调整。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30年是人类历史上全球化速度最

第1节:最坏的日子真的远去了吗(1)

系列专题:《解读中国经济迷局:中国这些事儿》  第一章 最坏的日子真的远去了吗  有人说,萧条的唯一原因是繁荣。静止,增长,信心,兴奋,跳跃式发展,震荡,压力,停滞……经济总是在繁荣与萧条交替的周期性循环中前进。今天,很多人都遭遇了从未

第18节:最美的情诗是抄的(2)

系列专题:《爱的智慧,决定女人的一生》  请记住,女人永远比男人更容易原谅对方的过去,尽管我们总爱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表现得歇斯底里。而男人呢,他们表面不动声色却暗地里给你记账。所以,永远不要对男人讲过去。  爱情从不拒绝阴

第22节:最诚实的腿脚(2)

系列专题:《超强阅人术:FBI教你破解身体语言》  最诚实的身体部位  在解读身体语言时,很多人都习惯从较高部位(脸)开始。脸固然是身体的一部分,但它常常被用来虚张声势或掩盖真实的情绪。我采取的方式恰恰相反。曾参加过数千次联邦调

声明:《看门狗2 第39节:最‘经典‘的通货膨胀(2)》为网友犀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