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一些基本原则(2)



系列专题:《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一念之转》

  虽然人们常常谈论“如何调整”自己的想法,有关的论调也充斥世间,事实上,没有任何人掌控得了自己的想法。于我而言,我不是放下我的想法,而是用“了解”去面对它们,于是它们放下了我。

  所有想法,就像徐徐微风、树上的叶片或落下的雨滴那般,是自然而然出现的,透过“反躬自问”,我们成为好友。你可曾同意一滴雨落下?雨滴不属于个人所有,就像念头也不属于个人。所有痛苦的念头,一旦你能彻底了解,下次再出现时,你可能发现它变得有趣,昔日的梦魇如今只剩下有趣或有意思。下次它再出现时,你也许会感到可笑。再下一次,你甚至不会注意到它的存在。这就是“爱上真相”所带给你的力量。

  觉察你的“故事”

  我常使用“故事”这字眼来形容我们深信不疑的各种想法,或一连串想法。一个故事,可能涉及过去、现在,或未来;它可能述说事情应该怎样、可能会如何,或为何如此发生。当有人一言不发地走出房间时;当某人面无表情或没回电话时;或陌生人对你面露微笑之际;在你拆开很重要的信件之前;或你的胸口感受到一股莫名悸动之后;当你的老板请你到他的办公室;或是你的伴侣以某种语调跟你说话……这些时刻,你心里不自觉地浮现各式各样的“故事”,一天不下数百回。所有的故事全是未经检验、未被审查的想法,都在告诉我们这些事件的特有意义,而我们毫不觉察它们充其量只是我们的“推论”而已。

  有一次,我走进我家附近餐厅的女洗手间,一位女士刚好从厕所出来,我们彼此相视一笑。当我关上厕所门时,听到她一边唱歌一边洗手,忍不住赞叹:“多美妙的歌声啊!”随即我听到她离去的声音,同时也发现整个马桶座竟然湿答答的。我心想:“怎有人这么粗鲁呢?她怎有办法尿湿整个马桶座呢?莫非她是站着尿?”突然,一个念头闪入:她是个男的,一位有男扮女装癖好的人,却用假音在女洗手间高声唱歌。我想尾随她(他),让他知道他把马桶搞得多脏。我一边擦拭马桶座,一边想着待会儿要对他说的话,然后,我按下冲水钮,没想到马桶里的水溅得到处都是,搞湿了整个马桶座,我站在那里傻笑了一阵。

  这整个事件,事情的发展是那么自然而仁慈,在我采取进一步行动之前揭穿了我心里的“故事”,但通常而言不会这么幸运的。在我找到“反躬自问”这个方法之前,我根本无法切断这类想法。小故事衍生成大故事,大故事再塑造成某种人生信念,世界变得多么可怕,处处危机四伏。最后,我害怕和沮丧得不敢离开卧室。

  当你不知不觉地接受那些未经审查的推论时,你就是陷入我所谓的“梦”。梦,经常会变成烦恼,有时甚至转变成梦魇。这个时刻,便是你练习“转念作业”的契当时机,诚实地检验你的信念的真实性。“转念作业”会让这类令你不舒服的“故事”愈来愈少。没有故事时,你将会是怎样的人呢?你的世界有多少是由未经审查的故事组成的呢?你永远不知道,除非你往内探问你自己。

  找出痛苦背后的想法

  所有我们经历过的压力,无一不是因为执着于不真实的想法造成的。每个不舒服的感受背后,都存在着一个不真实的想法。“风不该吹个不停”、 “我先生应该同意我”,就这样,这些想法必然“跟真相争辩”在先,紧接着,我们才会感受到压力,然后我们再依着那个感受去行动,造出更多的压力来。然而,我们始终不愿去了解根本的原因——那些想法、那些故事——却宁可从外境下手,设法去改变别人,或是藉由性、食物、酒精、药物,或金钱,得到暂时的慰藉,还兀自以为一一掌控得宜。 事实上,我们随时都会受情绪的打击而一蹶不振,所以,记住这一点,会大有帮助:任何压力感受正如一个闹钟,善意地提醒你:“你被逮入梦境里了。”不论是沮丧消沈、痛苦和恐惧,都是一项礼物,它们说:“请看一看你现在的想法,你正活在不真实的故事里。”而活在不真实的故事里,是不可能没有压力的,如果我们不尊重闹钟,就会设法从身外寻求改变,想要操控这些感受。通常感受会比念头先出现,所以我说感受其实是个很好的闹钟,让你知道自己的想法有待审查。透过「转念作业”审查不真实的想法,常能带你返回你自己的真相里。如果你相信另一个不真实的自己,或活在任何不愉快的故事里,你不可能不感到痛苦。

 第10节:一些基本原则(2)
  当你的手碰到火时,需要别人叫你把手拿开吗?难道一定要你下决定才能拿得开吗?不!只要一有烫灼之感,它就移开了。你不必指挥它,手会自行移开的。同样地,一旦你透过“反躬自问”,认清不真实想法所造成的痛苦,那时,你就会自动离开它。很显然,抱有某个想法之前,你没有痛苦;有了这个想法,你便陷入痛苦里。当你认出想法的不真实,自然就不再受苦,这就是“转念作业”的功效。“当我有那想法时,我会如何反应呢?”此时,你正在痛灼你的手;“倘若没有那想法,我将会是怎样的人呢?”你一看清,就不再受火的烫烙了。我们在反省自己的想法时,如果感受到手被烫着,便会自然地返回原点,根本无需别人提醒。下一次,当这个想法再度升起时,内心便自动远离火场。“转念作业”邀请我们觉察内心的因果关系。一旦认出这个关系,所有的痛苦便会开始自行化解。

  反躬自问

  我把“反躬自问”这字眼当成“转念作业”的同义字。“反躬自问”(inquire)或“审查”(investigate),就是让一个想法或故事接受“四句问话”和“反向思考”的考验(请见下章)。多半时候,人们处身在混乱或痛苦的世界,而“反躬自问”正是结束混淆、化解痛苦,进入内心平安的一种方法。更重要的,“反躬自问”能让我们领悟到,一切答案原来都在我们内,而且永远都在。

  “反躬自问”不仅是一项技巧,它能从内心深处把我们本有的存在真相带回生命里。练习一段时日后,“反躬自问”便会在你内自行运作。一有念头出现,“反躬自问”随之现身,为它们找到平衡,成了它们最佳的伙伴。这内在的伙伴能让你成为一位仁慈、灵活、无惧,而且幽默的聆听者,成为你自己的学生,一位值得信任的朋友,既不怨恨,也不批评,更不怀恨,因而活得清澈了悟,自由自在。到了最后,这种醒悟自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平安和喜悦也显得那般自然而必然,又密切又牢固地融入你内心的每个角落,进入每个关系和经验里。整个过程如此微妙,你甚至可能意识不到,只知道过去的你真是苦不堪言,而现在,不再受苦了。

  你若非反躬自问, 便是执着于一向的想法, 此外,你别无选择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1608.html

更多阅读

第10节:仁的科学(2)

系列专题:《有意义的人生智慧与科学:生而向善》  如果先戴上这副达尔文式的"仁"的科学眼镜,然后再来打量这个世界,你的"仁率"(jen ratio)很可能就会因此而得到改善。"仁率"的指标是一个观察你生活中善与恶的平衡的透镜。在仁率的分母部

第9节:一些基本原则(1)

系列专题:《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一念之转》  此刻正进入 我们能掌控的人生层面——内心  1 一些基本原则  我很喜欢“转念作业”,因为它帮你进入内在,找回自身的喜乐,并经验到早已存于你内之物——那个永恒不变、坚定不移、始终存

第10节:B的故事(2)

系列专题:《借鉴他人让幸福驻足:不是让女孩学坏》  B是上大学的时候认识B老公的。  B老公是学习的一个才子,但是闷声不出气,没事爱一个人写写字看看书,画画什么的。现在可是某公司的董事局人物了,也不知道B的眼力怎么这么好,居然当年

第10节:电影评论(1)

系列专题:《美国畅销影评写作指导:如何写影评》   第7节 电影评论  电影评论(movie review)是我们大部分人都熟悉的一种电影分析形式,因为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在报纸上看到它。一般来说,影评的受众是尽可能多的读者,且这些读者并不具备专

第10节:聪明应对老板(2)

系列专题:《女性职场必修的10堂课:工作要聪明》  如果你被恶老板缠住,要记住一点:他们未必是坏人,有的可能只是欠缺管理新进员工的能力。事实上,许多人升官,不是因为他们知道怎样管理员工,而是因为他们在其他方面表现出色,所以他们虽然升

声明:《第10节:一些基本原则(2)》为网友限量版染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