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问路长三角一体化



     长江三角洲,即今天的江浙沪三地,一直以来就是中国人心目中典型的鱼米之乡,这里也是中国最为富饶的地区之一。在长三角地区,每隔30公里就有一座城市,上海、杭州、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盐城、仪征、南通、绍兴、宁波等十几个城市均拥有瞩目的经济发展成绩,活跃的区域经济和高度的发展水平是这里最大的特色。

  长期以来,江浙沪三地经济、文化、旅游等交流十分频繁,而在快速发展的经济带动下,智能交通的概念和思路也快速被这里的城市所接受。

  尽管土地资源稀缺、环境容量有限,但依靠ETC 联网、信息化、同城化、智能公交、智能航道等为特色的新型一体化智能交通网络,一个以上海为核心,辐射江苏和浙江的陆、水、空长三角大通道骨架网正在形成,将长三角紧密和便捷的一体化交通网络向纵深又推进了一步。

  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

  长三角地区不仅有上海、杭州、南京等重要的省会级城市,更拥有近八千万精于商业开拓的中国人。而中国的对外开放,也首先在这里形成大的趋势。从1982 年12 月成立上海经济区到90 年代初浦东开发开放,长三角经济圈概念也从开始时的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和宁波等10 个城市而后逐渐扩大到浙江、江苏和上海两省一市。而伴随着苏南和浙北、浙东北地区的乡镇企业的崛起,以及苏锡常地区将原上海国有企业和苏南乡镇企业之间的技术转移通道迅速转变为利用上海的对外开放平台,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渐明朗。经过三十年的磨合,这十几个城市之间通过区域内大中城市的连体发展和梯度分工,已经呈现出以上海为中心、以三角洲15 个城市为主体、三省市一体联动、以南北两翼为腹地的“大上海”发展格局。

  而进入2013 年以来,江浙沪两省一市的城市间、地区间、企业间互访空前繁忙:“长江三角洲16 城市经济协调会”、“ 江浙沪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接轨上海投资环境推介会”、“融入上海发展论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讲座”……一个接一个,苏浙两省均由省委书记亲自率团到上海共谋合作大计。

  经济发展的背后离不开

  交通的支持,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也倚赖于近年来长三角在努力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过程中交通网络的布局。而细数中国近些年来交通建设中的大手笔,长三角地区建设成果斐然,其速度和成就在世界上都是焦点。

  如在集交通、观光于一体的世界级工程——杭州湾大桥投入运营后,主跨1088 米的苏通大桥也将正式通车。

  除此之外,舟山到宁波的大陆连岛工程已经完成,工程中的“岑港大桥、响礁门大桥、桃夭门大桥、西堠门大桥和金塘大桥”5 座大桥,全长48 公里,将舟山从海岛变为“半岛”;而上海至崇明的长江隧桥工程和崇明到启东的崇启大桥也已经建成,开辟了上海与苏北之间的又一条江上通道;宁波象山港跨海大桥也在今年的1月试运营通车;绍兴至嘉兴的跨江通道在2013 年7 月19日零时通车;规划中的萧山过钱塘江隧道是世界最大直径的水底公路隧道,预计今年年底将投入使用。而钱江隧道及接线工程建成后,钱江两岸三市( 杭州、嘉兴、绍兴) 的距离将大大缩短。车辆从萧山出发,最快只需5 分钟便可到达对岸的海宁,车程时间将大大缩短40 分钟。

  此外,上海高速公路网络正加速与苏浙两地对接,10条对接通道已经基本建成,高速公路里程达到800 公里左右。除了公路建设,上海还在港航、铁路、民航建设、道路运输管理等方面,全力加快长三角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

  这就是长三角的速度。

  不过,随着长三角各中心城市间的人员流动更为频繁和密集以及城市汽车数量的不断上升,长三角城市交通的沉重负担也开始显现。目前,在长三角的主要城市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出行难”和“停车难”。

  此外,长三角区域间、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还缺乏有效衔接,信息不能共享,各种交通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也不高。例如枢纽城市的铁路、公路站场与港口布局之间合理衔接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货物换装环节多,不仅增加运输时间和费用,也增加了城市交通压力。

  有的铁路与公路客运站等独立建设,公路客运与城市公交分离,旅客出行换乘不便。

  而要使长三角交通真正发挥“同城效应”, 把长三角打造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关键还在于“智慧交通”上的把握。

  目前,上海、江苏、浙江以及附近的省区正积极推动长三角区域道路运行管理资源整合,不断建设道路交通信息一体化,发展智慧交通也成为解决长三角一体化的必然选择。

  高速公路ETC 示范工程建立

  高速公路系统在长三角地区非常发达,目前已基本建成完备的高速路网系统,地区级以上城市间已实现2 小时通达。其中沪嘉杭高速和沪杭高速构成沪杭走廊,联系浙江北部主要的城镇群;浦杭高速沟通浦东和杭州湾沿海产业带,这也是杭州湾的跨海通道和洋山集装箱枢纽港重要的疏港干线。于此同时,江苏、浙江和上海两省一市正在联手打造“长三角都市圈高速公路网”也在完善中,预计到2020 年,上海将有10 条高速公路直通江苏和浙江。

  而长三角都市圈高速公路网的正常运行,还十分依赖于一项关键工程——即高速公路ETC示范工程建立和实施。

  而为了整合江苏、浙江和上海三个区域经济圈的高速公路网络,实现电子不停车收费方式,提高主要通道以及路网主要站点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交通部在2007 年1月,正式组织开展了长三角区域ETC 示范工程的建设,明确了示范工程的技术标准、工程规模、区域联网管理模式。

  其中上海市和江苏联网不停车收费示范工程首先在2008 年12 月31 日开通;而从2009年开始,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省份陆续加入,互联互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统计显示上海开通了80 条ETC 车道,江苏开通了54 条ETC 车道,安徽开通了12 条ETC 车道,江西开通了49 条ETC 车道, 浙江开通了100 条ETC车道。此后,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ETC网络建设不断提速。

  2009 年11 月28 日,安徽、江苏、上海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正式联网运行,到2012 年底,长三角五省一市的ETC 联网已完全实现。

  自此之后,在江浙沪三地高速公路上通行的车辆,通过高速公路收费站时,通行效率可提高5 到10 倍。特别是苏沪浙皖四地实行联网收费后,长三角区域内的省际收费站通行又得到了提高。

  而长三角高速公路ETC 示范工程建立也为我国“十二五”期间高速公路智能化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且ETC 也被纳入“十二五”交通投资的重要项目中。而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省市联席会议每年举行一次,长三角地区和安徽、江西在ETC 的建设进展和经验也被迅速传播到中国更多的地区。

  在2013 年5 月17 日至18 日,第四届中国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经验与技术交流会在南京市召开,会议还邀请到了江苏沪苏浙高速公路有限公司介绍省界高速公路收费站ETC的车道管理经验。

  此外,长三角高速公路网在最近又迎来了信息化建设的热潮,高速路网多媒体便民信息系统已经在多地使用。驾驶员只需点击系统的触摸屏,便可查询高速路况、行车线路、全国主要城市的天气状况等信息,高速公路沿线城市的地图、旅游信息等也一目了然。在服务区的餐厅和超市里,则装上了大屏幕的电视播放系统,实时播放路况及天气等信息。如果选择出发地和到达地,系统还会帮助查找最短行车线路,甚至还可以把行车路线地图打印出来。目前江苏境内22 条高速公路的128 个服务区装上了700 多个大屏幕电视和150 多台可以打印地图的触摸屏,这一系统年内将覆盖包括上海、浙江在内的长三角地区所有高速路网。

  而长三角公安交通警务协作的平台也基本建成。依托这个平台,公安警务人员可以开展车驾管代办、快速查缉布控,恶劣天气、重大事故期间道路拥堵分流管理等事项。而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公司和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3 家银行4500 余网点也在长三角不同地区开放了代收违章罚款业务,长三角道路客货运输一体化的市场监管格局正在成为现实。

  全新的智能公交模式

  长三角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快速增长,使担负着市民中短途出行的公交供给量十分不足,市区公交线路重复率高、实载率低、准点率低成为老大难问题。特别是近些年来,私家车在超过了城市道路所能承载的范围后,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吸引了管理部门越来越多的注意,但在长三角区域经济和交通一体化的驱使下,跨地区进行公交出行的需求又明显上升。那么,长三角地区又是如何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的呢?

  长三角地区的公交一卡通项目是其解决问题的核心措施之一。不过尽管住建部从2008 年就开始逐步实施以CPU 卡为载体的全国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应用,但长三角实现一卡通行却不是那么顺利。从2002 年到2013 年的十余年间,交通部先后协助三地研究制订了读卡机具兼容互通的技术标准,统一了读卡机制式,这才让一卡通项目得到顺利实施。目前,上海公共交通卡已经与宁波、绍兴、湖州、台州、常熟、无锡、阜阳和淮南等11 个城市实现了异地互通的公共交通消费,而杭州、无锡、南通、泰州、嘉兴、舟山等也正在积极进行系统改造升级,这些城市间的互联互通已指日可待。

  在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加入互联互通大平台。据悉,在上海、宁波、绍兴、湖州、台州、常熟、兰州、白银等8 市成为“全国城市一卡通互联互通”首批城市之后,在2013 年4月,南昌、昆山、江阴、淮安等9 市第二批加入;而在今年的下半年,还将有天津、三亚、舟山等市加入,年底实现互联互通城市将达30 个。“十二五”期间,预计将有60 个城市加入互联互通大平台。

  为了给乘客提供准确的公交信息服务,长三角另外一些地区针对客流大、线路相对集中的路段建设了先进的电子站牌系统。这种电子站牌系统兼容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GPS 全球定位系统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可以同时支持多种通讯方式。目前该系统已经在上海南浦、南京、浙江的宁波、嘉兴、桐乡等地区应用。

  此外,随着智能手机平台的应用,南京智能公交系统在2013 年8 月底推出,用户只需手机上网,就能清楚地了解到自己想乘坐的公交车何时到站,算准时间再去候车。

  而环保部门还将通过基础平台提供的车辆时空信息,准确判断各类排放标准车辆的运行轨迹,为控制机动车污染、建设低碳交通区提供技术与信息保障。杭州市也推出了一款名为“交通杭州”的手机应用软件,它整合了五位一体公交体系(公交车、公共自行车、地铁、水上巴士和出租车)、长途公共交通运输工具(包括班车、列车和航班)及个人自驾等各类出行方式的交通出行信息。市民可以将打车、约车、租公共自行车等所有和出行有关的交通方式全部查清。

  而在公交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实践中,2013 年5 月13日,上海巴士集团联手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发布上海公交“巴士通”智能营运管理系统1.0 版本,成为国内公交行业首家集电脑智能参与计算、预判车辆到达时间、实施车辆自动报站、调度自动推送发车时间、系统自动生成采集营运数据的公交企业。江苏移动在2013 年将投入4G 专项建设资金40 亿元力争将4G 信号覆盖至江苏全部地市及部分县区。其中,年底将在全省上千条公交线路、逾万辆公交车上安装TD-LTE 设备, 方便更多的乘客体验4G 网络。

  也正是通过对公交一卡通、电子站牌系统、巴士智能营运管理系统、智能手机、车载移动显示屏等的综合应用,长三角地区的公交系统才越来越智能,市民公交出行的信息化要求和市民公交出行率也得到了快速提高。

  长三角智能航道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还十分依赖水运的发展,这在中国并不多见。据了解,南京大桥以下长江平均水深达到10 米以上,江面最宽处可达12 公里以上,最大水深处可达50米左右,是长江水道中名副其实的深水黄金通道。此外还有京杭运河、钱塘江、淮河和支脉重重的江浙水运网;2020年前,上海内河还将全面建成“一环十射”高等级航道网。

  而在近年,整个长三角水系超载问题严重。作为全国内河航运网络最发达的地区,长三角年航行船舶11 万艘,载重1560 万吨,比整个欧洲的内河运力规模还大,更是沪宁高速公路的5 到6 倍。随着内河运力运量的迅猛增长,原有的航道不堪重负,部分航段动辄就出现梗阻现象,船民苦不堪言。

  而为了保证长三角航道网及京杭运河的正常运行,长三角地区正在打造智能航道系统。据悉,这一系统集中了信息标准规范、信息安全保障、船舶电子身份认证、航运信息资源等系统,并规划了内河航运信息服务感知平台、业务综合信息平台、航运信息服务中心等,有望解决长三角内河航运网络严重的堵塞问题。

  目前,我国首条数字航道——南京至浏河口( 南浏段)已经建成使用。据悉,长江南浏段数字航道上起苏皖交界的慈湖河口,下至江苏太仓浏河口,全长三百六十九点五公里,是长江全线船舶流量和运量最大的河段。而通过电子航道图系统、航标遥测遥控系统、系统支撑平台等,用户可以在船只上了解整条航道的系统信息,比如航标配置、水位、水深、码头建筑物、障碍物、海事情况、当时的最大水位、码头尺寸、吨位、装卸指标、码头联系人与联系方式等,且数据还可随时更新。

  而另外一项系统工程——船联网也正在配合智能航道积极建设中。我国的船联网项目在2012 年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的批准,在2013 年2 月江苏内河船舶便捷过闸系统在泰州口岸船闸试点应用成功。据了解,船联网通过建设与完善船舶跟踪与追踪系统、电子报文系统、内河电子图及显示系统等航运基础设施,可实现对航行环境的全方位感知、监控和综合信息服务,保障航行安全畅通,提高水路运输效率和质量,改善运输安全性。就在2013 年7 月,长三角船联网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重大专项科研和工程建设工作协调会召开,会议对船载电子标签的部署和推广、跨区域航运数据交换平台的建设以及内河航运信息服务、内河物流信息平台、内河水运应急救援等重点应用示范系统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而随着长三角船联网的实施,船舶安全航行、货物高效运输和航道畅通将得到有效地保障,江浙沪三地也会迎来内河航运快速、稳步发展的新时代。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问路长三角一体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198.html

更多阅读

长三角指的是哪些区域 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

“长三角”是“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简称,指的是这样一块地域:在长江入海的地方,由于河水所含的泥沙不断淤积,历经千万年而形成了坦荡、宽阔的、平面形状近似像三角形的陆地。“长三角”包括江苏省东南部、上海市及浙江省杭嘉湖地区。从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问路长三角一体化

     长江三角洲,即今天的江浙沪三地,一直以来就是中国人心目中典型的鱼米之乡,这里也是中国最为富饶的地区之一。在长三角地区,每隔30公里就有一座城市,上海、杭州、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盐城、仪征、南通、绍兴、

《城镇品牌营销》连载二:如何把一座城镇卖出去(4)

    第三节 我国城镇品牌营销的误区以及困扰一 、城镇品牌营销存在的十大误区进入21世纪后,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下,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及增长潜力,我国的许多城市都开始探索城镇品牌化的发展

声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问路长三角一体化》为网友文艺女流氓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