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节:金钱≠财富-货币制造的幻觉(10)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罗斯巴德写过一本《为什么我们的钱变薄了》,对通货膨胀的本质鞭辟入理。他认为,不是"为了避免经济危机出现,所以我们需要通货膨胀",而正是作为政策的通货膨胀误导了企业家,从而引发了经济危机。

  比如,在通胀的早期,大家都突然发现钱变得容易赚了,因而增加消费,而许多生意也比以往更红火了,于是企业家在这时候增加了场地、设备、人手等方面的投资。

  这时的繁荣场面,就是"死海的苹果"给人们制造的幻景一样,转眼就会消失了。当通货膨胀普遍蔓延到各个行业的时候,消费者们发现,虽然自己的"货币收入"增加了,但物价也上涨了,两相比较,自己的实际收入其实没有增加。于是重新调整消费行为,而企业家们之前加大的投资,也成了一种浪费。

  通货膨胀还导致信贷利率被严重扭曲,让许多实际上并不值得作的长远投资,看起来很值得做了。比如,一个房地产项目,回报率可能是5%,当市场利率为5%时,实际回报率只有1%,这个项目就不值得做。然而,假如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过多,信贷利率被压低到1%,看上去就有了4%的回报率。让这成了有利可图的项目。钢铁、水泥、轮船、铁路、机场、服装设备、集装箱、叉车、豪华汽车等等,各行各业的企业家都同样被误导,同样作出了错误的投资决定。

  当信贷扩张到难以为继,而不得不中断的时候,信贷利率回到了正常的市场水平上,商人们发现,他们目前做的这项投资根本就不划算。于是,投资不得不中断,资产被清算,工地要留空,设备得贱卖。

  这种理论,也正好解释了艾伦·格林斯潘之所以"晚节不保"的原因,也解释了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

 第57节:金钱≠财富-货币制造的幻觉(10)
  罗斯巴德甚至走了一个极端,主张回到工业社会早期的状态,有由私人银行发行货币。因为他认为:"政府天生是一个引起通货膨胀的机构,于是它必然几乎总是逐步地诱发、助长和引导通货膨胀而使经济繁荣。政府天生存在导致通货膨胀的因素,是以为几个世纪以来它需要控制货币系统。拥有印制货币(包括'印制'银行存款)的权力就打开了国家收入之源。"

  罗斯巴德还有很多极端的观点,比如,他认为政府征收税赋是一种盗窃行为,他认为征兵制度是一种奴役制度、而战争则是屠杀行为。罗斯巴德甚至反对强迫性参与陪审团的义务,反对强迫性的精神医院治疗。且不论罗斯巴德为社会开出的药方是受可行,我们从这一章中看到,在关于"金钱"本身的问题上,尚没有一个经济学家的理论可能圆满地指导实际,也许,金钱的幻觉真的是太强大了!

  但不管怎么说,我们都要提防一切"死海的苹果",提防金钱这个威力强大的魔法师所施展的一切魔术。毕竟,金钱不等于财富,金钱更不等于幸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2492.html

更多阅读

第56节:金钱≠财富-货币制造的幻觉(9)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当"苹果"化为灰烬……  "死海的苹果"(Dead Sea fruit)是西方家喻户晓的传说。在《圣经》里提到,位于耶路撒冷的死海崖边长着一株苹果树,上面结出一枚枚苹果,外表非常美丽,但一到嘴里,

第57节:金钱≠财富-货币制造的幻觉(10)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罗斯巴德写过一本《为什么我们的钱变薄了》,对通货膨胀的本质鞭辟入理。他认为,不是"为了避免经济危机出现,所以我们需要通货膨胀",而正是作为政策的通货膨胀误导了企业家,从而引发了

第55节:金钱≠财富-货币制造的幻觉(8)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1958年,菲利普斯在他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提出他独特的发现:根据近100年间的英国工资的统计资料,可以看出,当失业率减少时,货币工资的增长就快;而失业率增加时,货币工资增长率就慢。为此,他还

第54节:金钱≠财富-货币制造的幻觉(7)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种种指责,无外乎离任前最后一轮"扩张性货币政策"过了火,"降温"的时机太晚,力度也不够,这种过度放松的货币政策,正是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仅如此,美国的媒体还投票评

第53节:金钱≠财富-货币制造的幻觉(6)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格林斯潘在1987~2005年间,连续五届担任美联储主席,后先服务于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四任政府,在金融界享有盛誉。有人说:"格林斯潘一开口,全球投资人都要竖起耳朵","格林斯潘打

声明:《第57节:金钱≠财富-货币制造的幻觉(10)》为网友耿坚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