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经济学的产生-从需要与满足说起(10)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特别是他提出的关于"需求弹性"概念,这更是微观经济理论中一个最基本又最重要的概念。它普通得令人们在教授这个概念时,常常忘记了它的提出者--马歇尔。但它又格外重要,因为马歇尔正是以"需求弹性"为起点,发展出 "均衡价格论",并奠定了"自由市场"经济主张的基石。

  马歇尔的贡献还不止这些,正是在他的努力下,经济学从仅仅是人文科学和历史学科的一门必修课发展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剑桥大学也在他的影响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经济学系。

  在马歇尔眼里,经济学是研究财富、同时也研究人的学问。他所说的研究人,即研究人的动机。他把人类动机分为两类:追求满足和避免牺牲。人类经济生活由这两类动机支配。前者促进人类的某种经济行为,后者制约人类的某种经济行为。

  而人的购买行为,则受两个因素支配和制约:一是购买欲望,二是购买能力,两者缺一不可。此外,消费者个人的嗜好决定了购买欲望,不过这种嗜好仍然取决于消费者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等。

  不过,到了20世纪之后,价格再降低也无法促进人们踊跃购买商品的现象,变得越来越频繁。于是,需要,这个欲望动机与购买能力的统一体,被看了真正稀缺的资源。

 第10节:经济学的产生-从需要与满足说起(10)
  20世纪30年代,马歇尔的学生、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又提出了"总需求"这个概念。"总需求"指一个社会全部用于投资和消费的支出,它最后所实际形成的,是人们的对产品和劳务和购买力总量。凯恩斯认为,总需要不足是经济萧条的根源,他的经济观点可以归纳为:政府应该动用种种手段,去刺激民众的总需要,从而实现经济繁荣。

  凯恩斯的观点被后来的人们称为"凯恩斯主义"、"凯恩斯革命",又因为凯恩斯的理论是围绕"总需求"而展开的,"凯恩斯主义"又在一些国家被称为"需求管理"。

  那么,与过去的经济理论相比较,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资源更为稀缺?还是需求更为稀缺呢?

  其实,在工业社会之前,人类经历了漫长的生产力低下、天灾人祸频繁的历史,传统经济学的立论之基--"稀缺性",也许正是这种匮乏和饥馑所留下的记忆。所以,早期的经济学家认为,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消费欲望,资源总是有限的。然而,尽管消费欲望可能是无限的,但消费能力岂能无限?特别是进入后工业社会之后,随着生产能力的日益过剩,消费需求就越发显得稀缺。

  到了上世纪60年代,又有一位经济学家告诉人们,因为"时间"这个东西的存在,人们的消费活动是有限的。他就是倍受争议的美国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加里·贝克尔(Gary S. Becker,1930~)。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2538.html

更多阅读

第14节:经济学的产生-从需要与满足说起(14)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经济学就必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了。事实上,"边际三杰"也就是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瑞士的瓦尔拉斯,他们在掀起"边际革命"的同时,还身兼"经济学改名运

第13节:经济学的产生-从需要与满足说起(13)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充裕经济学"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让我们重新思考经济学的"终极问题":在有限资源下如何进行选择?因此,当资源和供应呈现"极大充裕"时,反而需求这端出现了瓶颈。  人们越来越关注需

第12节:经济学的产生-从需要与满足说起(12)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然后,吉列又将刀架卖给银行,让银行作为礼品来送给新开户的客户。他设法将刀架和几乎所有商品都捆绑在了一起,比如从绿箭口香糖到红茶茶包。这种做法颇具成效,仅仅又过了一年,他就已经

第11节:经济学的产生-从需要与满足说起(11)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贝克尔创立了"新消费者论"、"时间经济学"等理论,甚至被西方学者称为"贝克尔革命"。用简单的语言,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时间与消费的关系:消费过程是需要时间的,而传统的经济理论忽略了这

第10节:经济学的产生-从需要与满足说起(10)

系列专题:《人人都该知道的常识:轻松读懂经济学》  特别是他提出的关于"需求弹性"概念,这更是微观经济理论中一个最基本又最重要的概念。它普通得令人们在教授这个概念时,常常忘记了它的提出者--马歇尔。但它又格外重要,因为马歇尔正

声明:《第10节:经济学的产生-从需要与满足说起(10)》为网友我是你们的后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