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业文明:电子商务的未来



  文/特约记者 胡信勇

  8月7日,焦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O 申请通过证监会审核。其旗下的中国制造网(Made-in-China.com)在去年国内第三方B2B电子商务市场份额上位列第三。这是继阿里巴巴2007年在港交所上市后又一家B2B电子商务平台登陆资本市场。

 新商业文明:电子商务的未来

  据招股说明书显示,焦点科技本次拟发行2938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去年净利润为7254.84万元。按此计算,其每股收益为0.62元。按30倍市盈率计算,股价约为18.6元。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将用于中国制造网电子商务平台升级、中国制造网销售渠道、中国制造网客户服务支持中心和焦点科技研究中心共四个项目,预计投资总额为31237万元。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08年中国B2B行业年度数据,按第三方B2B电子商务平台营业收入市场份额计算,阿里巴巴的市场占有率达52.6%,稳居第一,中国制造网位列第三。

  8月13日,阿里巴巴(1688.HK)对外发布的2009年半年报显示,“中国供应商”会员增长超过1倍至70453名,增幅达137%;内贸产品“诚信通”会员增长36% 至441799名。这意味着阿里巴巴整个客户数突破50万,企业型客户数排名全球第一。

  10年来,阿里巴巴集团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不断壮大,从单一的阿里巴巴B2B平台,发展到由阿里巴巴B2B、淘宝网、支付宝、阿里软件、雅虎口碑等组成的综合性电子商务生态圈。在这个综合性的电子商务生态圈中,累计有4000万的中小企业、1.3亿的个人消费者和2亿的电子支付用户,创造了一大批的自主创业客户和诚信客户,让他们从传统的生产和销售模式中走出,在电子商务生态圈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梁春晓回顾,电子商务从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十四年历史。从1995年起,那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包括互联网向公众开放,国家第一个电子商务项目出炉,甚至包括马云的中国黄页。

  第二个时间节点是1998年和1999年,现在我们所熟悉的很多互联网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都是那个时候诞生的。包括阿里巴巴、新浪、搜狐很多都是那个时代诞生的。经过了一个互联网的寒冬之后,在2003年,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和电子商务行业全面复苏。“2003年,我把它认为是中国电子商务大规模发展的起点,从那里开始一路高歌猛进,一直到2008年。”

  2003年网络泡沫给大家上了一课,告诉大家,股市是靠不住的,真正靠得住的是自己的市场。“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把眼睛盯在市场、盯在用户上,开始研究怎么样使中国用户、市场的商业模式的创新。” 梁春晓认为,实际上,我们可以完全区别于美国、区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电子商务的模式,所以才有了阿里巴巴。2003年之后的淘宝在很多方面也是跟美国的易贝不一样。正因为创新,才使得电子商务有了今天的局面。

  9月10日,阿里巴巴正好十周年。“在十年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新商业文明的浮现,在未来十年将做更多的推动。” 梁春晓指出,在2008年之后,通过对客户的调研发现不仅电子商务平台有创新,更大规模出现了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业务创新。

  现在越来越多看到很多企业基于电子商务平台开始把创新的触角延伸到组织、管理,延伸到它的商业模式上,延伸到它的战略规划上。如从去年底以来在互联网上体现得非常突出供应链协同的商业模式。此外,更多的传统企业开始加入电子商务,一样将电子商务运营得心应手。他们知道怎么样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营销、找客户、积累信用、打品牌。

  目前大规模发展的电子商务其实已经开始形成一个新的创新环境。就商业模式而言,归根到底就是一种新的生意形态。经济学家说过所有的创新不过是一种新的生意。新的生意也就是一种新的分工出现了。其实是把原来自己在做的事情由其他来进行的专业化分工。从人类发展来看,所有的专业化分工归根到底是由于交易成本产生的。电子商务的交易平台、电子商务的体系,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等开始为企业各种各样的业务提供了一种新的低交易成本的环境。

  梁春晓说:“我们发现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的体系当中,原来所理解的商业主体、商品属性、交易规则都在发生变化。” 为此,阿里巴巴2004年确定的战略就是建设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培育一个开放、协同、繁荣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梁春晓建议中小企业,不要仅仅把电子商务看成一个简单的工具,眼界可以放宽一些。不仅能够在电子商务领域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拓展市场来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还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在组织结构、管理形态、商业模式、产品服务等等方面来寻找新的竞争力,寻找新的业务空间,与合作伙伴建立起很好的联系。

  不仅仅要把互联网作为一个工具,这是一个以新的商业基础设施为平台而构建连接和商业模式,连通企业的组织管理、连通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新的商业文明。

  “从2008年下半年就很明显地感受到,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地深化,和发展,电子商务在不断地影响我们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叫做新商业文明的崛起。”梁春晓在2009APEC中小企业峰会环渤海分论坛表示。

  梁春晓是阿里巴巴集团高级研究员、副总裁,中国电子商务领域专家。他把新商业文明的崛起理解成为一个信息时代的商业文明,这个周期很长。在此之前,经历了300年左右的工业文明,再远点是几千年的农业文明,现在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发端60多年前、计算机开始出现之后的新商业文明。

  阿里巴巴发展到现在一直是客户需求不断推动往前发展。客户需求总有一天也是越来越开始超出阿里巴巴服务的能力。阿里巴巴不可能成为一个包罗万象的企业,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为阿里巴巴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还有象物流、PC厂商、高校等等提供服务各种服务,这本身构建了一种新的业务形态和商业模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3128.html

更多阅读

互联网与电子商务 SNS与互联网电子商务的未来

     我为什么一直关注互联网,第一,在合适的时候,彻底进入互联网行业,做自己理想的互联网领域,是我的志向所在。第二,时代变了,这个时代,你不懂互联网,你不够专业,要吃大亏。能够后来居上,能够翻盘的人,都是思维更加活跃跑的比别人快的人。

电子商务未来发展方向 服装电子商务的未来

   近期商务部电子商务与信息化司副司长聂林海透露:“2011年我国电子商务的交易总额已经接近6万亿,相当于GDP的13%。有效的促进了国内的消费增长”。《2011年度中国服装行业电子商务应用报告》更是显示2011年第2季度中国网上零售市

小熊电器:电子商务的丛林竞争法则

    在品牌林立、竞争相对激烈的小家电行业,新进企业如何占领一席之地?对缺乏品牌与渠道的新进企业来说,要在传统渠道以及强势的大品牌中杀出一条血路并非易事,要在丛林竞争式的电子商务领域打下一片天地亦然。  2006年创办广东

口碑营销:电子商务的营销长尾

克里斯安德森的长尾理论,彻底颠覆了传统商业秩序:借助于互联网的成本和效率优势,在实体商业领域几乎没有价值的,看似需求极低的产品,只要有卖都会有人买,而且这些边缘产品累加起来的销售贡献,甚至比主流产品还要大。藉此联想开来,借助于个体

声明:《新商业文明:电子商务的未来》为网友文艺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