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金融综合经营:得失难料



  文/本刊记者 王雨佳

  综合式经营在中国金融业刚刚起步,对这种经营模式优劣的争论也从未停止

  中国平安成功入主深发展,得到了全国性银行牌照。中国平安距离“一个客户、一个账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的金融超市又近了一步。从1999年至今,中国的金融综合经营制度实行了不过十年。作为一家由外资、国有、民营企业、员工、公众投资者共同持股的上市公司,中国平安在综合经营上已经走在了同行业的前列。

  但是,“金融超市”却在此次金融危机中遇到了问题,世界著名的综合金融集团,如花旗集团、富通银行都出现了巨额亏损。2009年年初,花旗集团宣布,将旗下业务一分为二,保留集团传统的银行业务,剥离资产管理和消费金融等业务。

  平安与花旗没有可比性

  “严格来讲,中国的综合金融集团只有中信和平安。”北京工商大学保险学系主任王绪瑾教授对《新财经》记者说:“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等,都不算综合金融集团。”李明旭则指出,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都是经营银行业务的企业。但是,平安集团从本质上是控股公司,不具体经营一种金融业务。平安保险、平安银行还有深发展都是平安集团控股的子公司。平安主要是通过集团控股旗下各个不同行业的子公司,来达到集团层面的综合经营,而各子公司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事实上,中国平安的第一大股东,汇丰保险背后的汇丰集团就是多元化经营,旗下的银行、保险、投资银行、基金等业务都久负盛名。而花旗集团的综合经营模式与平安不同,资产和盈亏都记在一张财务报表上。

  对于花旗集团的业务剥离,王绪瑾说,“这只是一种市场行为,不能证明整个模式出了问题。当市场流动性充裕、信心乐观的时候,新兴业务较传统存贷业务能带来更高的利润。而当资产泡沫破灭、整个市场经历去杠杆化的过程时,以前带来高盈利的非传统业务遭受打击也最大。现在,花旗的这种做法只是想让财务报表看起来好看一些,是在清理坏账。当市场再度繁荣起来时,花旗没有理由不继续新兴业务。”

  中国式综合经营,与欧美相反

 中国式金融综合经营:得失难料

  自1999年中国实行金融综合经营制度以来,如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都在尝试,但业务的扩张却一直趋于保守。反倒是中国平安,从保险起家,如今成功并购了一家全国性商业银行。

  “中国的情况与欧美正好相反,欧美的普遍现象是银行发展壮大之后,涉足保险业,而保险公司比较保守,大多只是与银行合作。”武亮介绍说,“在欧美国家,保险公司与银行合作,控股只是其中一种,战略协议联盟的形式比较常见,也就是借助银行网络卖保险。因为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比较弱,而且保险产品种类单一,无法吸引投资者。商业银行的投资能力要强一些,因此,保险公司会与券商、银行合作,共同推出‘保险理财’综合产品。归纳而言,就是银行和券商利用保险公司的销售团队,保险公司利用券商和银行的投资品牌与专业投资团队。”

  事实上,中国的大型商业银行,特别是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一直依靠传统存贷业务及政策优势生存,例如贷款给国有企业。其销售团队是一个软肋,因此在创新业务领域不及平安。平安拥有强大的销售团队,销售能力正是所有金融创新业务的核心。“但是,过度开拓新兴业务必将带来相对应的风险。因此,比起传统商业银行,平安的资产伴随的风险也更高,不确定性更大。”武亮说,“但是,控股集团一样有办法分散风险。比如,恒生银行的大股东是汇丰集团,但是恒生是独立经营的。如果汇丰有困难,汇丰可以在股东大会上要求恒生大幅派息,援助母公司。”

  监管难题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由于盲目地金融创新,不少综合金融集团的业务受到了拖累。有人认为,金融综合经营的弊端已经暴露了出来,也显示出了监管的不力。“如果雷曼这些证券公司有商业银行作为支持,问题只会被暂时掩盖,然后泡沫会继续吹大,连综合经营的集团都保不住,那个时候,整个集团会一起倒下去。”曾就职于花旗集团的张慧峰对媒体这样说。

  事实上,长期无止境地滥用杠杆,的确会导致银行的资金链断裂,造成挤兑。金融综合经营的确比分业经营更有效率,各个业务部门能做到资源共享,综合经营还意味着更低的成本、更多的融资渠道。然而,综合经营需要相匹配的管理与风险监控能力。“现在看来,这样水平的管理与风险监控能力,在北美、欧洲都没有,国内暂时应该也没有。另外,商业银行从单一经营到混合经营,需要先有相应的硬件和人才的配置,否则创新业务做不好,还会连累传统业务,1989年的美国存贷危机就是如此。”武亮说。

  “目前,中国的大部分金融机构都是分业经营,中国的分业监管比西方更严,综合经营在中国才刚刚起步,目前还看不到什么问题。”王绪瑾说。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机构加入了综合经营的行列,金融创新也会越来越多。相对于传统存贷业务的单一性,创新金融业务在金融结构上要复杂得多,加之销售团队在其中的作用,实际操作中纠纷不可避免。

  例如,对于复杂的金融理财产品,客户不可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每个细节,那么,应该提供多少产品信息?提供少了,有欺骗嫌疑,提供多了,客户不能理解,仍然不行。海外的金融机构往往使用这种办法:把所有专业信息丢在客户眼前,客户看不懂,还是被骗。

  再例如,金融产品的销售人员使用哪些销售方法是合理的?由于销售人员对于复杂产品的知识本身就十分有限,加之销售提成的动机,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必然会带来问题。中国的监管架构和法制架构远远没有成熟到可以支持复杂的金融交易和庞大的金融财团。

  在中国,综合经营模式是否是金融业发展的大方向,一直争论很大,“一行三会”(央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也没有明确的态度。目前,越来越多的综合经营主体出现已经对“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模式提出了很大挑战。“市场上也有‘三会’要合并的声音。英国的模式就是三方监管,央行、财政部和金融监管局,其中,金融监管局就相当于我国的‘三会’。”李明旭说。

  银行综合经营利弊PK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银行在综合经营上几乎没有成功的例子

  刘明康认为,组织机构的发展要考虑成本和风险的因素,最终由经营效益来决定,不能一味追求规模,不能盲目搞机构的扩张,特别是不能通过放松风险控制和放大杠杆率而迅速做大规模。

  国际金融危机教训说明,过于复杂的金融模式增加了风险管理的实际难度,一旦失控,就会酿成不可预测的后果。任何经营模式都必须和风险管控的能力相适应,从国内外金融实践看,综合经营也基本没有成功的例子,应保持经营流程和管理手段的简洁有效。金融机构还应致力于产品服务的专业化。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综合经营对银行有很多帮助

  郭田勇表示,综合经营不能说没有成功的例子。国外的综合经营比国内要早,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和危机比较大。但是,综合经营有深层次和浅层次的,银行代销保险之类的业务,还是会给银行增加盈利点。

  银行入股保险公司可以给客户提供更加多元化、全方位的服务,对银行来说肯定是好事。银行入股或参股保险公司,未来在监管上,还是要防止银行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和利益输送行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5474.html

更多阅读

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 温州人为什么这么有钱

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又称温州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地处浙江省温州市,2012年3月28日由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温州市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金充裕,民间金融活跃。2012年前的几年中,温州部分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和企业主出走现象,对

购买 二手车 过户详解图-不然后果难料 东莞二手车过户详解

二手车过户流程详解图-不然后果难料买卖二手车,说白了其实只有过户这一个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可能在很多人脑海中都呈现为一张很乱的网或者是一团浆糊,特别是初次经历过户的朋友,一般都是对于流程存在很多的疑问。找黄牛吧,怕被黑钱,不找黄

银行 经营模式 转型 “综合经营将是银行转型主要路径”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  今年全国两会,放宽银行综合化经营限制的呼声再起。  尽管现行《商业银行法》仍未完全放行银行开展综合化经营,但近年来银行频频“曲线”涉足基金、金融租赁、保险等领域,银行业

声明:《中国式金融综合经营:得失难料》为网友小骄傲项前进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