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的未来:两个大佬的交接



  内地首富杨惠妍之父杨国强,手持超过100亿港元现金竞购香港TVB电视台,邵逸夫掌控的娱乐传媒帝国究竟价值几何?内资概念会给它的未来带来怎样的想象空间?

    将军澳即将迎来新主人

    想像一下不久之后的某一天,在那个拍过《上海滩》、《霍元甲》,捧红过周润发、刘德华,诞生无数港姐的香港无线电视台(TVB),101岁的六叔(邵逸夫)如何谢幕?而他们又将如何迎接自己的新主人?

  他们的新主人从现在看,最有可能是一个叫杨国强的人。

  杨国强,1993年还是一个包工头。那一年,他低价买下碧江及桂山交界的大片荒地,推平后兴建了4000套别墅和洋房,并以“碧桂园”命名,开始进军房地产。

  也是在这一年,杨国强第一个碧桂园广告“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在香港无线电视台开始密集播出。

  15年间,碧桂园在TVB的广告投放从未间断,而在香港成功上市的碧桂园(02007.HK)已让杨国强二女儿杨惠妍一举登上内地富豪榜榜首。

  现在,这个称得上TVB最忠实的广告主、在TVB荧屏上投放了15年广告的广东地产商,意图取代香港娱乐业教父级人物邵逸夫,成为TVB王国的“新国王”—代价是125亿-130亿港元。

  “娱乐王国”竞购战

    邵逸夫开价百亿港元出售其持有的邵氏兄弟75%的股权。除了呼声最高的杨国强,竞购的还有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主导的黑石基金、凯雷基金等外资基金以及地产商新鸿基、华人置业等财团虽然邵逸夫售卖股权的消息已传了10年,但这次仍然如一枚重磅炸弹在资本市场引发震动。 5月13日“TVB大股东有意出售股权”的消息开始见诸报端。次日,TVB(00511.HK)和邵氏兄弟(00080.HK)两家上市公司股价发飙,常年成交量极小的邵氏兄弟在半日成交数突破104.2万股。由于成交异常,两家公司当天下午双双停牌。同日,TVB承认有财团接洽收购邵氏兄弟。

  邵逸夫开价最少100亿港元出售其持有的邵氏兄弟75%的股权,且必须是现金交易。邵氏兄弟是TVB的大股东,持有TVB26%的股权,一旦达成收购,买家通过持有邵氏兄弟的股份可以间接控股TVB,成为这家香港最大娱乐传媒帝国的实际控制人。

  然而高额的收购价成了最大的争议,一些证券分析师认为邵逸夫的售价实在太高。从目前的市值计算,邵氏兄弟约为83亿港元,75%股权的市值只有62亿港元,即使以100亿港元叫价的溢价也已超过60%。

  但TVB的长期盈利状态以及各种资源优势仍然吸引着内地和海外的大量资本。香港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主导的黑石基金、凯雷基金等外资基金以及地产商新鸿基、华人置业等都曾是杨国强的有力竞争者,世茂集团的主席许荣茂也被指以私人身份参加竞购。但这些收购事件中的主角并未现身承认,TVB也尚未发布公告确认大股东易主的消息(截至7月15日)。刘銮雄、许荣茂、周亦卿、默多克这些巨富的名字不断被扯进来,因而这场“商界选秀活动”显得更加神秘莫测。

  惟一明确的是,杨国强是以个人名义参加竞购,而且叫价砝码不断上升,从100亿港元提升至110亿港元,又直接跳上125亿港元的高位,俨然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对杨国强而言,收购成功即意味着他能掌握香港乃至华人媒体世界的话语权,诱惑力十足。

  在杨国强资金短缺之时,顺德老乡、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最先站出来支持他。李公开表示,已向杨国强提供30亿港元的贷款支持。之后的借贷之路虽然颇多波折,但杨国强还是成功获得了花旗银行牵头财团的贷款,金额约70亿港元。

  6月25日,邵氏主席邵逸夫同意以“卖家融资”的方式向杨国强提供25亿元贷款,以弥补其剩余的融资缺口,这意味着杨国强不但可以用“分期付款”而非现金的形式获得TVB控股权,而且他已获得邵逸夫的初步认?可。

  但交易还没有最终达成,杨国强能否接盘变数尚存。7月14日,据港媒披露,一些中资银行退出了由花旗银行牵头的贷款包销。此前,贷款银团除了花旗、GE商务金融、渣打及三井住友几家外资银行外,中银香港、工银亚洲等中资银行据称也有意参与,但现在,银团是否还可以成功组成再添疑问。香港业界将中资银行的融资行为视为判断杨国强是否获得政府支持的一个风向标,TVB是目前香港最有影响力的广播机构,外界普遍相信,买家不仅要获得邵逸夫的认可,更一定要得到政府认可。

  另一种说法是杨国强只是这项庞大交易的一个“过桥”。香港一位资深电视人对《第一财经周刊》表示,真正接盘者隐身幕后,杨国强的背后一定还另有高人。早在2001年,“六叔”邵逸夫就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TVB股权倾向卖给大陆中方,而不考虑卖给台湾或外国财团,这为此次交易做出了暗示。

  按照香港《广播条例》,非香港居民不能持有免费电视台超过2%权益,除非得到广播电视管理局豁免及批准,而杨国强正是持有香港身份证的中方富豪,所有的条件似乎都能符合。

  以上消息人士透露,杨国强已经做好了前期的收购准备工作,甚至已初步邀请内地一位资深电视人担任TVB的职业经理人。

  传言指向这个人是阳光文化董事局主席吴征。《第一财经周刊》电话采访吴征,他不否认和杨国强是多年的好友,但目前他自己拥有红岩资本、阳光传媒等产业,“不太可能到香港接盘”。不过,吴征称,“我算得上是香港唯一打败过TVB的人。”—1998年,他在香港出任亚视(ATV)总裁,当年一手造就了亚视的收视率上升曲线。巧合的是,他与杨国强的交往也是从担任亚视总裁时开始的。

  TVB价值解密:什么吸引杨国强

    “在香港人心中,收看TVB的新闻才算是看新闻”。TVB是香港最大的电视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华语商营电视台。摩根士丹利7月份最新报告指出,TVB节目的环球收看人数高达2.5亿户,占全球华人户口约围绕这场交易,从售价到融资渠道,不断扯进新的富豪和所谓的神秘人物,一系列情节错综复杂,堪比任何一部无线制作的商战电视剧。

  虽然不少人对杨国强的收购价表示质疑,甚至担心他为了支付高额利息连成本都不保,可是杨国强却总在执着地向成功收购迈进。

  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林卓峰认为,125亿购入26%的TVB股权是桩“不错的买卖”。买家得到的是80多亿港元市值的邵氏兄弟控制权和200多亿港元市值的TVB的控制权,以及在清水湾的大幅地皮和全球数亿粤语观众的眼球。

  据投行的研究报告估计,邵氏旗下清水湾电视城片场用地在进行换地申请后,可发展成为92万平方米的住宅或商业发展项目,大福证券和巴黎银行曾分别给予这块地皮55亿和60亿港元的估值。2004年,时任邵氏兄弟物业拓展总监的陈伟文曾公开表示,该公司位于清水湾的用地已向城市规划委员会申请更改土地用途,初步计划兴建1000个豪宅单位。

  而至今那一块地未作他用。有分析指出包括杨国强在内的地产商收购邵氏股份的目的是觊觎其清水湾的这块地皮。但是凤凰卫视中文台副台长程鹤麟并不赞同这种看法。“如果要竞购香港土地,大可参加公开拍卖,何必花费巨资绕个大弯。”他说。

  在诸多的投行分析人士看来,TVB的价值在于其本身。在香港,电视台比报纸更有影响力,而免费电视台的覆盖面远远大于收费电视台,虽然这两年收费电视的覆盖情况已经接近50%。

  香港免费电视台有四个:分别是TVB的翡翠台(Jade)和明珠台(Pearl)、ATV的本港台(Home)和国际台(World),其中翡翠台和本港台用粤语对香港市民播放电视节目,而明珠台和国际台则全部制作和播放英文节目。

  由于语言的原因,香港绝大部分观众只喜欢看TVB的翡翠台和ATV的本港台。TVB2007年年报显示,全年翡翠台的收视率占到84%,明珠台占到79%。

  TVB(无线)与ATV(亚视)是对老冤家,它们之间的竞争犹如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但是邵逸夫担当董事局主席的几十年,TVB对ATV的优势一直是压倒性的。

  目前,TVB仍是香港最大的电视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华语商营电视台。摩根士丹利7月份最新报告指出,TVB节目的环球收看人数高达2.5亿户,占全球华人户口约60%。另外,TVB在港的观众占有率为70%,其在广东的收视率则为15%。

  TVB一位职员对《第一财经周刊》说,ATV晚间新闻从6点开始,而TVB的新闻则从6点半开始,只要TVB新闻时间一到,几乎所有的市民都会摁动手中的遥控器。“在香港人心中,收看TVB的新闻才算是看新闻。”

  在香港,TVB不仅是一家电视台。根据香港政府规定,TVB需要比其他电视台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有些内容是政府要求必须播报的,香港许多官方发起的大型活动也由TVB承办,而且广告长度也是有所限制的。

  没有谁在香港能比TVB更加星光璀璨,因为它同时是全球最大的演艺人经纪公司之一,拥有超过300名艺人,特别是对香港歌星接近垄断性的签约,使得TVB覆盖的华语地区收视率高达70%以上。

  说起TVB制作的电视剧,不仅被港人津津乐道,在整个岭南说粤语的人群中也几乎家喻户晓,甚至还 >>深深影响着内地其他地方以及东南亚地区。TVB简直就是一个明星的摇篮,张曼玉、李嘉欣等知名美女艺人,正是由于无线的港姐评选才让大众认识了她们。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黎明的“四大天王”称号也同样是TVB命名。

  TVB成立的四十年间,带动了整个香港传媒业的发展,让香港人懂得了什么是明星、广告、演唱会、综艺节目、电视剧等等一些亚洲的其他地方还不够普及的新鲜事物。一些知名的电视剧和朗朗上口的歌曲承载了一个时代的集体回忆。

  2003年,TVB电视城从清水湾搬到了坐落在香港九龙的将军澳工业邨,那里交通并不方便。一位梁姓40出头的的士司机告诉记者,他载过不少来自内地的年轻粉丝,专程前来一睹罗嘉良、佘诗曼、宣萱、欧阳震华等艺人的风采。

  明星的价值还体现在盈利能力上。林卓峰认为TVB仍是能够创造现金的优质资产。从基本面看,作为香港传媒老大,其主营业务近3年来保持稳定。“虽然很多香港人在感情上难以接受杨国强,对投资者来讲却不坏。”据林卓峰分析,TVB的现金流相当好,2008-2009年度预期市盈率约14-15倍,低于亚洲传媒同业。同时,摩根士丹利给予TVB“表现胜于大盘”的初始评级,目标价为59.1港元,也就是说,仍有超过现价30%以上的空间可以提升,因此建议“买入”。

  2007财年,TVB营业额超过43亿港元,利润为12.6亿港元。TVB几十年的历史上曾经几经沉浮,2004年更是经历大裁员,但2005年又重回上升轨迹。2005年, TVB集团的营业额上升9%至41.77亿港元, 2006年营业额超过42亿港元。

  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TVB的盈利能力也在稳步上升。可是,邵逸夫今年已经101岁,其夫人方逸华也已77岁高龄,本该颐养天年却找不到合适的接班人。几次传出的匆匆卖盘都与当时邵逸夫的身体情况有关。

  据采访过邵逸夫儿子的香港媒体人士黄丽裳介绍,邵逸夫与其子女感情一般。与发妻黄美珍所生的两儿两女从小是由在新加坡的哥哥邵仁枚照顾。1980年代,邵逸夫的“红颜知己”方逸华加入邵氏后,原本帮父亲打理业务的大儿子邵维铭与小儿子邵维钟退出了董事局,移居新加坡,他们不仅表示不再插手邵氏和TVB的事务,而且也都不愿再回到香港。

  豪门多恩怨,为了避免家族遗产纠纷而未雨绸缪,于有生之年安排好自己的财产也在情理之中。1996年年底,香港发生了轰动全港的“邓家事件”, 粤剧名伶邓永祥(新马仔)逝世,邓家因遗产纠纷闹得满城风 >>雨。1997年90岁的邵逸夫迎娶66岁的方逸华已是出于安排巨额遗产的考虑。

  方逸华开始打理TVB后,为站稳脚跟,大力培养“自己人”,这引起TVB高层的一些人事斗争。但是就在今年3月,六叔因病入院10多天,当中更传出病危消息,当时TVB阵脚大乱,方逸华破例向多位高层“派糖”(升职兼加薪)才控制住了局面。

 TVB的未来:两个大佬的交接

  一旦六叔撒手人寰,同样年事已高的六婶恐怕控制不住混乱的局面,邵逸夫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出售TVB,并将套现后的资产注入邵氏基金继续他的慈善事业,内地富豪杨国强也恰在此时走入他的视线。

  TVB+内地概念:未来的筹码

    杨国强若能如愿接班邵逸夫,将给TVB未来在内地市场的拓展带来无限想象空间。只是,缺失了精神领袖的TVB,还能延续之前的盛世吗?

  TVB未来的发展一直是邵逸夫的心病,他一直坚持要把股权卖给中方也正是出于TVB战略的考虑。

  这几年,越来越沉重的压力不仅来自于四面埋伏的竞争对手,更来自于口味日益挑剔且厌旧的观众。TVB非常清楚,内地犹如绩优股或者说钻石矿,现在进入才能在将来获得收益。香港浸会大学电视系卓伯棠教授表示:“中国内地市场一定是TVB未来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早在2001年,TVB已经与中央电视台签署协议,共同在香港组成合资公司,买卖和发行电视节目,并涉及到双方在海外市场的共建与售卖等领域。TVB持该公司60%的股权,余下的40%归央视驻港的全资子公司。2006年,其制作的10个电视节目进入最受内地观众欢迎的20大之列。而TVB如果参与中国内地电视台收入排行,可排名第三,仅次于中央电视台及上海文广(SMG)。

  目前TVB与中央电视台、湖南卫视以及深圳卫视等都有合作。其间最大的业务往来是电视剧的买卖。央视下属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是TVB剧的最大买家。

  2007年,香港回归10周年,正值TVB40周年台庆,这正好促成了TVB与内地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是年翡翠台破天荒地与中国内地广播机构携手合作。

  TVB与中国中央电视台合拍了60集长剧《岁月风云》,这套剧集群星云集,是翡翠台的香港回归10周年庆祝活动的一部分。该剧集于2007年6月在中央台首播,其后于湖南卫视重播。这是TVB电视剧集首次在中央台黄金时间播放。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节目代理暨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中心运营总监张林林透露,两家强势媒体的新合作将在今年下半年启动。其实,TVB一直希望再现1980-1990年代港剧全盛时期,而内地的新片场也能缓解人们对港剧场景单一的审美疲劳。

  TVB的综艺节目有了内地元素的加入也显得生机勃勃。翡翠台首次与湖南卫视携手合作制作的10集舞蹈比赛节目《舞动奇迹》,参赛者为香港和内地艺人,不仅拉近两地观众的距离,收视率也得以攀升。

  更重要的是,TVB一旦融入内资概念,以往的很多禁锢将有望解除。根据广电总局相关规定,引进剧集不能在黄金时间播出,而且各电视台每年引进剧集的数量、来源还有限定,合拍片却不受此限。浙江卫视副总监陈立波假设TVB最大股东易主内地,TVB剧将改“引”姓为“国”姓,这样可直接在晚8点的黄金档时间段安排播出。

  一直以来,TVB都在争取内地落地权,而目前只限于广东省。不过,在广东以外一些省份的三星级以上酒店,也能看得到TVB8频道。从2004年开始,一些境外电视获特许正式在广东落地,TVB、ATV、凤凰卫视、华娱卫视、星空卫视、澳亚卫视和MTV都享有同一待遇。在所有这些境外电视收视排行中,TVB一直稳居首位。

  “虽然TVB在广东地区的收视率颇高,但其广告都被当地电视台拦截,如果杨国强收购TVB后能改变这一状况,将增值不少。”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林卓峰表示。

  但是打开内地市场,在内地落地也并非易事,默多克旗下星空卫视的曲线落地被管理层叫停,凤凰卫视在内地也是有限落地。

  摩根士丹利认为,TVB只要提升其内地收视覆盖以此增加收入,内地业务将于2010年占其销售和营运利润的10%-20%。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智锋甚至觉得,随着内地内容和渠道渐渐开放,TVB大可以在主题公园、商业广告、娱乐表演、综艺和体育方面展现更大的作为。

  但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杨国强接手TVB,缺失了邵逸夫这一“精神领袖”,年过不惑的TVB将迎来新的拐点,这让深深刻着邵氏烙印的TVB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陆绍阳认为没有了邵逸夫的TVB再也不会重现当年的垄断时代。但他表示,收购能促使TVB朝电视以外的思路改革创新,以适应新媒体时代。

  “媒体不同于制鞋厂,并不是谁都能做好的,媒体的拥有者本人必须是个内行。” 在凤凰卫视中文台副台长程鹤麟看来,一家私人媒体,体现的一定是拥有者的个性甚至品味,因而这是个由拥有者“专权”的行业,完全放手给职业经理人一定做不好。在TVB,无论邵逸夫还是方逸华,都可算资深媒体人,他们是电视台的拥有者,同时也直接插手经营,事无巨细坚持过问,所以TVB能够做到所向披靡。

  亚视(ATV)多年来不敌TVB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高层的频繁更换。有人担心TVB会蹈亚视的覆辙。

  一位香港电视人评论说,TVB如果出售给杨国强,笑得最开心的当属竞争对手亚视高层,甚至还有人刻薄地说,“杨国强收购TVB简直是找死,而且还害了TVB。”

  但邵逸夫的身体状况已不允许他再像壮年时那样拓展TVB的疆土。TVB要保持盈利和高市场份额,则必须要开发新的增长点,内地的广阔市场无疑最具有诱惑力,几年来,邵逸夫一直在寻求合适的继任者。

  邵逸夫的聪明之处在于懂得取舍,懂得全身而退。正如李兆基所捅破的那样,TVB迟早都会卖,目前的情况下,似乎只有杨国强最符合六叔的心意。

  2007年11月19日,TVB40周年台庆依然星光璀璨,其时也正值邵逸夫百岁生日。邵逸夫在两位新任港姐的陪同下缓缓入场,在场的全体TVB员工起立向六叔致意,掌声久久不息,邵逸夫走到舞台中间,再一次亲自为TVB“亮灯”。百岁的邵逸夫与TVB的全体员工站到一起,晚会司仪郑裕玲和曾志伟同时欢快地说,“让镜头留下TVB的盛世一刻”。……然而,2008年的亮灯仪式却不知道会是谁站到群星的中央。

  “心在香港,盛世最强”,这是TVB40岁的生日寄语,也是邵逸夫对其继任者的厚望。那么,杨国强准备好了吗?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7012.html

更多阅读

GCT备考经验:两个月轻松通过考试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查分,结果大出意料之外,居然考了300多分,平时最多也就260分。我复习不超过两个月,而且并不是天天全精力复习,估计这种情况工作忙的同学都能了解,下面分享一些经验。首先,GCT考试确实不难,跟所有经验贴一样的,就是考基础

命理研究:两个戊癸合的八字

乾:壬戌癸卯戊申庚申1982年生出生地:山东3岁上运坤:丁卯癸卯戊午丁巳1987年生出生地:上海8岁上运这两个八字都是最近碰到的,对于戊癸合的研究有案例价值,故在此做个对比分析。戊癸合有两种基本形态:1、相合;2、合化。相合的内涵,从

激情漫画:两个铁匠完整版

1.10岁那年,姥姥家门口开了一家铁匠铺......2.铁匠铺是用铁皮搭建的,涂着蓝色油漆,在阳光下冉冉生辉。两个铁匠整日坐在门口,埋头敲打着铁器,和谁都不说话。大人们从不去理会他们,而且还告诉我们小孩也不许靠近,因此铁匠铺在我们眼里显

诺基亚微软:两个失意之王的最后一搏

  2月11日,英国伦敦,诺基亚首席执行官斯蒂芬·艾洛普(Stephen Elop)与微软首席执行官鲍尔默出席新闻发布会,宣布结盟。 (CFP/图)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黄金(1386.30,1.20,0.09%)萍   诺基亚、微软,两个曾经的王者,如今成了一对相互

声明:《TVB的未来:两个大佬的交接》为网友黯然销魂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