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微型企业创业补助 徐井宏:创新服务体系 助创业企业健康成长



      清华科技园执行主任、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徐井宏做客新浪,与广大网友深度交流了清华科技园四聚模式与钻石计划等话题。

  徐井宏简介:  

  中共党员,工学硕士,副研究员。1980年入清华大学学习,1988年参加工作。曾任清华大学团委副书记、校长办公室副主任、行政事务处处长、国家会计学院建设指挥部基建办主任、北京清华科技园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北京华清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等职。

  精彩观点:

  我们说推动一个区域创新,最核心的东西是能够把最好的人才聚集到一个区域。一切的事情都是人创造出来,所以有最好的人才才能创造出最好的事业。

  我们也倡导大家要把工作和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其实做创新也好,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好,经济发展也好,他的核心目的不仅仅是看到财富有多大的增长,他的最根本的目的,我个人觉得是应该让人类更加幸福,让每一个人更加幸福。其实我们在这样一个变革非常迅速的年代,很多人把这一点忘掉了,可能财富在不断积累,但是幸福的感觉在不断的下降。

  最好的人才才能创造出最好的事业

  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张晓楠:各位新浪网友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持人张晓楠。

  今天请到的嘉宾是清华科技园执行主任、启迪控股股份公司总裁徐井宏,徐总您好。

  徐井宏:大家好。

  主持人张晓楠:徐总,很多网友朋友包括大家都知道清华科技园,但是对清华科技园当初怎么发展起来,包括它现在发展得非常好,整个过程您先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徐井宏:科技园这三个字不知道你知不知道,在世界上有40多年历史,欧美国家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做科技园区。

  科技园区的主题目的是希望通过园区一系列活动能够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推向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之后曾经以两种形态,一种叫经济技术开发区,一种叫高新技术开发区,来推动整个产业的一些发展。但是对于技术创新或者技术转移,还需要一些新的形态来完成。这样的话,在上世纪的90年代中期,陆陆续续有一些大学开始兴办科技园。清华大学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在1993年,到现在已经是15年的历史了,提出建设清华科技园,1994年开始启动这件事。

  最初我们只是希望把它完成学校的两项使命,一个使命是把科技成果通过这样一个平台来把它推向社会,转化为生产力。另一个就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学自己做了一些科技企业,和校园的文化有很大冲突,我们希望通过一个科技园区把这些企业从校内移到校外,真正到市场中去竞争。

  15年发展下来,应该说我们做了很多探讨,做了很多开拓和不断创新,我们也去硅谷、剑桥学习他们科技园怎么做。所以,我们做了几年之后明确提出清华科技园的功能,我们叫三项功能,叫做创业企业孵化基地,创新人才的培育基地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基地。实质上我们一直是按照这三项功能来推动我们的事业,我们也提出清华科技园的使命,叫做搭台、铺路、架桥,搭建创新与创业的舞台,铺设机遇与成功的道路,架筑科技与经济的桥梁。简单来讲科技园这样一件事情,开发建设运营科技园,科技园的机构或者企业,它并不是这个园区的主角,这个园区的主角是入住到这个园区的高新技术企业。而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怎么来帮助这些高新技术企业能够更加快速、更加健康、更加持续的发展。

  主持人张晓楠:很多科技园可能都有类似的使命,比如说它可能都要帮助一些创新型的企业或者是技术的发展,清华科技园和其它这些园区比起来有什么它独特的地方?或者是它的优势?

  徐井宏:如果说它最独特的优势,有别于其它园区就是因为它背靠着清华大学,清华大学有100年的传统,有它强大的科学研究能力,也有大量的人才。所以,我们说推动一个区域创新,最核心的东西是能够把最好的人才聚集到一个区域。一切的事情都是人创造出来,所以有最好的人才才能创造出最好的事业。

  同时应该说15年来清华科技园在探索支持创新创业企业成长的方面以及在推动区域创新的文化和创新的氛围这样一些形成方面,应该说在我们国内还是走到了前面。清华科技园和很多我们国内称之为科技园区的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在一起始建设硬环境的同时,就把软环境的建设提到一个更重要的位置来推动。所以,我们在1999年就创建了我们的创业园,我们的孵化器,2000年推动技术资产经营,推动成果转化,然后到2001年我们开始创建我们的服务中心。所以,这些都是在房子还没有盖起来的时候,或者一部分房子盖出来,一部分房子还没盖出来的时候就全面推动。

  我们应该看到现在大量的所谓称之为科技园或者是称之为开发区的一些地方,主体就是房子和地,而它缺乏的就是这样一个全面的服务系统。所以如果说科技园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我个人觉得不是房子和地,不是这一片大家看着高楼大厦,而是真正的蕴含在整个这个园区里的一种文化,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一个能够真正帮助创新、创业企业成长的这样一些要素,在这里边发挥作用。

  主持人张晓楠:刚才您提了两个,一个是重要的服务体系,再一个就是文化。从服务体系上刚才您也提到因为它背靠着清华大学,全中国最知名的学府。另外一方面就是文化方面,您给我们介绍介绍清华科技园是什么样的文化概念?能够吸引、留住这些优秀的企业人。

  徐井宏:我们有两句口号,大家比较喜欢的。一句就叫“空间有形、梦想无限”。我们倡导梦想,倡导大家带着一种激情追求梦想,同时这个园区也形成了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等等这样一些氛围。我们说房子是有形的或者是一个区域是有形的,但是你在这样一个平台上追求你的梦想是无限的,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口号,很多同行都很欣赏这样一句口号。第二句口号叫“工作、生活、人生快乐之旅”。我们倡导大家去为了一个梦想去追求,同时我们也倡导大家要把工作和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其实做创新也好,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好,经济发展也好,他的核心目的不仅仅是看到财富有多大的增长,他的最根本的目的,我个人觉得是应该让人类更加幸福,让每一个人更加幸福。其实我们在这样一个变革非常迅速的年代,很多人把这一点忘掉了,可能财富在不断积累,但是幸福的感觉在不断的下降。

  这次金融危机也是为什么产生?就是人们对财富无限膨胀的追求、过度的追求,实际上忘记了生活的真正含义。所以,我们倡导我们要去追求创新,要去追求财富,要去不断地创造未来的世界,但同时我们不要忘记所有的这些目的是为了大家更好地生活,为了整个人类以及包括我们自己更加的幸福。

  主持人张晓楠:刚才您也提到金融危机了,我想问问这次的金融危机,因为它虽然从欧美产生,但是对中国也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对于我们这些园区的企业有没有一些影响?

  徐井宏:客观地讲没有影响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一个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也好,我们称之为经济危机也好,应该说它的影响还没有完全释放,我相信2009年整个世界都会更困难一些。但是我个人觉得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如果处理好,也可能对整个人类是一次福音。

  金融危机是怎么产生的?实际是把一些虚无的东西、无限膨胀的东西架筑在经济层面。我们说这一瓶水是1块钱,它的价值是1块钱,我没有那些经济学家那么懂,我只知道一个物品、一个产品的价格应该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现在我们用一个模型,把十瓶水组在一起变成一张纸,这张纸回归到水上变成10块钱,可是水是多少钱?还是1块钱。所以,这种虚无的东西造成了今天的危机。如果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把这些虚无的东西,不是实际价值的东西能够挤掉,我觉得有可能是件好事。这个世界太浮躁了,如果这次金融危机以后能够使人们从浮躁走回平和,从无限膨胀走回实事求是,我想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关键是我们怎么去度过,我个人觉得就是脚踏实地地行动就可以了。

  主持人张晓楠:刚才在介绍您的时候,您的头衔里面还有另外一个,就是“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总裁”。可能一些网友朋友对启迪控股不是特别了解,您也给我们介绍一下,它和清华科技园的关系是什么?

  徐井宏:启迪控股本来它的名字、原来的前身叫清华科技园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在2000年组建的一家股份公司来推动整个清华科技园的建设。清华大学为了使自己的企业和大学的品牌能够有所分离,推动自己企业更加走向市场化,所以在2003年的时候做了一个决定,就把所有清华的企业,把“清华”两个字的冠名去掉。您现在会看到清华同方、清华紫光,现在都没有“清华”两个字,叫同方股份、紫光股份,启迪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从清华科技园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我们起了一个名字叫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其实质就是清华科技园的建设者和运营者,也不仅是北京这一个园区,我们在全国还做了其它很多辐射分园,我们在长三角、珠三角、西北、东北、华南等各个地区都有我们的辐射园区,启迪的核心使命就是推动整个园区全面的发展。

  主持人张晓楠:我看到从今年年初开始清华科技园启用了新的标识,实现战略升级,因为开始以品牌来运作,这样的一个举措对于启迪公司来说是意味着什么样的发展前景?

  徐井宏:科技园确切地讲不是一个行业,是一个平台,是一个载体,是一个事物的形态,本身不是一个行业。如果从企业运转来讲,我们讲建筑业、材料业、消费品业,科技园不是一个行业,它里边蕴含着园区的开发,比如盖房子、征地,把它建起来,建造这样的物理空间。同时如果只是盖房子就不叫科技园了,只是一个园。科技意味着什么?它的核心使命是两个,一个是推动区域创新的不断发展,它要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产生它的作用,带动起整个区域不断走向一个新的形态。它另一个使命就是帮助科技型企业更好、更快地成长。这些靠什么?这些靠把所有对这个区域发展,对企业的成长有作用、能够促进它们更好发展的这样的资源能够整合在一个园区里,然后通过服务来把它嫁接起来。而我们作为园区开发运营为主要业务的这样一个企业,主体能做的或者最重要的不是把房子盖起来,而是盖起来之后形成它真正的内涵。所以,我们原来Q形标志表明一个地域,现在是TusPark,更注重中间的S,T我们认为是“technology”,U是“University”或者是其它和技术发展有关的一些要素。我们用S把前面的要素和后面的park结合起来,通过服务,S我们认为是Service,用服务嫁接起创新要素和园区之间的桥梁,推动园区更好的发展。也意味着我们不仅仅要建设一个园区,而是希望我们能够推动中国整个现代服务业德兴城。我们现在讲创新,中国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把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我们国家的一个重要战略,但创新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个两各企业的发展就能代表一个创新,更不是一项两项技术我们走道世界前沿,这个国家就成为创新型国家或者是一个区域就成为了创新型城市,它也是需要整个一套文化、一种环境、一种精神。我们最缺乏的不是某一个单个企业或者某一个单个技术,而是整个国家创新的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体系。

  中国创业者是全能运动员

  徐井宏:所以,我们希望基于我们十几年的经验和其它有志于推动创新的机构一起,能够带动起中国一个现代服务业,这个现代服务业就是为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健康成长提供它所应有的各种各样服务。

  我曾经讲过中国的创业者是最难的,因为中国的创业者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条件下,需要是一个全能运动员,需要他所有方面都是最强。他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资源管理,还要懂市场,甚至还要懂公关,还要懂人力资源等等等等。我们也去一些发达国家,看了很多他们的园区,实际上并不要求一个创业者本身就具有全部的才能,他是需要有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来补充这个创业者所缺乏的一切。所以,我们看到发达国家的创业者更多是专才,是在某一方面或者是他的思维,或者是他的一个发明,或者是他对市场的一个超前的判断就可以了,其它整个社会服务体系非常健全,他缺人才就会有人力资源公司为他服务,他缺技术的进一步深化,就会有中介服务公司帮助他连接起他和大学或者是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关系,他缺市场的推广,就会有专门帮助他推广市场的服务机构。而中国现在整个服务行业,我觉得还刚刚起步,如果能够通过这样一些推动,能够带动起针对高新技术的现代服务业的整个形成和发展,我想我们离真正的建设成创新型国家就不远了。因为中国人其实非常聪明。

  主持人张晓楠:刚刚您提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其实从这次金融危机中我们也看到,因为很多制造行业可能生产的产品不是有特别高的技术含量,相对来说如果成本高,替代性就会很强。而如果你有很多的技术含量或者是中国创造你的核心竞争力可能也会随之提高。您也提到了相对来说创新型新的中国的服务性行业、国家的整个趋势。能不能具体给我们聊一聊清华科技园在整个实现您刚才说的现代服务业的进程中具体做了一些什么?

  徐井宏:我们首先归纳了我们自己称之为创新服务体系,这套创新服务体系的含义简单来讲就是像一个企业,我们在一个普通的大厦里,进入大厦你得到的仅仅是一种空间,或者是围绕着这个空间的物业服务。但是进入清华科技园的企业得到的不仅仅是这些,他在人力资源层面,在技术发展层面,在投融资层面,在品牌的建设层面,在各个层面都可以得到我们相关的服务。所以,我们创建了一套体系,这套体系我们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以及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又做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这是基于15年的经验所形成。因为15年来在清华科技园生生死死成长起来的、死掉的、发展壮大的各种企业已经上千间,我们从这些企业身上总结了很多它们需求的东西,我们把这些资源又从政、产、学、研、金、介6方面的要素,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以及政策的充分利用,产就是生产、产业本身的发展,学就是大学,以及其他性质的资源,研是研究院所、研究机构。后边金就是金融和投资业,对整个产业发展的介入。到最后是介,中介服务体系在这里形成。不光是启迪控股自己在推动这件事,我们也和很多风险投资公司、财务咨询公司、法律咨询公司以及品牌建设等各个方面,联合成一个系统的服务体系,针对企业的不同需要,我们来对企业进行引导和提供。

  主持人张晓楠:刚才您说到了整个15年的发展过程中,这些企业也是生生死死,我比较关心这些死了的。因为我想当时可能他们进来的时候,可能你们会有一些标准,对他们有些帮助。这些相对来说做得不是特别好,这里边的教训是什么?

  徐井宏:不同的企业好像没有很共性的东西,当然学者可以在里边找很多很多共性,我觉得任何一个企业的生与死,在这里边个性化的东西也起相当大的作用,多方面的因素,很难总结成一个原因。

  应该说近几年在清华科技园衰落和死掉的企业越来越少,因为我们更多的了解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有的企业原来发展挺好,由于无限膨胀,对它整个发展的判断远远地脱离了现实,所以造成它的资金链的断裂,造成企业发展面临巨大的困难,一泻千里。有的是团队的问题,年轻人、合作者能够共苦不能同甘,这也是我们一直希望告诉很多年轻人、很多企业家要特别注意的事情。当他们一起克服那些千难万险的时候,他们还是很有劲、很能团结。一旦企业有了曙光,合作反而变得更难,反而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观点。如果这些观点不能够解决,这些矛盾不能够解决,就会变成巨大的冲突,这也会是一个原因。我们针对不同的企业,我们觉得它发展到那个时候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会在这个之前就帮助他们去解决掉。

  主持人张晓楠:可能企业发展的阶段,尤其会有更多利益分配的问题。

  徐井宏:近几年在清华科技园的创业型企业成长越来越好,成活率也越来越高。

  主持人张晓楠:我查了一些资料,有一个叫“钻石计划”,我看到这个钻石计划说得很详细,比如说在五年的时间里边要整合内外部的资源,你们通过钻石计划入选的20家拥有核心技术和拥有高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予以重点扶持,最终培育成三到五家世界一流的技术和行业领先单位,现在目前这个钻石计划发展到什么样的阶段,给我们介绍一下?

  徐井宏:钻石计划是2006年、两年以前,大概是在年底的时候提出来,真正启动到现在只有两年时间。当时核心主体的想法,能够在园区里这么多好的企业、这么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中间能够再筛选出更有发展前途的,确切地讲中国的企业现在真正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还是凤毛麟角。我们知道即使像联想这样的企业,如果在世界真正那些大的跨国公司面前,还并不算很强。所以,中国的企业国际化程度实质是非常弱的,我们希望中国在未来的某些时候,不见得是我们三五年就能做到的事情,但是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把筛选出这样的企业能够给予更大的支持,不仅仅是我们自身的支持,而是我们连接整个社会的各种要素、各种资源来支持它成长,希望某一天能够把它培养成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真正称得上跨国公司的这样的企业。

  主持人张晓楠:这个其实也是我一直以来想问的,比如徐总我问问您,很多人也在探讨,比如中国也有一些走出去的企业,像刚才您提到的,包括之前的海尔,但事实上真正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还是少数,您觉得因素主要是什么?比如很多人也会举到其它国家的例子,比如会举到韩国的这些企业,好像它的国际化程度比中国要高,但事实上从综合国力和发展上来说,中国显然要比韩国快也大很多。您觉得中国企业走出去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徐井宏:可能还是我们和国际的,尤其是商界文化的融合。中国有自己很强的传统文化,我们做很多事情实际上是按照我们的思路和我们的想法去进行,离国际上有很大距离。包括最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我们只能跟在后面走,实际上到目前为止中国人还没有创造出在企业发展中的模式性的东西,虽然这次金融危机说华尔街模式是一次灾难,但是起码它创造了这样的模式,那个模式在相当一段时间曾经辉煌过。我们更多的现在还在学习阶段,尤其是我们的第一批企业家,实际是中国最早的一批企业家,基本上是本土产生,它对整个世界的了解和认识,虽然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也看到很多东西,包括我们这样年龄的人在内,其实还是了解的并不是那么深、那么透。

  当然随着近期大量的留学人员归国创业,留学人创办企业,从一开始在我们园区也是这样,他就在完全按照一种国际的模式推动,我觉得会有希望。当然也有中国环境和他所希望推动的国际理念和他之间的连接问题。所以,更多的还是人的国际化,首先是人的国际化,然后才有国际化的人,才能创造出国际化的企业,才能领导出国际化的企业。如果说最大的原因是什么,就是我们人的国际化还不具备,还很差。

  主持人张晓楠:刚才我们提到了中国,您也讲到希望通过钻石计划把人培养出去、走出去。刚才也提到留学归国人员,他们回到国内,有没有这方面的数据统计,比如现在回国创业的人员比例和之前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徐井宏:现在清华科技园孵化器里大概200间企业,指的是创业型企业。其中60%是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我们1999年刚做孵化器的时候,当时到2000年,大概30多家的时候,只有一两家是留学人员回来创造的,其它都是本土的学生、工作了的年轻人回来创业或者教师,现在的比例已经超过50%,至少我这个园区是这样。

 重庆微型企业创业补助 徐井宏:创新服务体系 助创业企业健康成长

  应该说随着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不仅仅是留学人员,可能逐步的在未来会有外国人到中国来创业,那个时候国际化就是随着一个国家的国际化程度越强,随着一个城市的国际化程度越强,这个地方就是一个国际化的地方。我们现在老说国际化国际化,其实北京就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现在和几十年前比,满大街都可以看到很多不是黄色的面孔,可以看到很多外国面孔,在我们园区里大量的企业聘外国的专家、管理人员,共同在出现,剩下的就是一个时间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中国整个产业结构和模式的进一步提升,我们就会越来越好。

  创业最重要的不是选择哪里 而是真正看清自己

  主持人张晓楠:刚才提到了人,一个是我们自己本土人的国际化,另外还有很多优秀的出去读书的人,包括本身就是国外的这些人来中国,提到人的项目,问问您关于钱的事。他要做企业发展,无论是创业还是有核心的技术,可能需要资金去发展,在现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现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科技园在帮助他们去跟金融机构或者是其它机构融这个钱、融这个资,或者给他们提供其它创业基金方面,有没有一些困难?或者说有没有一些比较好的体会?怎么样能够有足够的资金帮助他们发展?

  徐井宏:困难肯定是有的,中国的整个金融体系还需要不断的提升,我们好多是行政命令,或者是一个死框条来限制我们银行业的发展,好多并不是符合整个企业成长的时机。

  清华科技园应该说投融资服务,从我们建设的服务体系一起始就作为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来推动它的发展和建设。我们除了引进了大量金融机构进入我们园区以外,我们也吸引了大批的风险投资这样的企业,有的住进了我们园区,有的和我们保持密切的联系。同时我们启迪控股自身也建立了我们的风险投资资金,我们和中关村管委会、海淀区一些政府机构共同组建了我们的基金,来帮助企业成长。

  在现在这种情况下,从我们整个国家金融体系面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应该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尽管国家讲政策的时候要放开、要加大,但是一旦进入操作这样一个过程,其实是同样跟过去一样的难,好在现在我也听说,国家一些区域比如北京市,比如海淀区,也在想一些办法,昨天我和海淀区的一个领导,清华科技园可能会跟海淀区发起一个“中小企业贷款基金”,有这样一个东西,我们希望通过一些体制的变化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

  主持人张晓楠: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重大举措。

  我看到有启迪服务网,设立启迪服务网相对来说对于这些创业企业的帮助主要是怎么考虑的?

  徐井宏:因为从一个园区来讲,清华科技园十几年所积累的经验,它应该有很多是可以不仅仅为清华科技园的企业服务,也可以为整个社会的企业服务。所以,不仅仅是园区里400多个企业能够受益,我也希望这些经验、这些资源、这些要素积累的所有这一切能够为整个我们国家的创业型科技企业服务。所以,希望通过一个网络的模式来推动这项工作。实际上还是刚刚起步,我们把过去所形成的所有这些资源集中到这个网上,刚刚起步,我希望未来若干年这张网能够成为中国创业者的一个家,能够成为中国所有致力于推动创新机构的一个载体、一个合作者,也能成为很多企业在它过程中解决它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各种矛盾的一个点。

  主持人张晓楠:真正成为大家交流的一个平台。

  徐井宏:不只是交流,交流只是它的一部分,应该是对任何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个网上是可以解决的,能够找到相关的解决方案。因为网上的资源不仅仅是我们自己,也有其它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机构共同发挥作用。比如他缺某一项技术,可以设在这个网上,立刻会有我们的技术专家、顾问团或者是其它的连接我们的科研机构,能够把这个问题帮助他解决。比如缺的任何一个事情,应该是在这个里边都可以实现梦想。我们已经开通了,但是完善还需要很多年。

  主持人张晓楠:做这个网纯粹是一个理想和梦想的载体?还是它也会有实际比方说我需要获取信息,我是需要付费还是这些资源、信息都是免费的。

  徐井宏:未来这个网一定是市场化的,因为不市场化的事情是不可以持续的,也许政府可以做,但是对于一个民间机构,致力于推动这样一个企业来讲,一定要走向市场化。但是到它实现市场化的那一天,它的价值应该是远远高于所收的价格。所以,关键是他能不能做出对你的客户所需求的那些事情。所以,对一个企业来讲最核心的东西就是你的价值能够创造到什么程度,是你给别人做的事情,要高于你所获得的回报的时候,这时你才越来越有价值。

  主持人张晓楠:这实际到我们刚才说的企业的文化包括企业的价值观,您个人比方说您生活中作为您自身对社会、对自身的价值观和这个企业是怎么结合的?给我们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因为我听您讲,您刚才提到的像空间有限、梦想无限,让大家有梦想,这样的东西非常吸引更多有梦想的年轻人来到科技园。

  徐井宏:实际上我个人一直追求做一个很普普通通的只要有一点价值的人就可以了。好多人都不太相信,我说我可能从小就胸无大志,我只是觉得在任何时候你有任何一件事的时候,你把它做到最好、最极致,踏踏实实地去走就可以了。因为一个人的成长也好,一个企业的成长也好,它都取决于两个要素,一个是内因,就是你的素质、你的能力、你的价值。一个是外因,是机遇,是外界给不给你这样的条件。机遇是我们可遇不可求的,人自己能做的是什么呢?就是不断地提升你的素质。怎么来提升素质?靠学习,靠感悟,靠思索。一个企业也是这样,企业真正能做到的,我一直和我的同仁们讲,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你能抓住机遇是因为前边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所以,如果说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结合,我们自己企业文化是三句话,跟同仁们一起梳理起来叫心存感激、脚踏实地、眼望未来。我们心存感激指的是情感,一个人也好,一个企业也好,你所经历的一切,世界已经给予你的一切,你是用一个什么样的情感对待它,你是自怨自艾、怨天尤人,还是感激这个世界赋予你的一切,指的是你对过去昨天所经历的一切。脚踏实地指的是今天是行动,行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行动才能创造价值,而行动是靠你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迈出来,任何一件事都要把它踏踏实实做好。眼望未来是指理想、明天,我们要带着对未来的一种梦想,未来创造一种更美好的世界去指导我们今天的行动,我们就会做得更好。

  主持人张晓楠:刚才我们也谈了清华科技园的过去和现在,在今年12月1号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还成立了启迪研究院。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很多人觉得这之前是一个园区,现在有这样一个研究院,这个研究院为什么想成立,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徐井宏:实质上在今年以前我们一直是在从不同的角度推动着两个使命:区域创新和为企业服务。现在我们越来越觉得,虽然我们做的还过得去,我们在整个世界的科技园领域,在某些方面一直在领先,但是我们觉得还需要更加系统、更加完善地去推进。一方面实际的工作要很好地推进,一方面要进一步地把这些系统化和理论化,用理论来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同时我们希望能够连接更多社会的创新要素和资源,来共同推动这项可以说是造福后代对整个民族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件事情,所以在今年改变我们机构的时候,创建了我们这个研究院。研究院的核心目的是希望能够在区域创新理论和对企业的创新服务体系方面能够真正地形成一套完善的体系和理论。

  主持人张晓楠:我们觉得理论可能指导实践作用很重要,研究院的人员构成主要是什么样的一些人构成的?

  徐井宏:他的工作人员主体是由我们清华科技园的同事们来组成,但是未来整个它的研究体系我们将连接社会在创新领域有价值的各种要素。

  主持人张晓楠:不光是研究你们自己园区里的元素。

  徐井宏:对,比如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一些知名的学者、中国科学院,我们都希望能够请到一些人和我们共同研究,甚至包括国家有些推动创新这样的机构,比如科技部火炬中心、中关村管委会等等,包括一些企业家,我们希望请一些企业家共同和我们把这件事情做好。

  主持人张晓楠:还是连接的桥梁和纽带,把这些资源整合在一起,真正能够做创新的研究。

  徐井宏:对。

  主持人张晓楠:现在比方说看我们这个节目的一些网友朋友们正好是想创业的人,或者是他自己也有一些技术、有一些想法,他自己现在也在考虑,您最后帮我们总结一下,他应该去选择清华科技园或者是他在选择自己落在哪儿的时候考虑的一些要素,应该考虑一些什么?帮我们最后总结一下。

  徐井宏:对于创业者来讲,我觉得他最重要的首先不是选择哪里,而是真正看清自己。看清自己所做的这样一个事情,适合于在哪样一个区域来发展,或者他做的这项事情需要什么样外界的条件来结合他的内因的这些元素,来共同成长。所以,选择不选择清华科技园我觉得并不是特别重要的一件事,但是如果有志于去做创新创业的事情,和清华科技园、启迪控股做朋友,一定会对他有帮助。

  主持人张晓楠:我对您说的这句话特别有感触,您首先得知道自己适合什么,然后再去选择。

  徐井宏:征服一个世界或者是战胜一个外部并不是很难的事情,但是真正了解和战胜自己才是最难的。我去年在一个中学,连中学生现在都在想创业,创业这个词可见已经成了一个很时髦的事情,但时髦不是去追求的,而是去创造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创业,也并不是所有人的成长轨迹都会和另一个成功者的成长轨迹是一样,重要的是你要了解自己。

  主持人张晓楠:人最大的敌人有的时候其实就是自己。非常感谢徐总今天给我们做的精彩聊天,也感谢网友朋友们的收看,我们今天的《财经会客厅》就到这儿,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徐井宏:谢谢大家。

  主持人张晓楠:谢谢徐总。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7213.html

更多阅读

浅谈我国小微型企业生存问题 我的世界生存战争问题

浅谈我国小微型企业生存问题黎友焕戚志敏发表在《中小企业投融资》2012年第6期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微型企业的生存状态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但近年来,受欧美市场萎缩、劳动力成本上升、融资困难等因素

xtoolscrm XTools首推企业维生素理念助力企业健康成长

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如何确保企业在资金充足、物流顺畅、客源丰富的情况下,让企业健康的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活力,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商业领域中率先拨得头筹?为实现企业管理者的的这种美好愿景,6月10日,XTools通过互联网在线会议的形式,

徐毛毛:在不断的创新中提升企业品牌

徐毛毛:谢谢主持人,也感谢论坛给予北京银行这次跟大家交流的机会。北京银行是一个比较年轻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我们到目前成立13年,我们今天也是参加21世纪经济报道和Interbrand品牌的评选,我们参加的是中小企业的品牌,我们这个品牌叫做“

李彦宏:创新的目的是满足用户的需求

      8月18日,全国各地的著名民营科技企业家聚集北京,庆祝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成立二十周年。新浪财经独家报道本次盛会。以下为百度网络有限公司的总裁李彦宏演讲。   李彦宏: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来这里跟大家进行交流,我刚

声明:《重庆微型企业创业补助 徐井宏:创新服务体系 助创业企业健康成长》为网友能野能浪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