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营销中国突围:借鉴国外市场经验(二)



  中国动漫:产业畸形但前景无限

  面对日本、美国的成熟和韩国的崛起,中国动漫产业究竟何去何从?通常一个动画片的产生,都是先有漫画书,让读者产生期待感,进而制作成动画片,在动画片制作过程中,相关的广告植入、衍生品开发、品牌授权也同时展开,这些都将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链条。反观中国动漫行业,呈现的却是一个畸形的现状。在20世纪60、70年代,年轻人热衷于画本(连环画),那些优秀的作品和鲜活的人物曾经影响了几代人。而当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将连环画制作成动画片的时候,广播与电视的迅速普及,让人们逐渐对连环画失去了热情,紧接着大批国外优秀的动画片涌入中国,从铁臂阿童木到灌篮高手,人们如数家珍般可以将国外的动画片一一列举。而当时国内原创的优秀动画片却屈指可数,甚至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即便创作了一些优秀的动画片,也没有想到过动漫所蕴涵的营销模式和产业先机,往往都是雁渡寒潭一般,播出一段时间便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近些年来,国家大力扶持原创动漫,中国的动漫企业也逐渐意识到作品与产业的结合,以及动漫整合营销的思路,当整个行业逐渐改变了这种畸形状态步入良性轨道的时候,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将有无限的开拓空间。

  而要想成功,首先需要动漫行业重新梳理营销思路,走出误区。

  误区1:脱离市场的动漫作品

 动漫营销中国突围:借鉴国外市场经验(二)

  我们之所以对很多动漫人物如此钟情,是因为这些人物可以教会我们很多处事方法,并且故事深入人心。而中国的动漫作品,与国外的作品相比,在创意方面非常缺乏,很多作品脱离生活,内容幼稚,人物不够鲜活。换句话说,中国动漫没有大师。

  所以我们要对中国动漫重新定位,形成中国的动漫理念,让动漫成为主流文化,而现在的动漫还游离于现实生活,还在走儿童动画的路线,而不是走现实生活或是未来生活路线,作品都是儿童化的视角。

  动漫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通过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形成就业和消费市场,重点在知识产权。所以文化创意产业必须要有附加值在里面,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花钱消费。而且任何的动漫产品在创作中首先要考虑市场,因为动漫产业不是艺术品,特棒、特好看、特有市场的动漫作品才能用于营销。要有人花钱愿意看,才有产业开发价值。所以在创作中,首先要考虑赢利点,是卖片子还是衍生品?动漫行业应该靠什么赚钱,这是整个行业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误区2:按图索骥的中国式品牌授权

  迪士尼的巨大成功,成为全球动漫企业标榜的对象。中国很多动漫公司纷纷效仿迪士尼的经营模式。动漫内容生产企业在成立初期,一般会考虑两个方面的经营思路,一是动漫产品的生产,然后在产品成功的基础上推出一系列授权和衍生,这条战线比较长,在国内的风险很大,可能品牌还没有培养出来,企业已经支持不下去了。另一个途径就是授权,或者代理国外卡通品牌的授权,或者设计一个卡通形象然后授权。但是,在卡通品牌没有足够知名度的时候,甚至还没有将卡通形象建设为卡通品牌的情况下,就去进行形象授权,无异于守株待兔。完全效仿国外营销模式,而不考虑作品是否被受众接受,这种舶来的品牌授权,让很多动漫公司陷入了一个急功近利的怪圈。而实际上,中国首先需要的是一部足以深入人心的动漫作品,并将其经营为一个品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7750.html

更多阅读

中国合伙人商务谈判 中国式商务谈判(二)

由欧美等西方国家开创的商务谈判理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活动频繁发生,传入中国以后,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西方理论不中国,而中国理论没架构。其实,并不是西方理论出了问题,而是在面对中国特殊的经济人文环境时,需要加以变通,需要加以改

企业三大法宝 动漫营销——企业商战法宝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PCEM网络整合营销研究中心专家  秦超企业在营销活动中,为了拥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需要使用一种全新的动漫营销模式。动漫营销是指企业的产品将动漫形象作为企业营销载体的营销。动漫作品的独特表现形式更能体现企

声明:《动漫营销中国突围:借鉴国外市场经验(二)》为网友目送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