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下半年重点盯买卖兼并项目



  华兴资本创始人兼CEO包凡上周末做客新浪《VC人生》栏目,就撮合51.COM与巨人合作,华兴资本业务现状、服务客户法则,以及新兴投行市场未来走向等话题展开探讨。

  上半年,华兴资本做了12个项目,这基本符合包凡的预期。下半年,他认为市场环境在恶化,项目压力在逐渐增加。华兴资本下半年将继续加大力度拓展传统行业客户,并重点关注买卖兼并项目。

  包凡透露,华兴资本目前已具备IPO实力,但过早IPO会影响投行的发展,因此该公司目前未有IPO计划。他预计华兴资本将是职业生涯的终点站,自己在功成身退后希望多一点时间去陪家人。

  嘉宾简历:

  包凡,华兴资本创始人与CEO。在2004年创建华兴资本之前,他曾是国内IT服务和软件公司亚信集团首席战略官。加入亚信集团之前,他在长达七年的投资银行家生涯里先后服务于摩根士丹利和瑞士信贷,曾领导迄今为止中国最大IPO项目之一中国联通56亿美元的海外上市。

  包凡也是一名活跃的天使投资人,投资了一系列创业型企业,包括掌上灵通、中星微电子、千橡互动等。他拥有挪威管理学院理学硕士学位和上海复旦大学理学学士学位。

  精彩观点:

  - 一个专业的投行要热爱自己工作,要有主动挖掘机会的能力,要善于沟通,更要有团队精神。而一个顶尖的投行还必须具备的素质是,他必须要对一个行业的环境与产品都有深刻理解。还必须有充分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能一针见血地为客户创造价值。

  - 史玉柱是中国最成功的创业者之一,对庞升东来说是找到了一个良师益友。马云也是非常优秀的创业者之一,他和庞之间也可以交成良师益友的关系,这两个都是非常好的合作伙伴。在这两个优秀合作伙伴当中做一个选择,对51.COM来说是一种奢侈。

  - 我们项目做成功以后,收取一些服务费。华兴跟别人不一样的是,项目没有成功之前,不会收取客户任何费用。这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对这项目有信心,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真正与客户捆绑在一起。

  为51.COM创造很奢侈的机会

  主持人马全智:从华友猫扑,到华友光线再到巨人与51,包总您主导了很多受IT圈关注的合作,特别是51.COM跟巨人这个案子,您怎么评价双方的合作?

  包凡:这是一个相当完美的合作,对51来说他们不光获取了一个投资,更主要找到了巨人这样的战略合作者,对51自己未来的在营运模式上肯定有很大的帮助,再加上史玉柱是中国最成功的创业者之一,对庞升东来说也是找到一个很好的良师益友。对巨人来说,51巨大的用户群肯定也为他们未来的用户带来很好的基础,而且我相信在51用户和巨人游戏用户之间以后会有很好的互补。

  主持人:当初51跟阿里巴巴那边有过洽谈,据说也是你牵线的,两种合作结果你都会满意么?

  包凡:阿里巴巴跟51也是很好的合作,对阿里巴巴来说,其实对社区是相当看重的,对他们做电子商务的来说,社区是人与人沟通的一种基础,而信任和了解是做电子商务很重要的基础,阿里巴巴看重51的价值如此。马云也是非常优秀的创业者之一,他和庞之间也可以交成良师益友的关系,总的来说我觉得这两个应该是相当好的合作伙伴。在这件事情上面,在这两个优秀合作伙伴当中做一个选择,对51来说是一种奢侈。

  主持人:站在公司的角度,他们和巨人的合作更符合华兴资本的利益?

  包凡:没有,我们在这里面持一个中立的,巨人、阿里巴巴都与我们有很好的合作关系,最终让51与他们的投资者做到底是跟谁合作的决定,这里面因素很多的。比如,史玉柱和马云也是很好的朋友,正如史玉柱所说的,马云拱手相让了。

  主持人:假设51跟阿里巴巴合作,涉及到社交网络和电子商务的结合,这种模式产生的效果会不会有点慢?

  包凡:对。对51来说,短期来说巨人的合作可以给他带来比较好的回报,跟电子商务的结合,可能在短期不一定有很大的影响。

  市场环境影响投行项目进展

  主持人:很多朋友对新兴投资银行这领域不是特别熟,请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成功服务一个项目,一般需要经过哪些环节?

  包凡:我们所做的业务大致上分成两块,一块是私募融资,一块是买卖兼并。私募融资这一块大致上说,我们首先去考察一个企业,当我们决定这个企业值得合作的时候,我们会跟企业开始一块儿商量整个策略,前期主要准备融资,决定融资的策略,这个包括到底用什么方式融资,找什么人谈,以什么样的方式,前期为这个融资做很多准备,包括材料上准备的工作。接下来我们要有路演,接下来还有一个投资意向书,我们会跟投资者进行下一步的调查,最后就是交易的过程。这个过程大部分的时间,我们做的最快的项目一个月就做完了,时间比较久的是一年才完成这个案子,所以差距非常大。

  买卖兼并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卖方,一类是买方,卖方的流程实际上跟私募融资挺接近的,而买方这个就不太一样,尤其是国外和国内的上市公司找到我们,前期我们花一段时间给他们做市场的调研,研究他们的需求,哪一个企业这样做合适,下一步可能代表公司去跟企业接触,签订收购意向书这么一个阶段,过了这个阶段以后,那个流程就差不多了。

  主持人:私募融资这块,你们是主动考察项目多,还是别人找上来的多?

  包凡:一半一半。

  主持人:你刚说做成一个私募融资的案子,快的一个月,慢的一年,是什么因素影响着时间的长短?

  包凡:很大程度上,最主要影响这个时间的还是在于这个公司本身,如果是一个相当优秀的企业会比较好,如果公司本身处于一个对投资市场不太了解,或者说公司发展状况相对来说和他想拿到的东西之间本身有一个比较大的差距,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做他想能够实现到的条件。当然,这还跟市场的环境还是有关系,市场环境越好时间越短。去年我们做的案子,平均时间差不多3到4个月左右,今年已经延伸到5到6个月左右。我们平均项目质量并没有很大的变化,这时间很大程度是受市场变化影响。

  主持人:VC一般会有一套投资法则,你们新兴投行服务客户是否也有一套挑选客户的法则,你们看重他们哪些素质?

  包凡:我们挑选企业的标准跟投资者挑选的标准其实差别并不太大,毕竟我们还是说,希望我们的投资者能够来投资这个企业,所以必须带着买家的眼光来看。除了基本的方面以外,我们很重要考虑的一点,也是这个企业家跟我们在一起,是不是大家能够趣味相投,大家是不是能够结交成长远伙伴。如果是这个生意就是一笔生意,而不是跟这个团队和这个企业交成合作伙伴,那对我们来说就意义不大。

  主持人:华兴资本做项目的时候,是不是会花很多时间在与合作伙伴培养与维护关系上面?

  包凡:我们华兴做事的风格跟一些合作的,跟我们合作的公司,前期我们会花比较多的时间做调研,了解是不是要和这个公司合作,我们相信还是说愿意跟一些知根知底的朋友合作,我觉得这样的话大家合作的风险比较小。再一方面,大家合作的基础也会比较扎实。比如51这个案子,其实我跟庞升东交朋友也交了两年,应该说我们交朋友到现在两年的时间,从对公司的了解,对个人的了解,我们前期都花了很多的工作,本身51融资的这个案子相对来说时间还是比较紧凑,我们是去年年底开始跟他谈这件事情,正式启动做这个事情是春节以后,也就3到4个月的时间,所以这个本身时间还是比较紧凑的。

  主持人:我发现华兴资本撮合的案子中,有很多是客户之间的合作,这是巧合还是行业惯例?

  包凡:我们喜欢撮合客户之间的合作,实际上在我们客户之间的一种推动与互动,随着华兴在行业里面地位越来越高,人脉关系的越来越好,这种情况会更多。必须要能够在一个高的层次跟这些人沟通,很大程度上就显示出我们的优势,我们在行业里面做得的确比较深。

  下半年重点盯买卖兼并项目

  主持人:华兴上半年做了12个项目,这成绩你满意么?你们下半年有什么计划?

  包凡:上半年成绩跟我们预计相吻合。相对上半年这么一个逐渐严峻的环境,我们对上半年的业绩还是相当满意的。但是,上半年的业绩并不代表下半年的情况,我们觉得整个这个环境实际上是越来越恶劣,所以我们认为下半年的情况,市场情况肯定没有上半年那么好。

  华兴下半年的计划在三方面,从上半年的业绩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实际上跳出了TMT行业,在传统行业已经做了很大突破。上半年40%的案子在传统行业,那么下半年这两个工作我们会继续延伸去做,继续在传统行业里面拓展。我们还会重点关注买卖兼并的一些案子,相信随着市场的变化,买卖兼并会逐渐成为一个投资者看重的退出机制,不像以往只有简单的IPO方式。从我们上半年所做的案子来看,尤其是51和巨人合作,一些战略投资者在市场上逐渐越来越活跃,这也造成了有很多潜在买家在里面,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也要下很大的力度。

  公司目前已具备IPO条件

  主持人:当初创办华兴资本的初衷是什么?

  包凡:挺简单的。第一,我从1996年进入国内资本市场,民营的生意我做过,国企的我也做过,我不想继续做国营生意。第二,近10年我深深地认识到真正推动中国经济成长实际上是民营企业,我希望为中国的民营企业做一些事情,而中国民营企业跟资本市场的结合又是成为他们发展道路当中越来越关键的一部分,我在这一块的确可以提供一些价值。第三,我认为市值是一个巨人但是也一颗脆弱的心脏,中国的一些行业已经是巨人了,但是一直遏制中国经济发展很重要的最核心的一部分在我来看是中国的金融体制,我也希望通过华兴来做一部分贡献。

  主持人:方便介绍一下你们的获利方式吗?

  包凡:我们做项目,做项目成功以后,收取一些服务费。我们华兴有我们的原则,项目没有成功之前,我们是不会收取客户任何费用,这一点上跟别人不同。很大程度上因为我们对这项目有信心,我既然承诺做你这个项目,我肯定要做成,而且我觉得只有这么做,我们才能真正的使客户和我们捆绑在一起。至于费用收取的方式,各种各样,有时候收现金,有的时候也会把收回来的资本再放回到我们的客户里面去,使我们跟客户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主持人:你们的服务费用在行业当中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包凡:具体的数字我不方便在这儿披露,但是应该是说华兴的收费标准在行业里面我相信是最高的,之所以可以做到这一点,也反映我们华兴服务的质量,虽然我们的标准是最高的,目前很少很少有客户说,因为我们收费高而不选择跟我们合作,那没有的。

  主持人:看来大家还是很注重服务的质量跟品牌。

  包凡:我们这个行业品牌会越来越规范,品牌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主持人:华兴资本现在有多少人?

  包凡:北京有60个,上还有20个。

  主持人:近一两年有没有大规模的扩张计划。

  包凡:也不会,我们发展速度算快的了。2004年我成立华兴的时候只有2个人,现在已经有80多个人了。我们最大的瓶颈是我们自身的管理,只要我们管理的人跟得上,公司还是会有很多扩张空间的。

  主持人:你们计划从外面空降管理人才,还是希望从内部培养?

  包凡:偏向于从内部提拔。

  主持人:目前公司盈利水平是否让你满意,你们本身考虑过上市计划么?

  包凡:我们现在自身的状况,要去IPO的话,各方面条件都已经达到了。从财务上来说早就达到了IPO要求。但我们作为一个投行的话,IPO对我们很慎重,原因在于说,高盛花了150年的时间才决定去做IPO,摩根也花60、70年的时间才去做这件事情,投行作为一个公司,它有很多优势的地方,最主要在于管理层跟决策层是合二为一的。你纵观历史上真正做的成功的都是管理层和决策层合二为一,如果上市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我们关注长远战略的灵活性。具体到我们最担心的是公司上市以后,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公司的文化。我们现在是一个私有的合伙制,整个公司感觉大家像大家庭的氛围,但是一旦上市以后,可能这种文化会受到影响。

  新兴投行市场3年走向成熟

  主持人:刚才谈到了华兴资本发展情况,现在来看看产业大环境。你认为国内新兴投行市场处于什么样的阶段?

  包凡:这个市场,前两年是方兴未艾,这几年尤其是进入今年以后,这个市场肯定会碰到挑战。经过这几年以后,市场会越来越规范,而且从现在开始客户对品牌的效应越来越强。客户以前可能对我们所做的行业,所做的事情可能也不太了解,觉得这个行业总会有人做,投行都会作这个事情。但现在能看到,彼此间提供的服务与能力都有很大的差距,品牌效应在中间逐渐凸显。

  主持人:你预计这市场需要几年走向成熟?

  包凡:还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主持人:在创办华兴资本前,你服务过摩根史丹利和瑞士信贷等投资银行,也当过亚信集团的高层,你认为过去的经历为今天工作积累了哪些宝贵的经验?

  包凡:我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把华兴从几个人的公司建立到80个人的公司,投行经历使我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投行有自身的文化与管理模式,从这个角度来说,如果我没有这个环境里面呆过,我是很难去适应这种方式的。投行里面最核心最核心的就是人力成本,而投行的人又不能真正的去管理它,很多时候都只能鼓励他,激励他才能把这件事情做好。没有在投行的环境里面呆过很难真正的去理解这个事情。但是反过来说,我离开投行在亚信的经历,也给我带来很大收获。一方面,怎么样管理创业性企业,怎么样在战略上做规划,战略上做判断,这是在亚信中学习到的。毕竟从投行里面出来的人,是做项目的好手,但是不一定是做企业的好手,战略思考的能力比较弱一些。

 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下半年重点盯买卖兼并项目

  顶尖投行家需具备想象力

  主持人:从自己的成长经历看,你认为做一个专业的投行人士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要做到优秀的话还需要额外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包凡:一个专业的投行,就像我们公司里面所招聘的人讲的要求,到我们公司来工作的人,一个他们对工作要相当有热情,真正热爱自己工作。第二,要积极主动去工作,不是别人告诉他,你今天要做什么样的事情,而是自己主动去发掘一些机会,主动为自己找一些事做。第三,在投行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必须是一个很会沟通的人。第四,对华兴来说我们相当看重的是,到我们公司工作必须有团队精神,因为在投行这个行业团队精神太重要了,靠一个人单打独斗做不成事情的,所以一个人再能干,如果没有团队精神,也不适合在投行做。再到之上,我觉得真正做的好的投行,他必须要对一个行业,无论是对于行业或者对于产品都有很深刻的理解。第二,这个人必须要有很充分的想象力,能够在一个相对复杂的环境里面,很快的看出最核心的东西来,而且能够为客户创造一些真正的价值,这种想象力与创造力,是一个顶尖的投行家和一个好的投行家之间的最大区别。

  华兴资本将是职业生涯终点站

  主持人:作为天使投资人,您投资过掌上灵通、中星微、千橡等知名公司,你认为做天使投资与做投行,深层理念是相通的还是相悖的?

  包凡:有很多想通的地方,比如对项目的选择,对团队的选择。我们每接1个案子都要推掉4、5个案子,我们也在做选择,从天使投资来讲这一点很相近。但做天使投资,相对做投行来说,它角度还是不太一样。是不是一个好的天使投资者,很大程度在于你是不是能够真正卷起袖子,融入到创业团队里面去。做创业投资,最高峰的时候我投过12个项目,那一段时间每个月光开董事会都安排不过来了。

  主持人:你现在还有精力去盯天使投资的事情么?

  包凡:没有了。做人还是要专注,人一辈子可以做完所有的事情,在一段时间内还是应该专心做好一件事情。

  主持人:您针对自己职业的生涯有没有什么样的规划?

  包凡:人一辈子其实干不了几件太大的事情。到我这个年纪,我今年38岁,华兴是我这辈子干的最后一件事情,我希望把华兴这个平台真正干好。在我有生之年,如果华兴的平台能够做到我当初创建华兴时候的初衷,即为中国民营企业做一些事情,为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造做一些贡献,为金融行业培养出一些优秀人才,这三件事情如果能做到的话,我就很满足了。

  主持人:功成身退后考虑去做点什么?

  包凡:还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问题,可能会多一些时间去陪陪家人。

  主持人:祝愿你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

  包凡:谢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78299.html

更多阅读

包凡一:新东方仍然是生活的重心图

[来源:新东方作者:姚阿珊]  包凡一说,新东方是他成功的源泉,他这一生最好的岁月都留在了新东方,这种情感上的依恋让他留在原处。  与徐小平和王强相比,同样当年是被俞敏洪“三顾茅庐”从加拿大邀请回来的包凡一在媒体上的曝光率要低

王长田:金融风暴并未影响公司上市

  据光线传媒内部人士透露,金融风暴并未影响该公司登陆A股的计划。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最近经常与私募的财务顾问华兴资本筹谋私募上市事宜,与王长田同为复旦大学毕业的华兴资本创始人兼CEO包凡近期也频频出现在光线总部。让王长田

华兴资本 并购 资本并购组合拳 成就“百丽”系鞋王

“百丽”取名自法语Belle(美人) ,她的一句经典、响亮的广告词“百变女人,百变百丽”,想必男同胞们也不陌生吧?想当年,在上世纪70年代初,还只是香港的一个小鞋店,如今,却能有这种号召力,着实让人为之震惊,非常值得我们总结归纳,以有效模仿与借

包凡:70后金融少壮派代表的“江湖生意”

 他常戏称自己身上有“江湖气”。翘课,飙车,打架,学生时代一年写52份检讨,以至于连检讨都变成了有固定格式的公文。放弃华尔街优厚的工作,他一心回国打造“本土投行梦”,成为70后金融少壮派代表人物。   既非矜持谨慎,也非不苟言笑。作

声明:《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下半年重点盯买卖兼并项目》为网友哥兜裏有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