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的特征 次贷危机揭示现代金融业发展五大特征



  与以往金融危机相比,此次次贷危机具有六大特征。透过次贷危机,我们可以获得对现代金融业发展的五大启示:第一,非传统业务对银行盈利的贡献和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第二,银行的盈利状况更加不稳定;第三,银行的业务经营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买进-持有”战略变为了“发起-分散”模式;第四,传统的监管和救助手段存在着缺陷;第五,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变得更加脆弱。

  当前,美国次贷危机的后续影响仍在扩大,从近日美国政府拯救“两房”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的事件中可见一斑。那么,此次美国次贷危机与以往的金融危机有哪些不同?又能给予我们什么有借鉴意义的启示?

  从目前来看,与以往金融危机相比,次贷危机有以下不同特点:(1)次贷危机涉及的资产证券化及某些杠杆工具的创新属于新兴的金融产品;(2)危机发生前没有足够的征兆,金融市场和监管当局也未能及早发出预警,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信用度在瞬间发生逆转;(3)危机的规模、深度和破坏力都是前所未有的,不仅波及了全球金融业,也直接影响到了各国的实体经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多次联手干预都未能奏效,危机开始由债券危机急速演变为信用危机、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导致西方主要经济体经济迅速下滑,甚至陷入衰退;(4)银行表外业务和金融衍生交易的发展及金融市场一体化,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往审慎稳健的经营管理准则造成了较大冲击;(5)从金融监管角度来看,监管者在金融机构的业务和功能监管上存在漏洞和不足,造成监管未能覆盖到所有的银行风险,对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管理和应对不足。(6)次贷危机从一开始就是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传统金融安全网中的存款保险机制未能发挥作用。在救助方式上,主要依靠中央银行的干预和资金救助,甚至不惜以牺牲货币稳定和巨大的道德风险为代价。

  上述六大特点上表明,美国次贷危机可以说是一场现代的金融危机。同样,从这场现代金融危机中,我们至少得到以下五大启示:

  第一,非传统业务对银行盈利的贡献和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金融的自由化、国际化和网络化发展,在信息技术进步的推动下,银行的综合化经营趋势明显,竞争日益加剧,现代银行发展和盈利越来越依靠非传统业务发展,利用银行的网络优势发展中间业务,利用人才、技术和管理上的优势发展金融创新业务,非传统业务的盈利贡献占据越来越重大的比重。

  第二,银行的盈利状况更加不稳定。金融创新是依附于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和金融服务基础之上的一种资产重新组合和信用组合,也是风险的分散、转移、重新组合和叠加。这种资产、信用和风险的重新组合,导致了信息更加不对称和加大了风险度量和风险控制难度,增加了投资者和市场的风险,也增加了金融系统的脆弱性。一旦银行管理和决策失误,往往会带来较大的损失。

 金融业的特征 次贷危机揭示现代金融业发展五大特征

  第三,银行的业务经营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买进-持有”战略变为了“发起-分散”模式。金融工具创新,尤其是信用衍生品市场和迅速发展的证券化技术的互动,有力地推动了这种业务经营模式的转变。“发起-分散”模式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一是对流动性市场的依赖程度加深;二是各类投资者尤其是在结构性信贷资产中占有较大风险份额的那些投资者都有较为稳健的风险偏好;三是风险分布到了多样化的投资者群当中;四是大型的信用评级等中介机构在金融市场和银行的“发起-分散”运作模式上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这种变化给银行的风险管理人员和监管者同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必须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分析、识别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和市场的风险状况。

  第四,传统的监管和救助手段存在着缺陷。在金融系统丧失功能和存在信心危机的情况下,资本充足率约束以及传统的金融救助和纠正机制也失去了效力。由贝尔斯登及房地美和房利美的案例说明,金融机构的资本会计核算并不可靠,从事高杠杆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更容易破产。而金融救助和纠正机制不能仅限于传统的存款类金融机构,不能完全依靠资本充足率约束和股东救助。同样,在特定的事件和市场环境下,非常复杂的风险控制工具和技术也缺乏可信度,对于金融机构风险的准确判断和及时救助显得尤为重要。

  第五,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变得更加脆弱。随着金融的网络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不断加强,金融体系在经历了高速整合期后,一些全球性、超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投资银行和证券公司开始在信用中介领域和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在业务创新、机构兼并和金融衍生交易等方面具有垄断地位,主导着全球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兼并整合,导致了风险逐步向大型金融机构高度集中,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也变得更加脆弱。同时,现代金融机构往往已成为全球化金融网络的重要节点,金融机构之间缺少严格的防火墙。这样一来,金融机构的失败对于市场的影响,不仅要考虑存款者和股东利益的损失,还要考虑投资者和市场参与者的利益损失(交易中断)以及金融市场网络的瘫痪。这正是美联储不得不救助贝尔斯登、房地美和房利美的重要原因。

  (作者单位:广东银监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0044.html

更多阅读

美国次贷危机和国际货币体系的关系 次贷危机是什么

摘要: 从07年开始的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其影响不仅局限于资本市场,而且不断向实体经济蔓延。在饱受次贷危机影响的全球大经济环境下,世界各国在采取宽松经济政策的手段来刺激经济的同时,也开始呼吁重建国际货币

中国次贷危机 《楼市迷局》第一章之金融海啸祸起次贷

无论您在公元哪一年翻开这本书,21世纪的第一场(希望也是最后一场)世纪金融危机的爆发时间都是2007年,它的起源是一个原本陌生,如今却众人皆知的名词——次贷危机。金融危机本来是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经济泡沫积累到一定程度,往往就要以

次贷危机的成因 次贷危机之后中国证券业的发展路径

  应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充分吸取美国证券业在次贷危机中的教训,持续推进中国证券业经营模式的转型  次贷危机之后中国证券业的发展路径   课题组  金融危机是金融体系变革的催化剂。次贷危机的连锁反应,一方面导

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次贷危机真正根源究竟是什么?

  谴责华尔街投资银行家贪婪、质疑美国经济发展模式有问题、认为美国人借贷消费过度都有道理,但还比较表面,至于指责中国人民币大量投资美国债券市场导致美国次级债券等在内的债券产品发展过度,简直离谱。危机真正根源在于美国监管

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次贷危机乃惊天骗局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总觉得这期间有些不对劲,早期以为是美国确实出了问题,只不过通过次级债向世界其它国家转嫁了部分债务,但通过最近的深入思考,尤其是对比一些常见的行骗手法,就发现其与骗局的很多方面有惊人的相似性,只不过其

声明:《金融业的特征 次贷危机揭示现代金融业发展五大特征》为网友夢在遠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