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推荐】融资指南:你拿什么吸引我(十三)



第二部分 VC规则 如何打动VC

  我投资初创企业确实是凭着一种感觉,就是觉得这个创业者不错,我不会去调查他现在有什么现金流,什么商业模式,懂得怎么挣钱。我主要是看他的产品,另外看看他这个人有没有感觉,感觉对我就投了。我能快速做决定,因为天使投资额一般是10万美元左右,最高也不会超过50万美元,最低差不多5万美元。

  为什么在美国对天使投资比较尊重?因为它扮演了几个角色,其中一个是企业最早的保姆,而VC基本上不太可能承担早期保姆的责任,太累了。所以每个天使投资者投资的企业不可能太多,像现在我投资了四五家,觉得已经忙不过来了,因为跟这些企业都要讨论很多非常细节的问题,基本上是手把手地教。

  天使投资还有一个角色就是扮演创业者和VC之间的桥梁。因为直接给VC写信的成功率几乎为零,怎么可能拿到投资呢?VC每天收到的邮件很多。而如果我给红杉、IDG打电话推荐一个项目,我可以保证两点:第一,他们至少会花两个小时看这个项目;第二,能够保证见到决策者。我介绍项目谈成的概率会高一点,因为VC会花时间,而在谈之前我还会先给他描述一下项目,勾起他的兴趣,或者教创业者该怎么谈。

  创业者去见VC的时候经常不知道怎么谈,我常用两个歇后语来形容:“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但是“茶壶煮饺子——倒不出来”。当年我见VC时也是这个感觉,觉得这个事特好、特大,但是说不清,或者不知道从哪儿说。

  创业者容易犯三个错误。有些创业者一上来就开始云山雾罩地谈很多定性的东西,说“我们这个东西,一出来就把百度给灭了,我们这个东西绝对是世界老大”,这都是非常忌讳的。你不要定性地说,中国人喜欢定性,写出来的东西都不是具体的,而是笼统的。听了半天,投资商没有了耐心:“你讲了半天,我知道你的东西好,可这种好应该由我来下结论,而不是你来讲。”

  还有一种人一上来就谈国际形势,互联网会有什么发展,国内怎么样,讲了半天,我就跟他说,投资人都很聪明,天天读产业报告,你应该开门见山,别给人上互联网形势教育课。

  很多人的PPT前20页都是对这个市场的综述,还有一类人偏好先抒发个人情怀,就跟诗人一样,讲讲自己的理想,自己当年如何如何,有点像祥林嫂述家史似的。我理解他们,想通过这些跟VC起化学反应,但是他们错了,投资商都是非常冷静的,如果真的投了你,通过跟你的交流,会更多地了解你这个人。但是你这个人再好,附在计划书前面的如果是你的诗集,投资商看都不要看,随手就丢到垃圾桶里,因为你太感性,你可能真是一个很优秀的诗人,但不等于能把商业模式做好。

  我见了那么多国际大牌VC,都问过他们一个问题:“怎么样给你们讲案子才好?”其实只需要在几分钟之内,用最简单、清晰的语言描述做了什么东西,这个东西有什么样的市场,提供了什么样的价值,为什么别人会用它,是不是还有更多的人用,至于怎么挣钱,你自己知道就好,你不知道也没关系。

  投资企业,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投资一个人。不过如何去判断一个人,真的是凭直觉,很多东西跟做企业一样,你花了三个小时面试一个人,你就能准确判断这个人?这真的很难总结。

 【特别推荐】融资指南:你拿什么吸引我(十三)

  但是我觉得对创业者有几个基本的要求:第一,人不能太自负。成功的人可能会自负,但是自负的人很难成功。第二,没有太多经验又没有学习能力的人,我觉得是很难成功的。美国的商业环境相对成熟和单纯,哪怕你没有经验,你有一个好主意,就会有一帮人来帮你组建一个团队,但中国这种情况几乎不存在。你看看今天中国互联网成功的这些人,很多人都是花长时间熬出来的。

  对创业团队来讲,需要长时间的学习,不断琢磨。我跟人合作,一直坚信当年学习到的一个道理——“帮别人成功你就容易成功”。

第三部分 VC无法预测风险 VC的运作模式

  如何选择项目

  1、IDG中国董事长熊晓鸽

  VC无法预测风险

  VC的运作模式

  风险投资基金的一个运作模式是,创业者有一个主意,占了一定的股份,我们投一定的钱进去,最后上市,他获得很高的回报,成了百万富翁或者亿万富翁,我们也在股市上退出,把钱拿回来以后也取得一个很高的回报。

  我们作为管理基金的人也跟大家一样,也得吃饭,也得坐办公室,也得开车,等等,那么我们怎么样赚钱呢?

  风险投资一个标准的做法就是拿管理费,就是管理基金本身所需要的钱,一般来说是基金规模的2%~3%之间。比方说基金规模是一亿美元,风险投资基金的管理者每年可以拿300万美元以下的钱来做管理费。风险投资商拿这笔钱租房子、发工资,来养一个寻找项目的团队等,这是管理费。

  另外,风险管理投资基金在所投资项目退出之后,在利润里面可以有20%~30%的分成。一般的基金是20%,但是最好的、第一流的基金可以拿30%。我常说,风险投资家永远不会嫉妒所投资的人的成功。比如,我们投了张朝阳,但是我从来不会嫉妒张朝阳的成功,只是说张朝阳是我们投的。为什么呢?它越成功,赚的钱越多,我们赚的钱也越多。

  那么风险投资家的钱从哪儿来?风险投资家的钱也不是自己的,那是谁的钱?在美国,最大的出钱机构有两家,一个是退休基金,一个是学校。很多退休基金规模非常大,基金除了存到银行取得一些固定收益以外,还要把钱分散投资,比如买股票,还有风险投资商拿了这些钱,挣更多钱回报基金。

  第二个资金来源就是学校。美国的学校是非盈利组织,但因为许多校友捐了很多的钱,所以有一个很大的基金,这个基金也要去增值来养着学校。另外,还有一些私人的基金,如比尔·盖茨的盖茨基金,现在也成为一个赚钱的基金,因为只有这样,基金才可以永远做下去。美国比较老牌的像洛克菲勒基金会等,都是很大的基金。

  像我们这种做风险投资经验比较久的机构,就有很多资金源来找我们,希望我们帮他们赚钱。我们也很开放,但是要成立新的管理基金,一个合伙人又不可能管很多的钱,所以我们选择都很谨慎。一般来讲,一个合伙人管的钱一年不能够超过5000万~1亿美元,因为一般的合伙人一年能够管5000万美元就很了不起了。许多人可能觉得钱越多越好,其实不容易,我觉得花起钱来比挣钱还难,还头疼。

  风险投资商对于所谓风险,实际上是没有任何办法规避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去管理公司,我们只是个小股东。一般来讲风险投资商持股不会超过30%,也没有办法成天去管公司。只有当创业公司遇到困难的时候,尽快到达它需要帮助的地方。在美国,投资人遵循的一般规律是,所投资的项目半径不要超过300~600公里的范围。换句话说,300公里,四个小时车程就能赶到,能够及早地见面沟通。

  我们怎么规避风险呢?实际上,我们在评估项目的时候要做很多方面的工作。譬如说找一些市场研究报道,找一些专家,提供这个项目的市场方面的信息。还可以用一些信得过的公司数据,比如说我们IDG有一个有利的优势——IDG有一个研究公司,叫IDC市场研究公司,一些关于IT方面的数据研究,我们是权威。

  其实,最大的风险还是管理的风险,也就是创业团队的素质。第一,要对一把手进行调查。我们会找很多他的朋友,了解他过去有没有劣迹,是不是坑过人,做过什么坏事,甚至包括他家里是不是很幸福,是不是跟老婆闹离婚,这些事情都需要弄明白。

  第二,了解他团队中的这些人素质好不好。有的人老弟管这个,老婆管那个,这样的公司我就不一定会投,为什么呢?因为我觉得他能力不行,他不能信任别人,不是一个很好的领导者,把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都搞到公司里来,能人就给埋没了。

  但是,评估来评估去,有很多风险也是没有办法规避的。我们曾投过的一个公司非常好,管理者非常棒,但是这个人特别喜欢开车,而且开得非常快。我们老劝他车别开太快,他说在他的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个是他的儿子,一个是他的车子,老婆都排在二者之后。有一次他遇车祸死了,这就是风险,你防不胜防。

  对于风险投资而言,我们希望是投一个行业,并不一定是投某一个项目,这样风险也就相对较小。为什么投一个行业很重要呢?任何一个大的行业里面,第一名能挣钱,第二名能挣钱,第三名也能挣钱。对于风险投资来讲,看准一个行业的话,可能每一个项目都要拿来分析,看看一个行业内的这些公司有什么不同。比方说我们一个成功的例子,我们投了3721,我们也投了百度,我们还投了中搜,都是做搜索的网站,但是每一个搜索都不一样。

  许多人说政策风险是风险投资商考虑最多的事情,我不这么认为。当然,我们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不过我觉得不断有文件出台是好事。为什么是好事呢?有法总比没有法好,因为过去没有法,很多东西都是灰色经营,有了规则就使得公司业务更加规范。所以我们在处理政策风险的时候,每一次出台政策我们首先在想,政府为什么出这个法,政府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思考在操作上我们有什么不方便,再跟政府去沟通。

  我们现在这种沟通也有了自己的渠道,就是中华创业投资协会。我们通过这个协会跟政府有关的领导,尤其是那些真正起草政策文件的人沟通,怎样找出一些更容易执行和操作的方式,使得政府相关人员能够听得进你的一些意见,这是现在投资环境进步的一个表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1139.html

更多阅读

创业者融资的实用指南:你拿什么吸引我

如果你身无分文、只有一个好的点子,你能找到合适的投资人帮你美梦成真吗?如果你已经做出了产品、准备开拓市场,你能准确找到帮你搭建平台的投资商吗?在充满机会、财富、风险和挑战的资本市场,什么使得你与众不同、令风险投资人一见倾心?

创业者:你拿什么吸引风投

一个成功创业企业的身边往往少不了一个甚至几个优秀的风险投资商的身影:从惊动纳斯达克的百度到制造首富神话的盛大,从开辟风投新蓝海的传统企业如家到重新炒热B2C概念的红孩子……赚得盆满钵满之余,半岛基金、软银亚洲、北极光等等这

第7节:你拿什么来提升招聘方需要的‘学力‘(1)

系列专题:《成长秘籍:20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  ● 你拿什么来提升招聘方需要的"学力"  曾经,我国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地认同和赞誉,但是,近些年,大学生的心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媒体上大肆渲染的一些

【特别推荐】融资指南:你拿什么吸引我(十七)

  选择哪种估值基础,也是有讲究的,各类公司的倾向性不一样。  VC主要投资于企业的早、中期阶段,这两个阶段的投资风险非常大,因此,VC在对公司进行估值时,除了要看公司的财务数据,更要看团队,看同行业公司的发展。  而私募股权因

【特别推荐】融资指南:你拿什么吸引我(十六)

VC的“十大谎言”  除了前面三个基础性的标准,VC还有各种各样的其他要求:第一,项目要有丰厚的投资回报;第二,创业者本身对这个项目的风险要有足够的、客观的评估;第三,要有清晰的财务计划……  多数初创公司会见VC时,都会展现有着

声明:《【特别推荐】融资指南:你拿什么吸引我(十三)》为网友善良是一种选择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