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再融资项目 证监会别沾沾自喜“融资政绩”



  中国股市越来越重要了,8月26日,证监会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7月底,A股上市公司为1628家,从1991年底的14家发展至今,18年间增长115倍;沪深股市总市值23.57万亿元,占2008年GDP比例95.4%,流通市值11.67万亿元,市值全球排名第三位。

  虽然近期暴跌,令中国股市市值的全球排名下降,但沪深股市总规模、总融资量的上升仍是可喜的。

  我们关心的是,随着参与的机构投资者比例上升,资本市场的质量是否同步提升,如果只报数字,不问质量,证监会和交易所也不过是像一些政府部门搞的GDP等数字政绩一样,做的是表面工夫。

  总量上升推涨监管难度

  虽然近期股指不断震荡反复,依然无阻新股上市的热潮。

  继8月21日中国北车IPO获批后,8月26日中国冶金科工和深圳日海通讯首次公开发行(IPO)均通过申请。

  中冶招股说明书显示,预计A股发行募集资金为168亿元。这与中国北车拟发行不超过30亿股A股、募集资金64亿元比起来,胃口可谓更大。

  不可否认,随着IPO不断启动、上市公司再融资此起彼伏推进,中国资本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其增长在加速,且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同时,投资者规模日益壮大。截至7月底,股票投资者开户数近1.33亿户,基金投资账户超过1.78亿户。资本市场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财富管理的重要平台。

  在各类数据中,尤其引起我们关注的是融资数据。截至2009年7月底,境内资本市场累计为企业股票融资2.5万亿元,企业债券融资2.9万亿元。随着融资和资源配置功能逐渐发挥,资本市场加速社会资源向优质企业集中,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但总量的上升,意味着监管部门面对的上市公司数量在增加。从另一个层面看,违规违法的隐蔽性和监管的难度显然也在增加。

  莫让融资量成政绩衡量器

  我们之所以关注融资数据,在于A股市场初建立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帮助国企融资解困。这一初衷,误导了许多人,甚至误导了许多相关政策,包括给证监会的错误定位。

  道理很简单,如果股市的唯一,或者说最主要的功能是帮助企业融资,那么证监会的业绩自然就以证券市场的融资量来衡量。于是,一旦股市融资吃紧,众人就指责证监会的不是,一旦因融资过多而造成股市下跌,众人还是要指责证监会。

  这种思想延续至今,依然“发挥”着惯性作用。在近期股市暴跌的背景下,因IPO节奏加快,不少舆论将下跌矛头指向融资扩容,指向监管层。

  那么,除了证券“警察”这一作用外,证券监管部门是否应该直接对融资量负责?

  从证监会最新公布的资本市场已为企业股票融资2.5万亿元、企业债券融资2.9万亿元的数据看,单从融资能力看,中国股市表现并不差。

  即使像最发达的美国股市,在其上市与股票增发热度达最高点时的1998至2001年间,单年最多的融资量也不过占美国GDP的2.35%,只比中国2000年的1.72%高一些。

 证监会再融资项目 证监会别沾沾自喜“融资政绩”
  到2002年,美国股市总融资占GDP的1.24%,但美国却没人因此质疑股市的作用,或呼吁加大银行的作用与地位,更没人指责证监会。

  在我们看来,不能单靠融资量来衡量股市的贡献和监管部门的工作,因为融资量的提升,并不等于说中国证券市场的潜能都发挥出来。股市的作用远不止帮助企业融资,对于监管层而言,还存在很多制度机制和监管实践的问题。比如当前的典型问题是,需要加大对机构投资者的监管和引导。

  引导机构投资者良性成长

  截至2009年7月底,各类机构持股市值占流通市值的比重约为63.86%。61家基金公司共管理502只基金,基金总份额2.29万亿份,基金净值2.55万亿元。

  自8月以来,A股市场连续暴跌,不少分析认为,是保险资金、社保基金等机构率先出货所为。

  8月26日,中国人寿在其2009年半年报业绩说明会上透露,中国人寿在6月底有约1400亿元的股权型投资资金总量,投资的基金也有几百亿存量,“在股市中每天几十亿的进出是在所难免的”。

  按目前可运用的资产来看,中国人寿是中国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仅从他们一家的行为看,每天资金进出几十亿就能占到市场日成交量2000亿~3000亿水平的1%。如果再加上其他机构投资者进出量计,对于市场的影响可想而知。

  我们都知道,股市总归会有牛市和熊市,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暴涨和暴跌。国内股市的波动性之高,无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独特现象。

  统计显示,中国股市年化波动率接近40%,波动程度是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两倍。

  2006年和2007年两年中,中国股市涨幅均超100%,位居世界前列,而2008年剧挫65%以上,跌幅同样领先全球市场,到了2009年上半年,A股再度以超过60%的涨幅创造了世界第一。

  私募基金上海睿信投资董事长李振宁曾向《投资者报》说,“若不是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发展壮大,不会造成2008年A股如此大规模的暴跌。”此话或有一定道理。

  更多机构的存在可以减少市场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带来的高波动性。

  但从目前A股的表现看,恐怕机构还未能担当稳定器的作用,相反,他们在多数时候加剧了市场的波动。

  机构投资者的散户化,是当前市场不成熟的一种表现,而股市的波动性又是伤害中小投资者利益和信心的最大因素,如何帮助机构投资者塑造更为稳健的投资心理,真正成为市场的稳定器,监管层恐怕还需多下工夫。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4915.html

更多阅读

毕业论文-上市公司再融资决策分析 上市公司再融资案例

上市公司再融资决策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主要是指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的直接融资。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证券市场正式成立后,证券市场成为上市公司最主要的融资平台。据统计,我国境内上

创业板再融资审核 应对创业板再融资设置约束性条件

系列专题:创业板上市      据悉,正在酝酿推出的创业板再融资管理办法核心思路是推进再融资市场化,由市场决定公司再融资额度和价格,不再受募投项目限制,只要创业板公司有需要、市场认可,即可操作“小额、快速、灵活”的再融资。如果创

默许 英文 上市房企密集停牌 房地产再融资默许开闸

     A股融资暂停三年 借道信托反而推高成本  8月6日,宋都股份(600077.SH)公布增发预案,计划募集资金15亿元。其中超过12亿元将投向南京南郡国际花园项目和杭州东郡国际三期项目。  这是一周之内,第三家A股上市房企抛出的再

声明:《证监会再融资项目 证监会别沾沾自喜“融资政绩”》为网友人道海水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