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二孩政策 理性看待民生银行中报



  编者按:

  本报上期刊发报道《张宏伟翻脸民生中报:厚利难遮百丑》(见《投资者报》总第67期)后,民生银行给本报编辑部发来了争鸣文章《理性看待民生银行的经营绩效和投资价值》,就中报业绩等问题进行解释,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为了便于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民生银行,本报特编发此文。

        从中国民生银行2009年半年报来看,经营状况处于良性状态。虽然外界对于民生银行的关联贷款屡屡质疑,但是民生银行的年报对于关联贷款状况有详尽的披露,关联交易一直规范透明。

  良性发展

  从盈利水平来看,今年上半年,民生银行实现净利润73.74亿元,同比增长22.07%,年化总资产收益率达到1.20%,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回报率达到26.18%,每股收益0.39元。从业绩数据看,民生银行的净利润增长主要基于资产规模扩张、资产结构调整以及净非利息收入的快速增长。

  上半年,民生银行选择有利时机处理了海通证券的股权,获得了49亿元的税前收益,从这49亿元的收益中提取了28.51亿元的资产减值准备,其余的计入税前利润。按照25%的所得税计算,这部分收益对于税后利润的贡献为15.38亿元。如果剔除了出售海通证券对净利润的贡献,民生银行上半年的净利润约为58.3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4%。

  受去年下半年央行几次降息的影响,今年上半年银行净利差大幅收窄,民生银行也不例外,但是民生银行净息差为2.31%,较同业为高。主要原因是民生银行去年初开始推行的公司业务事业部制改革,提高了贷款定价能力。

  到今年6月末民生银行事业部贷款余额2918.19亿元,贷款平均利率5.77%,高于全行公司贷款平均利率0.18个百分点;事业部新投放贷款中,基准利率以上占比29.79%,比同期全行新投放公司贷款基准利率以上占比高出8.69个百分点。同时,作为零售业务的重中之重,今年上半年民生银行开始推出面向小商户的贷款“商贷通”,到6月末商贷通贷款余额达到169亿元,利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有所上浮,定价优势十分明显。

  上半年,民生银行的不良贷款实现了“双降”。至6月末,民生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78.01亿元,比去年年底下降了1.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86%,首次降至1%以下,而去年年底为1.20%。在不良贷款“双降”的同时,民生银行的关注类贷款也出现“双降”,关注类贷款余额从2008年末的163.66亿元下降到152.78亿元,占比从2.49%下降到1.69%。

  在资产质量进一步提高的同时,民生银行的不良贷款拨备进一步增加,拨备余额从年初的118.85亿元增至6月末的132.56亿元,拨备覆盖率从150.04%升至169.93%。这些数据都表明了民生银行的经营更加稳健、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提高。

  上半年,民生银行的各项业务快速发展,资产规模增长较快,增加了资本金的压力。到6月末,民生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为8.48%,核心资本充足率为5.9%。民生银行一直在通过多种渠道积极补充资本,6月5日,民生银行发布了准备发行H股的公告,随后获得了股东大会的批准。到8月18日,民生银行发行H股已先后获得了银监会和证监会的批准。随着H股的成功发行,民生银行的核心资本将得到补充,资本实力将会进一步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将会进一步提升。

  关联交易规范透明

  民生银行的关联交易一直规范透明。

  民生银行不存在控制关系的关联方,关联交易的关联方主要是对该行有重大影响的公司董事、监事或其关联人控制及能施加重大影响的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以及对民生银行的经营管理有影响的主要股东,存在的关联交易主要是关联方借款。

  民生银行所披露的2006年报中,民生银行及审计师普华永道按照实质大于形式的原则,对过去发生的没有被严格界定为关联交易的授信贷款进行了披露。2007年以来,民生银行董事会不断加强对关联交易的管理力度,主要工作包括:一是加强关联交易培训,加深相关各方对关联关系的理解,使利益相关各方对关联交易达成共识,共同做好关联交易的管理工作;二是组织关联交易合规检查,保证关联交易的合规审核;三是完善流程,严格审批;四是加大披露范围,增强透明度。

  民生银行董事会2007年2月通过的《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工作细则(修订稿)》强化了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的职责。该细则要求,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由不少于3名董事组成,其中独立董事占多数,至少应有一名独立董事为会计专业人士。设委员会主席一名,由独立董事担任。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管理关联交易,并制定相应的关联交易管理制度。

  “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有最终裁决权,被否就等于做了终审判决”,民生银行董事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主席张克表示。作为民生银行独立董事之一的张克是国内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董事长和首席合伙人。张克介绍,2007年就有3笔较大的关联交易被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否决。

  2008年,民生银行董事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共召开7次会议,审议了多项议案。除了推进一系列制度建设以外,一些股东企业和股东企业的关联企业等俨然在审核之列。

  机构普遍看好

  2006年以来,民生银行主动进行业务结构的调整和经营模式的转型,包括推进事业部改革和流程银行建设,加快新一代核心系统的建设等等,这些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都为民生银行未来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过去几年来民生银行主动进行的战略调整和经营转型的成效逐步显现,随着公司业务事业部改革的成效充分显现,机构投资者对于民生银行的投资价值和未来的增长潜力越来越认同。

  今年上半年,一些机构投资者纷纷增仓民生银行股票。到6月底,易方达 50 指数证券投资基金和兴业趋势投资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分别持有民生银行2.57亿股和2.06亿股,进入了民生银行的前十大股东之列。平安集团则因为对深发展的投资而战略性减持民生银行的股份,退出了民生银行十大股东之列。

  今年以来,众多证券公司的研究机构纷纷看好民生银行的发展前景。4月22日,光大证券发布股票研究报告,判定民生银行是二季度最有望跑赢行业的银行之一;7月17日,国金证券公司研究报告指出,海通证券股权的高价处置、资产质量的改善、贷款的快速增长等一系列的改变使得他们对民生银行业绩增长的信心提升;7月22日,中信证券公司研究报告在维持“增持”评级的同时,把民生银行目标价位上调到10.5元。

 理性看待二孩政策 理性看待民生银行中报
  6月5日,民生银行发布了启动H股发行的公告。6月8日,中金公司发布公司研究报告指出,H股发行拓宽了融资平台,增加了民生银行补充资本金的选择。招商证券公司研究报告则认为,H 股上市将为民生银行新三年战略规划奠定坚实资本基础,这对公司未来两年加快开设分支机构和贷款扩张,实现新三年战略规划意义重大,并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5095.html

更多阅读

为什么没有“双独三孩”政策? 上海单独二孩政策

现在,全国各省都在为“单独二孩”政策的落地走省级的法律程序。但是,我发现了一个基本的问题,“单独二孩”,哪“双独”呢?在推行“单独二孩”政策前,原来早就有“双独二孩”政策,现在双独情况呢?似乎,没有人关心,甚至真正的双独家庭,也没有

二胎政策 二胎新政策 计划生育二胎新政策

二胎政策收藏二胎新政策2014单独二胎2015年全面放开二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二胎政策何时全面放开生二胎退独生子女费各省二胎新政策再婚生育二胎新政策二胎准生证单独家庭二胎科普二胎新政策目录

云南8个人口较少民族执行二孩政策 云南民族大学食堂起火

博主按:其实不必多此一举,只增加一个民族,还不如一步到位,包括汉族全部民族一举放开,这样也体现各民族平等.再说了昨日也很多股票因为得到全面放开二胎的刺激而涨停,其实股票界的人信息是最灵通的,这也说明国家层面真的像股票市场

解读单独二孩政策-给暸望的原稿 单独二胎政策解读

解读单独二孩政策王广州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始于1970年代的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对中国人口发展进程进行严格的人为干预,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的基本结构与发展态势,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家庭的基本结构,从根本上改变了

声明:《理性看待二孩政策 理性看待民生银行中报》为网友信仰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