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虚高的成因及对策 网迷学生的成因及对策探讨



     2001年我从区教育办公室到一所中学任教,在作高一班主任时,看到几位学生沉迷于网络,而促使我关注起了“网迷学生”这一问题。特别是学生易某因沉迷于网络,被父母带回家。当时我接待了他们,他的母亲虽然四十来岁,但特别苍老,见到她你联想到了鲁迅笔下的那个 “祥林嫂”,而他的父亲是一位右手截肢的残疾人。看到这对夫妻我惊呆了,是怜悯,还是惋惜,我无法说清,一种无奈的酸楚和内疚涌上心头。当时我想:是网络游戏毁了这个孩子,是网络游戏击碎了这对苦难夫妇的所有希冀与梦想。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渎职。自责之余,我便从此开始注意收集信息,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一、网迷学生的成因

  一是网络管理制度不健全,经营者向钱看,造成了“网迷学生”。

  公安部等四部委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规范网络行为,加强安全管理的通知》,明确了经营网络的各项规定和要求。但实际经营中,他们只知收费。有的网吧虽然贴着“未成年人不得入内”的条幅,也只是给检查部门看的,有的网吧还打着“请出示身份证”的招牌,但实际操作时根本没有查阅身份证,甚至登记假的,他们为了赚钱竟提供食宿服务以吸引学生。而学校对于这样的网吧和经营者,只能干瞪眼,毫无一点办法。

  二是青少年特有的心理、生理因素,造成了“网迷学生”。

  中学生正是处于青春燥动期的一个群体。他们性格比较叛逆,喜欢追求新事物,这是他们的优点。同时他们思想单纯,自控能力弱,对事物的分析感性多于理性。一旦认定的东西,他们会不顾后果,不听劝说的去做。客观上导致了“网迷学生”的形成。

  三是学校、家庭、社会沟通渠道不畅通,制约机制不健全,造成了“网迷学生”。

  就学校而言,我们一方面积极地争取社会、家庭对学校工作的支持,一方面也采取一切措施配合社会、家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然而,社会、家庭对学校的做法、建议、呼吁又能够重视多少呢,不言而喻。比如在我们学校,召开一次家长会,能够到50%的家长就不错了。家长对待孩子往往是武断粗暴,缺乏耐心细致的教育,孩子一旦不能马上符合他们的心愿和要求,他们便会失去信心。试想在这样的情势下,怎能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和帮扶。因而学校只能是“管好自己的人、关紧自己的门”。可是这毕竟不是学校单方面能做好的事情呀!

  由于学校周边环境复杂,尽管学校采取一切措施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和帮扶。但“2>5”是不争的事实,你学校5天的教育,不如社会上2天的影响。

  四是目前的教育模式、管理方法、评价体系和学生实际脱节,造成了“网迷学生”。

  我国教育历经数次改革,改来改去仍是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多。而评价体系和人才观的价值取向仍然是“以分数论英雄”,教师只会找学生的缺点、错误,不会发现学生(特别是老师眼中差生)的优点、长处和闪光点。学生在这样缺少表现自我的自由空间和活力的环境中,只得寻找一种解脱,而网络正好是一个契机。在这虚拟的世界里,没有来自各方面的歧视,没有爹妈的唠叨,没有老师无休止的批评,没有学习上的负担;有的只是游戏升级过关后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他们认为在这里人格得到尊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个性得到彰显,人人都彼此平等;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你说何乐而不为呢!

  二“网迷学生”的对策探讨

 药价虚高的成因及对策 网迷学生的成因及对策探讨
  第一,给他们以更多的关爱与关心,加强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资料表明,以学习为主要目的上网的中学生,美国占总数的25%,英国为15%,而中国仅为2%。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调查显示:青少年用户上网的目的分为实用目的、娱乐目的、网络使用技术和信息寻求。而使用率最高的是“娱乐类”,其中网络游戏占62%,网络聊天占35.5%,而用于学习上的仅为2.5%。由此可见,学校应该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防网迷学生帮扶小组”,下设防网迷学生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政教处主任兼任,团委和学生会紧密配合,配备一名“心理医生”,加强对“网迷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使他们能够摆脱对网络游戏的依赖。具体做法是:

  1、班主任、各科任教师对有过网迷经历的学生,要给以比别的学生更多的关爱与关心。在学习上多表扬进步,多发现优点,多给予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多提供展示成功的舞台。让他们去掉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在没有歧视的氛围中,得到集体的温暖和关怀,成为他们改掉这些坏毛病的力量源泉。

  2、以谈心的方式讨论“网络”的优缺点和对中学生的正负面影响。特别是“心理医生”要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法、喻之以义”推心置腹的平等对话,多数学生都会明白老师的一番苦心,能逐步改掉这些坏毛病的。比如,我校高04届3班的学生欧某,上网被我们发现后,对其进行教育,虽稍有收敛,但还是时不时地住网吧跑,曾一度沉溺于网络游戏、聊天、交友等不能自拔,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尽管这样,我们还是没有放弃,耐心地说服、教育、开导他,并从各个方面给予关心关爱,同时加大了对他的实时监控,不给他上网的机会。这样宽严并举,慢慢地,他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终于浪子回头,以后便自觉地远离网吧,埋头苦学,高考时以432分的好成绩考上了二本,被三峡学院录取。

  3、对学生实施感恩教育,让他们感受亲情,迷途知返。

  实行定期与不定期地邀请家长来校,举行座谈会,让学生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让学生以感恩的心去正确面对父母,对待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生活当中,自觉远离网吧,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在对待处理“网迷学生”这件事上,我们坚持一个原则,不管怎么样,也不允许老师对这些学生进行“雷霆风暴”式的批评,更不能动辄就处分学生,一定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让这些“网迷学生”,感受来自学校的关怀,老师的关爱,心悦诚服地接受你,融洽你。

  第二,充分挖掘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来吸引他们,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物极必反。在对待这些“网迷学生”上网的问题上,我们采取宽严并举的措施,一是查出勤,即“三点名一签字”。三点名,早上班主任点名,课堂上任课老师点名,课外活动时指导教师再点名;一签字,睡觉时生活指导教师实行报到签字。二是充分挖掘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来吸引他们,满足他们的需求,释放、宣泄和疏导他们的心理需求,有如大禹治水,进而达到以“网学”治“网迷”的目的。具体做法是:

  1、适度改革、调整“信息技术”课的内容、顺序。针对学生对网络感兴趣的实际,我们在教学中,增大“网络”方面的内容,升级现有版本,教他们在网上怎样正确、快速地查阅资料,制作网页等等。

  2、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络”教学优势,让学生学习接收资料、下载、存贮、整理等一系列的技能操作,并让他们当小老师,指导其他学生进行上机操作。使他们有表现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心无旁婺,逐步脱离了网吧的吸引。

  3、开展“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大赛”,进行正面教育引导。鼓励他们刻苦钻研信息技术,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中学生。

  第三,建议派出所、文化站加大对网吧的管理力度。

  1、派出所、文化站要审定资质,规范管理,加强执法,加大对接收未成年人上网的经营者的惩罚力度。

  2、提升网络管理的技术功能。如安装网吧管理软件、反黄软件等,净化网络环境,抢占思想政治工作的制高点。如像中青网首页特意设置的诸多警示性提示。

  社会、学校、家庭只有通力协作,才能为我们的子孙营造一个绿色的网络环境,才能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才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532.html

更多阅读

药价虚高的成因及对策 网迷学生的成因及对策探讨

     2001年我从区教育办公室到一所中学任教,在作高一班主任时,看到几位学生沉迷于网络,而促使我关注起了“网迷学生”这一问题。特别是学生易某因沉迷于网络,被父母带回家。当时我接待了他们,他的母亲虽然四十来岁,但特别苍老,见到她

药价虚高问题大家谈 改写药价虚高的公众认知

出厂成本调查和GSK危机事件将医药行业前所未有地置顶于公众视线中,一时间,在对行业营销与经营状况和工商管理知识不够了解的媒体和公众的质疑声中,医药企业和医药行业成了造成药价虚高的那只黑心青蛙,千夫所指。   医药行业,是专业化

药价虚高的原因视频 浅谈药价虚高的原因及对策

   一、药价虚高的原因  1.药品自身的特殊性  (1)药品的特殊性决定了药品价格竞争不充分,竞争的不充分使得药品市场存在着垄断性。并且由于医生和患者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地位,医生开出的处方也具有一定的垄断性。  (2)药品的

药价虚高整治方案 流通管制,难解药价虚高

近日,国家发改委再次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发改委和物价局加强药品出厂价格调查和监测工作。通知指出,药品出厂价格与中标价格差距过大的,建议将取消其中标资格。药价虚高,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家,困扰着医改,困扰着百姓,我们经历了

声明:《药价虚高的成因及对策 网迷学生的成因及对策探讨》为网友鬼守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