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的困惑 新能源的新困惑



     以“低碳引领未来,绿色安全出行”为主题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展,近日在山东济南隆重举行,闻讯而来的上千家整车及零部件供应商把本次展会规模推到历届最高,不论是场外精彩刺激的电动汽车表演,还是场内炫丽拉风、亮点不断的电动汽车,都能让人充分感受到蒸蒸日上的电动汽车产业所具有的蓬勃朝气,都能让人感到电动汽车的春天来了。

  但实际上,虽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电动汽车还只是政府、媒体及车企宣传中的热点,但离商业化运作、产业化生产的目标还很遥远,离落地走进大众消费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么,电动汽车为何在政府扶持倡导下,在车企积极投入推动情况下,其在市场化的路上仍步履维艰呢?是什么阻碍了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其能否引发下一次出行革命呢?

  寄予厚望的宠儿

 大一新生的困惑 新能源的新困惑
  目前,世界汽车产业全面进入动力能源转型期。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作者杰里米·里夫金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模式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各国都在不遗余力地寻找可持续发展的载体,电动汽车也因此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在中国,电动汽车受到中央及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组织各方力量加大科技研发,我国目前在关键零部件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技术突破。同时,政府对购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给与大额度补贴。

  电动汽车在中国如此“受宠”,是因为它之于中国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首先,中国企业希望通过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实现“弯道超车”,抢占汽车产业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其次,中国现在面临巨大的能源环境问题:一方面,中国石油进口率55%,已超过了国际50%的警戒线;另一方面,以汽油及柴油为燃料的汽车产业对中国环境的污染已达到环境承受的零界点。所以,实现汽车能源动力系统的电气化已被国家提升到战略高度。正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所说:对中国而言,电动汽车的发展是一个战略,不是权宜之计,不是现在电多了,油少了才研究电动汽车,而是发展电动汽车对中国意义重大。

  花开两朵各不同

  目前,在国外主流市场上,电动汽车主要以三种形态呈现: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而这三种都属于高速高端电动汽车范畴。而在国内市场上,电动汽车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发展方向:以传统车企为代表的生产者主攻高速高端领域;而以原来生产电动自行车、三轮车及摩托车为代表的新加入者主攻低端低速领域。两股力量以各自的优势为背书,在市场上积极跑马圈地、抢占地盘,在市场上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商业形态。

  叫好不叫座的高速电动汽车。高速电动汽车虽得到传统汽车厂商及政府的大力扶持,但市场表现相当惨淡。高速电动汽车之所以没取得预期效果,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普及,源于受到内外因的困扰:

  在内因方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高速电动汽车仍存在购买成本高、技术成熟度低、电池寿命短、续航里程短等问题。动辄超过20万元的价格,几乎是同类型汽油车的两倍,即使考虑国家补贴因素,也难形成价格优势,很难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在外因方面,抛开政策性硬性因素外,单从市场角度来说,“充电难”的问题是目前电动汽车大面积普及的最大阻碍。充(换)电网点少。充(换)电网点是电动汽车真正商业化的基础,没有健全的充(换)网点,电动汽车要么“窝”在家里,要么“趴”在半路。而目前国内的情况是:除了深圳和杭州有较多针对公交车的充(换)网点,其他城市还几乎没有开始规划。

  “低速”电动汽车的“高速”增长。与目前高速电动汽车在高扶持、高补贴下仍无法大面积推广普及的市场情况截然不同的是:在山东、河南、浙江等一些省份的农村市场及城乡结合部,低速电动汽车实现了逆势成长:低速电动汽车2012年全年销售量为11万多辆,预计2013年销售量为15万辆。

  近年山东低速电动汽车发展如火如荼,不但产销量增长迅猛,而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产业圈。在一些地方,围绕核心企业的配套产业圈正在形成,其市场规模已具有产业化生产的雏形。而在河南、浙江等省份也出现了类似情况,低速电动汽车正在由点带面,通过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全面提高低速电动汽车在整个汽车产业中的格局。

  低速电动汽车发展虽方兴未艾,但目前却是“三无小怪兽”:无新能源汽车的合法身份、无政府支持、无法律认可。究其原因,首先,政府部门认为低速电动汽车技术水平低、整车性能差;其次,认为低速电动汽车不环保;再次,认为低速电动汽车不安全。由于没有法律的认可,低速电动汽车无法取得正式机动车牌照,至今仍披着“观光车”的外衣在坚强地扩张着。

  在没有任何产业扶持和补贴的情况下,低速电动汽车的崛起完全是市场主导的结果,而低速电动汽车之所以能异军突起,原因在于其发展刚好契合了农村消费需求的变化:首先,面对农村务农劳动力老龄化及人数减少的趋势,电动卡车、电动货车等一些生产与生活相结合的电动汽车刚好满足了这类群体的需求,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

  其次,经济适用。农村市场在出行方式上也有升级替换的需求,只是受经济条件限制,农村的这种需求一直处于压制状态,在电动自行车与传统汽车之间存在空当,市场上一直没有提供合适的产品。而低速电动汽车的出现刚好填补了这片空白:低速电动汽车售价在3万~5万元,车速在50~60公里/小时,充一次电可行驶80~100公里,总使用成本不到传统汽车的1/4。低速电动汽车高性价比使其在农村市场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市场前景。

  再次,使用条件不同。城镇和农村用户对续航里程、最高车速等方面的要求并不高,低速电动汽车的短板在这群消费者面前并不突出。而且,农村都有独立的院落可以停车,日常出行里程也不远,几乎没有充电难的问题。

  “高低之争”与“混纯之争”

  在产业规划伊始,政府认为高速纯电动汽车是最终目标,所以,政策对高速纯电动汽车给予了最高额补贴,希望该项目快速度过成熟期,形成产业优势。但由于受技术及市场的双重限制,高速纯电动汽车没有取得市场突破,反而处于一种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大众、通用、丰田纷纷暂停在国内的纯电动汽车项目,转而发力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国内一些车企则处在“明处加力、暗处刹车”的状况,也开始把主要精力聚集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其实不仅是中国市场,过去3年中,纯电动车在全球的销量也很惨淡。日本电动汽车销量只占汽车总销量的0.16%,美国仅为0.09%。麦肯锡日前曾发布预测,未来5年,电动汽车占比较低的趋势仍不变。

  高速纯电动汽车目前步履维艰的情况无法改变,短期内通过技术手段取得突破的希望也很渺茫,中国电动车之路该如何走?对于这个问题,国内专家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高低之争”——先低速后高速,走中国特色电动汽车之路;“混纯之争”——一步到位做法不可取,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这道坎不可逾越。

  “高低之争”。低速电动汽车虽不受政策扶持,但其野蛮生长的势头受到相关专家的关注,再加上高速电动汽车在国内发展受挫,一种观点认为,低速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发展有其现实的需要和合理性,我国电动汽车应采取先低速后高速的路线,即进入发展技术要求低、进入门槛低、同时没有技术壁垒的市场,尽快将企业做大做强。新能源汽车专家周鹤良表示:“中国不可能直接实现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如果电动汽车要普及推广,还是需要从低速做起。”认为先从低速做起的专家认为发展低速电动汽车有三大好处:首先,从农村包围城市,推动电动车市场化;其次,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使人们逐渐接受电动汽车;再次,为今后高速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发展打下雄厚的基础。所以,当下的重点是政策要为低速电动汽车“松绑”。时风与陆地方舟的企业负责人明确表示,目前低速电动汽车最缺的政策扶持和引导,一旦政策“松绑”, 低速电动汽车市场将迅速成为一个规模宏大的新兴产业。

  “混纯之争”。“高低之争”是高速、低速两大阵营之争,而“混纯之争”则是在高速领域,是一步到位直接发展纯电动汽车还是循序渐进,先发展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再过渡到纯电动汽车之争。

  从目前市场情况看,纯电动汽车在短期内想取得市场突破不现实,抛开政策扶持,纯电动汽车的造血能力非常低,在国外车企转向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情况下,引发了国内对纯电动汽车能否一步到位的讨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赵冬昶表示:“从国内纯电动车技术水平和设施看,虽然国务院制定了长期以纯电动汽车为主目标的产业政策,但目前对这个目标存在争议。从鼓励汽车产业发展来讲,混合动力应该是今后发展的主题。”

  所以,发展纯电动汽车没有捷径,跨越式的发展策略比较难实现。相反,从消费者需求、基础设施、中国汽车厂商在技术方面的承受度来分析,发展混合动力车将是中国发展纯电动车的一个必由之路。

  商业模式上的突围

  一件产品的商业化程度取决于产品的创新程度及商业模式的设计和实际运营情况,电动汽车在技术短期内无法取得突破的情况下,要想提高其市场化程度,需在商业模式的设计及运营上下功夫,而要想设计出合适的商业模式,需对电动汽车的本质有清楚的认识。

  电动汽车本质是能源革命与汽车革命的结合,它集车辆、电池、能源供应三大系统于一体,单纯强调其中任何一方而忽视另一方的模式都将在市场上失败。此前电动汽车之所以在市场上表现惨淡,除了产品本身的原因外,就是推广主体片面地以产品思路及汽车思路来研发和推广,很少考虑电池及能源供应问题,结果使电动汽车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受到阻碍。

  商业模式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而设计,目前电动汽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整车综合性能低、成本高、充电难三大问题。所以,电动汽车商业模式主要涉及两大核心问题:一是购买和使用模式;二是能源供给模式。第一种模式又包括两种子模式:租赁和购买;第二种模式也包括两种子模式:换电和充电。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最新研究显示,国内电动汽车市场经过探索,目前已形成了三种可供参考的商业模式:深圳普天融资租赁模式、合肥江淮定向购买模式、杭州康迪租赁与换电模式。

  深圳普天融资租赁模式:该模式目前主要用于电动公交车,可归纳为“车电分离、融资租赁、实时监控”。该模式适用于确实有监控需要并且进行批量购买的细分市场领域,这些领域主要是城市邮政车、城市物流车、市政环卫车等。该模式是否适合私家车还有待观察。

  合肥江淮定向购买模式:该模式是企业针对特定消费者销售电动汽车。部分消费者的用车路线固定,用途相对单一,如仅上下班使用,并且充电地点相对固定,只要在固定地点设置充电桩,就能满足消费者绝大部分充电需求。这种模式适合政府公务车领域、大集团员工等细分市场。

  杭州康迪租赁与换电模式:1.换电模式。杭州的计划是利用现代物流、服务业、物联网等资源建立服务网络,按照“换电为主、插充为辅”思路进行网络建设。2.租赁模式。这种模式可定义为一种新型公共交通模式,只租不售,采用分时计费。

  以上集中模式各具特色,普天模式适合于统一采购的公交和市政服务等领域;定向购买模式定位于细分市场,适合于固定路线和单一用途的消费者,同时解决了充电难问题;而换电模式更适合私家车领域。另外,电动汽车商业模式目前尚处于试验运行阶段,将来随着不同主导者的介入,商业模式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如图一,不同主体提供不同形式的产品,而这些产品的组合形成了另外不同的产品。电池和裸车组合成了整车,而电池提供能源供应,能源供应与电动汽车的共同点是都要依赖电池,因此在电池处产生交集。若以电网公司为主导,它的产品电能是附在电池上的,所以为了推广自身产品,则会采用“充电桩慢充”或“电池租赁+换电”的模式。若以汽车企业为主导,由于它的产品是整车,则可能会更多的采用“整车购买或租赁+充电”的模式。

  如果往深层次分析可知,电池必须与电能或车辆结合才能具备商品属性,因此形成了“车电分离”(图二)和“车电合一”(图三)两种不同的商业模式。在电网公司主导下,电池作为储存电能的工具,需要满足自由更换和经济方便的租赁;而在汽车公司主导下,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重要部件,必须与整车结构和控制系统很好的匹配,上市前还必须经过各种严格的定型检测,因此,上市后自然实行整车购买或整车租赁模式。

  电动汽车商业模式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商业模式具有阶段性和实用性的特点,随着行业成熟度不同及主导者不同,将来模式如何变化,还需要不断摸索和尝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702.html

更多阅读

准大一新生必读:大学英语该怎么学?

[来源:新东方 作者:朱伟]  去年,我作为演讲师有幸参加了新东方“相信未来——中国大学新生学习规划公益巡讲”。活动举办的那两个月,我一个城市一个城市不知疲倦地奔走着,内心却是无比幸福。还记得在湖南大学那一场讲座后,我去卫生间,一

2014有关高考后新生如何择校问题若干建议 对大一新生的建议

今年高考分数终于在万众瞩目下出来了,相信在一连串大小不一的阿拉伯数字背后,伴随着的是一家欢喜一家忧。但不管怎么样,‘’高考难,考后择校更难‘’势必将成为广大考生的又一次心酸经历与体会。在此,我就自身经验、感悟,于如何择校方面为

走出迷茫--写给大一新生 大一新生写给老师

题记:同学们进入大学校园已经两三个月了,但是可能对大学生活还没有真正的适应。通过和个别同学的谈话,也感到同学们对自己的生活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或者有了目标,还不知道怎样去实现它。大一新生的迷茫,也许是大多数大学生必经的阶段,为帮

声明:《大一新生的困惑 新能源的新困惑》为网友炒鸡帅的小哥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