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影评人列孚谈香港电影分流:成熟市场一定要有小众电影



     时代周报:你提到院线排片主要由票房决定,一些较小众的电影,看的人没有那么多,但是其实是有一个特定的市场,但院线没有兼顾到这些人。

 资深影评人列孚谈香港电影分流:成熟市场一定要有小众电影
  列孚:对。这个目前在内地来说很难解决,市场上都是所谓的大片,没有形成一种小众电影的氛围,也就是我们说的“非娱乐电影”的氛围。尤其在发行垄断的情况下,由于这类电影通常院线是不愿意投资的,这就导致内地院线同时上映的电影不多,顶多就是七八部,可是在香港就完全不同,尽管香港的院线数量不多,远不及内地,但在香港同时上映的电影可以有30-40部之多,大、中、小众的电影都有,他们挖掘了另一个消费群体。

  时代周报:这样也反过来培养多类型的观众群体?

  列孚:是的,这样一来观众的选择会很多。内地的电影市场我认为并不成熟,成熟的市场应该是大、中、小(众)的电影都有,如果你连非主流电影的院线都没有,很难培养观众的多层次。

  时代周报:在香港,票房同样也是最重要的考量。怎么兼顾到这些中小众电影?

  列孚:以百老汇集团为例,在香港,它的旗下有三条院线(百老汇、AMC、PALACE)。百老汇影院主要是大众院线;至于AMC,只有两家电影院,一个在金钟的太古广场,一个在九龙塘的又一城,从影院的地点来看,你就能感觉到 ,它不是普罗大众去的,而是消费力较高的影院,所以一些高品位的电影会在这里放。还有就是PALACE,也是高端的路线,比如在IFC(中环国际金融中心)的那家影院,比太古广场的AMC又要高档一些。它们针对不同的消费群,放不同的影片。当然,百老汇旗下还有一个百老汇电影中心,在油麻地,这家又很不同,它坚持放映非主流影片、艺术电影。真真正正的影迷,才会懂得去那个地方,它的电影品位已经达到了一定地步。

  时代周报:在香港,不同发行公司之间的定位也有区别?

  列孚:跟市场的开放程度有关。香港的电影公司比如说安乐影片公司,最近有了好莱坞影片的代理权,负责一些海外公司的影片在香港的发行,之前则是通过购买其他影片的公司来做发行,欧美、韩日的电影都有。一些新的影片公司,比如Golden Scene(高先电影发行公司),是靠发行日本恐怖电影“贞子”( 《午夜凶铃》 )起家的,之后才有机会购买不同的影片,比如很冷门的《生命树》之类的影片。每家电影公司,基本都有自己本身的特色,从而形成了良性的竞争。这些都是因为市场开放而形成的,中国内地对外来说还是半封闭的市场,也就失去了市场竞争的型态。

  时代周报:内地这几年好像也有影院开始做观众分流,放小众电影,但是不多。

  列孚:在分流观众这方面,内地还离得比较远。目前内地缺乏真正懂电影、知道开拓观众群的电影投资人,这需要几十年时间的熏陶才可能形成。同时这也跟官方政策有关,在这个过渡期内,应当有一些政策优惠协助小众电影,鼓励院线增加这方面服务。

  近年来,内地尤其喜欢说“大片”,这其实在消费者中形成了一种从众的羊群心理。而内地的所谓大片,一般指的就是中影影片。它不像香港,有不同的代理公司或影片投资方在香港的分公司,能够形成不同的竞争。香港不存在配额制度,谁有钱、有兴趣,就可以卖影片,就有多样化的发行公司,就能形成不一样的市场心态。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909.html

更多阅读

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大陆演员全军覆没 哈林战队全军覆没

很遗憾,央视6台没有直播本年度的香港电影金像奖。木木选择在书房看新浪网的直播。图像效果差,聊胜于无。香港电影金像奖是华人影圈里最具权威的一项电影评比。比较金鸡奖让人难以忍受的获奖影片,金像奖的影片起码在电影院上映过。两

大陆人如蝗虫过境,香港人危机升级 蝗虫过境 电影

http://www.duping.net/XHC/show.php?bbs=11&post=1187564大陆人如蝗虫过境,香港人危机升级作者: 峻谦 「世界日报:大陆人如蝗虫过境,香港人危机升级」 2012-01-28 15:18:30 [点击:101]世界日报 2012-01-28 13:52:43从那首网路

香港电影中十大兽性大发!!! 爸爸兽性大发口淫

香港电影中十大兽性大发鲁迅先生所说的“兽性”是斗争性、反抗性的代名词,在他的词典里,人就不应该总是唯唯诺诺,奴性十足,而是应该有点兽性。不过兽性在更多情况下还是作为贬义词,来形容那些歇斯底里、丧失理性甚至灭绝人性

声明:《资深影评人列孚谈香港电影分流:成熟市场一定要有小众电影》为网友学霸的芯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