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时代的管理和营销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营销管理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

  1929年世界经济大萧条爆发,企业生产严重过剩,推动了市场营销学的实践应用。1931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 的成立,标志着市场营销研究已成为一种企业和学术界共同重视的社会化活动,以市场为导向的观念得到广泛认同。而这一观念的不断深化发展成为日后美国企业纵横四海的重要法宝。

  最近的全球金融危机被认为是世界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全世界都遭受了重大的损失。虽然目前对危机是否已经过去还有很多分歧,但是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最困难、最黑暗的时期已经过去,世界经济已经开始了艰难的复苏。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政府的果断有力产生了明显效果,也引发了市场结构的重大变化。政策不仅成为支撑市场需求的公共平台,更成为一些企业分割和垄断市场资源的重要工具。市场营销的注意力开始转移,各式各样的领导人峰会成为企业家最关注的事件。

 混沌时代的管理和营销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营销管理

  政策是有效的,但也是有限的。经济运行的轨道不可能长久由国家投资来主导,这已经被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实践所证实,现在许多国家只是在考虑政策退出的时机问题。但是,这些政策所引发的变化来不会结束,正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后危机时代的营销管理问题,就是要考虑危机时期实施的各项政策逐步退出后,营销管理如何适应全球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的变化问题。

  科特勒先生最近出版了一本新书叫《营销3.0》,他在接受采访时说:1.0是指传统的旧有的理性销售,比如买清洁剂时,你会告诉消费者它可以起到最好的清洁效果。对于2.0,我们会跟顾客说,你买了这个清洁剂,这是小孩子使用的产品,清洁的效果非常好。而在3.0中,我们的角度出现了转换,我们会跟消费者说,买这种清洁产品不会污染水源,不会对气候造成影响。现在我们侧重的是人类的精神状态,而不是他们心里想的东西。

  有些变化是意料之中的,最基本的是产品偏好、价格偏好、渠道偏好和促销偏好的变化。比如产品更注重实用、价格更追求低廉、渠道更喜欢简便、促销更重视实惠。也有一些当时不能理解事后才想明白的现象,比如以前大萧条时期的“口红效应”、“土豆效应”,也许现在试图解释房地产市场乱象的“丈母娘需求”、“三代积蓄”今后也会成为一种经典呢?而那些在当时就能把握这些内在规律的企业都发展得很快。

  对我国企业来说,后危机时代的营销管理有几个实际的挑战,比如如何利用家电下乡等政策的导向,实现品牌下乡、企业扎根?如何利用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资的机遇,提升我们工业品营销的水平?如何利用国家建设现代流通体系的平台,实现企业营销网络的优化?如何利用国家支持外贸产品内销的政策,实现企业市场结构的合理化?如何利用国家十大产业政策导向的作用,实现企业品牌的提升?如何利用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支持,强化企业产品开发的环保水平?如何利用中国积极参与共同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快企业国际化营销的进程?

  恩格斯说,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难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时多得多。后危机时代的营销,也是对我国营销人智慧的考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9476.html

更多阅读

七星时代家居商学院 后金融危机时代商学院教育的新思考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马可佳 美国华[0.13 0.00%]尔街的次贷和金融危机除了给全球带来经济大挑战,也给全球的商学院教育带来了警示。 “金融危机之后,舆论把矛头直指商学院教育,认为这是商学院教育的失败。” 新加坡国立大学管理学

强生全球领导力项目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全球领导力

系列专题:直面金融危机编者按 危机来的时候,谁也没有察觉,正如危机走的时候,谁也没有发觉一样。 和一年前的这个时候相比,此时公众对于市场和未来的信心,已然陡增。 但问题是,这一年的危机,留给我们什么?危机的绞肉机之下的经历和教训,又能给

声明:《混沌时代的管理和营销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营销管理》为网友當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