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体系构成 金融市场体系



金融市场体系概念  金融市场体系是指其子市场的构成形式。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包括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协议市场、商业票据市场、银行承况汇票市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大面额可转让存单市场。资本市场包括中长期银行信贷市场、证券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融资租赁市场。

  金融市场体系中几个主要的子市场都有其共性的东西:

  1、风险性(不确定性):如,股票市场的风险、外汇市场的风险。

  2、价格以价值为基础,供求关系的影响:股票价格的波动、债券价格的波动,最终都反应其价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金融市场体系构成 金融市场体系
  3、影响债券流通价格、影响股票价格、汇率波动等的基本面分析既要考虑宏观经济影响,也要考虑微观经济的影响等。

  金融市场体系中的相关相近或相异的内容:

  1、金融市场的功能,同业拆借市场的功能,债券市场的功能,股票市场的功能,外汇市场的功能,期货市场的功能等。

  2、外汇市场参与者,期货市场的参与者,同业拆借市场的参与者。

  3、贴现,转贴现,再贴现。

  4、汇票,本票与支票的异同等等。

金融市场体系的分类  金融市场体系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而一般根据金融市场上交易工具的期限,把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两大类。

  1、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是融通短期资金的市场,包括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协议市场、商业票据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大面额可转让存单市场。

  2、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是融通长期资金的市场,包括中长期银行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中长期信贷市场是金融机构与工商企业之间的贷款市场,证券市场是通过证券的发行与交易进行融资的市场,包括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保险市场、融资租赁市场等。

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发展状况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共存的金融市场体系。

  上世纪80年代是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建设的起步阶段。1984年国务院《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逐步建立包括资金、劳动、技术在内的生产要素市场,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我国金融市场建设首先从货币市场开始,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国债回购市场先后得到发展。

  与此同时,随着1981年开始恢复国债发行,资本市场的发展也逐渐起步。199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1992年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建立,1997年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建立,成为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转折。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后,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外汇市场。

  新世纪以来,各类金融市场发展明显加速,市场参与主体不断扩大,市场基础建设不断增强,交易和监管机制不断完善。2004年1月,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要求。

  2005年,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又将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概念进一步扩大为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上述变化既反映了对金融市场作用和认识的不断深化,也反映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作用的不断增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89597.html

更多阅读

离岸金融交易 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及发展

     一、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  大体上说,我国金融体系是与经济体制改革相伴而生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银行起着筹集资金与分配资源的重要功能,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对我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银行主导

完善金融体系 中国需要建立完善石油金融体系

 作者:陈九霖 葛洲坝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目前,中国每年石油进口量约为2亿吨,已成为全球第二石油进口国。然而,大量的石油消耗与进口,却未能提升我国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影响力,我国对国际石油定价的话语权,依然很弱。在国际

声明:《金融市场体系构成 金融市场体系》为网友掏空左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