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奶粉企业 奶粉劝购不如倡导以正治企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一位负责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召开之际呼吁国人放心购买国产奶粉,可谓用心良苦,然而很难让人信服。相比之下,新任总理李克强在人代会上谈及食品安全问题时寄语企业要做到“市场无欺、良心无悔”,强调“严格的法规,严格的标准,严厉地制裁违法行为”更给力。毫无疑问,食品生产经营者作为食品安全第一人,要想扭转当前存在的消费者不放心的被动局面,必须从以正治企做起。

  在以正治企中重获消费者信任

 婴幼儿奶粉企业 奶粉劝购不如倡导以正治企
  以正治企可以视为老子“以正治国”治理诉求在现代企业里的表现。老子在《道德经》中的主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被研究者视为三大治理原则。“以正治国”既居于三大原则之首,也是其核心。这里的“正”,对社会而言,讲的是公平、公正;对个人而言指的是光明正大,在企业行为中就是要在竞争中走正道。从后人的商业实践中不难看出,它就是具有普世价值的商业伦理,既“市场无欺、良心无悔”等等。

  民以食为天,食品行业坚持以正治企尤为重要。“市场无欺、良心无悔”等伦理规范本来是包括食品行业在内的所有企业应当遵守的底线,然而各种假冒伪劣食品的屡禁不止表明,仅仅靠“良心”约束是不行的,必须依托于渗透于企业内部的严格的制约监督机制,在以正治企中突出一个“治”字。古人所谓的“治”有双重含义,既指的是管理,也指的是管理,两者是相互渗透的。国务院即将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无疑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水平;然而在创新管理方式的同时,必须促使生产 经营者在以正治企中进行更加严格的自律。从这个意义上讲,在食品行业倡导以正治企可以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有利于在源头上解决问题。否则,市场监管的“树欲静而风不止”是不行的。

  应当承认,在市场竞争尚不规范的情况下,以正治企意味着承担更多的责任,使得企业做大做强的路径更长。相对于投机主义盛行,按照“以奇用兵”的逻辑,企业做大做强似乎有很多的捷径可走。然而很多事实证明,过度投机不仅道义上的责任绕不过去,而且资本游戏的破绽终究会露出经营软肋,不得不自食其果。比如所谓的概念营销,迷信策划、迷信点子、迷信包装、广告、明星代言等营销手法等。早年的旭日升,风光一时的健力宝,还有芒果汁、苹果醋等流星品类,都是由于过度投机的营销导向而丧失了市场先机。在戴着概念面具的无抗奶、高钙奶、健骨奶、舒化奶、维生素奶、鱼油奶、益生元奶纷至沓来的情况下,实实在在地在奶源上下工夫,那的确需要在以正治企中百折不挠的较真。

  在社会分工高度分化又过度融合的今天,以正治企并非仅仅是独善其身就可以取得预期效果的,以正治企实际上还要承担起“正天下”的责任。这除了要在消费者重新取得信任;更主要的是将以正治企通过产业链,传递到上下游的合作伙伴那里。比如“激素鸡”的曝光让白羽鸡产业链遭重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当前“公司+农户”养殖模式监管的失控上。由六和集团统一向农户提供鸡苗、饲料、药物、技术,然后按固定的采购价向农户回收肉鸡,可以让企业得以低成本、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大养殖规模。然而,农户所用的饲料是否确属公司供应,其是否会为了鸡的存活率使用违禁药、上市前是否有按规定停药,都没有在以正治企的理念下较真,出现的负面效应还是要由六和集团承负。这样的教训不能不认真汲取。

  食品行业为什么不能以正治企

  实际上,任何有着真金白银付出的经营者都不会公然反对以正治企,需要通过以正治企传递正能量;然而以正治企绝非执行高压。在所谓的业绩导向中,只要结果不管过程的“价值中立”往往会使得人们的信念产生动摇。正如索罗斯所指出的那样:剔除伦理因素,问题就变得很难驾驭。如果诚实和正直取向在人们的行为中失去控制地位,人就会日益变得只受经济动机的驱使。就是经营者声称要以正治企,那也很难落地,在食品行业更是如此。

  首先,食品生产大多处于微利状态,稍存侥幸,便会在毫厘间的弄虚作假中失之千里。与其他行业相比较,食品行业的平均利润率较低。除了银行业暴利是拜体制红利所赐,中国富豪财富头号来源是房地产,其次是制造业,接着是投资和自然资源。世界其他地方前1000位富豪中,排在头号的是投资领域,其次是娱乐和传媒,接着是自然资源,很少有食品巨头的身影。食品行业要想做大做强,就需要放弃一夜暴富的幻想,需要更多地耐得起寂寞。然而,食品虽然利润很薄,摊在单个产品上哪怕只有几分甚至几厘的利润,在大批量的供应中也会产生可观的积累。一旦经营者放松要求,在几分甚至几厘的利润上弄虚作假,看起来无伤大雅,但是由于其波及面广,对人体有害,早已背离了以正治企的健康轨道。

  其次,发现问题后,面对大面积的减损压力,推卸责任往往是其本能。2012年年底,德国一家食品公司接到申诉称:一名男子在食用该公司的速冻比萨饼时,咬到一硬金属颗粒并磕碎其牙齿。该公司领导层随即决定在全德国市场紧急召回总共约900万盒速冻比萨饼。因为他们认为,“召回900万盒速冻比萨饼给公司带来的经济损失虽然一时难以估量,但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是压倒一切的优先考虑。”即使按每盒数块速冻比萨饼价值20元人民币计算,那也将会造成上千万元的损失。正因为批量生产带来的影响具有连锁反应,国内食品行业接到投诉后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撇清关系:思念水饺吃出苍蝇后,厂家拒道歉;好时巧克力被曝有活蛆虫,厂家称生虫难避免等等。即使事态平息,积弊不除,也就留下了隐患。

  再次,在监督者缺乏较真动力、甚至有所姑息的情况下,形式上合规总有空子可钻。有位网友质疑食品监管:每次都是媒体曝光出来之后,政府相关部门才会有所行动,早干吗去了?的确,从三氯氰胺开始,瘦肉精、毒奶粉、毒地板、到毒胶囊,每次重大事故的曝光,都是在事后暴露出监管的软肋。其实,即使不考虑其中的权钱交易、地方保护主义弊端,监管也只能像一把锁,只能防君子防不了小人,法律的严惩只能针对事后足以认定的事实。食品经营者按照成王败寇的逻辑总是不惜以身试法,试图利用技术的手段在应对监管中蒙混过关。当应对监管的博弈成为常态,经营者队伍出现劣币驱除良币的逆向选择时,以正治企反而显得迂腐不堪,很容易被各种潜规则所取代,直到某一个脓包被挤破。

  用以正治企打造微创新的平台

  以正治企需要一身正气,然而在实践中并非不讲策略;其中就包括置于死地而后生管理艺术,力争将员工的潜能发挥到极致。就像郎咸平教授说分析的那样,机会主义已经没有市场,只有在“技术进步”等方面以真功夫取胜。须知以正治企之“正”并非僵死的教条,同时是指各种必须遵循的规律,在对规律的运用和对新的规律的认识方面仍然是各有千秋的。如果说心邪,正路也会邪;那么只要心正,“妄想”亦能正,可以在以正治企结出正果。

  一是在以正治企中坚持微创新,以货真价实质优取胜。在政策、市场、技术变化都很快的今天,宏大的战略创新对于很多企业可能不合时宜。一方面,重大创新需要相当的成本,融资能力本来就处于弱势的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另一方面,创新存有相当的风险,即使有所突破也可能难以市场化。食品行业同时又是个传统的、充分竞争的行业,注定不能像电子产品那样不断更新换代;相反,保持传统、正宗的口味同样质优。在市场的细分中,从细微之处逐步探寻、验证和拓展适合自己的方向,自然可以成为更为稳妥的发展路径。如果将其称之为一条微创新的路径,那正是以正治企的应有之意。这里的微创新并不需要刻意的操作,而是要让消费者切实感觉到经营者体贴入微的良苦用心。

  二是在以正治企中努力树正气,杜绝利用监管的空子敷衍塞责。无论是餐厅的后厨,还是食品的封装,食品生产的诸多环节,普通消费者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加上现代工业生产的专业化,消费者即便在购买后也很难全面掌握或者理解相关质量信息。这就需要经营者在企业内部的以正治企中通过“养正”来较真,既不可鱼目混珠,又不开刻意钻什么空子。比如按照现行《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标准,没有要求在产品托盒上标注是否可以“微波加热”字样。但是在明知和应知消费者购买后极有可能采用“微波加热”食用时,三全食品有限公司在加工三全米饭套餐,使用食品托盒时,就应当在进货时检查其是否具备可“微波加热”的功能,并且如实告知消费者。否则就很难说是真正对消费者负责。

  三是在以正治企中识别伪创新,谨防被带“毒”的业绩迷住了眼。从字形上看,“正”字从一、从止;也就是说,以正治企除了要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坚持正当管理;还需要不断地校正错误的方向,反对不正当的管理。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这是因为,以正治企与投机主义的“以奇用兵”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假如后者得不到制止,业绩实际上得到认可,那就是对前者的掠夺,前者的努力就会相形见绌。在微创新与伪创新之间也是一样。一方面,微创新比较容易被伪创新所混淆;另一方面,微创新极容易被克隆。假如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以正治企就成了虚张声势,即使付出了相当的努力也难以认人信服。国人对国产奶粉不“感冒”,到境外去抢购,原因盖源于此。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9046.html

更多阅读

转载 亚洲实地考察—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 婴幼儿奶粉排行榜

原文地址:亚洲实地考察—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作者:逍遥伯乐亚洲实地考察—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报告作者:赵琳,王鹏 报告出处:瑞银会议纪要我们邀请了业内经营外资品牌奶粉和本土品牌奶粉资深经销商及经理人进行了电话会议。本次电话会议的

13-04-09说下我了解的德国奶粉的限购情况 德国亚马逊奶粉限购吗

最近情绪频频失控,我想我是压力太大了。吃饭的时候反复劝说自己,不能因为个人情绪影响服务,这不是专业的客服应有的素质--好吧,其实我从来就不专业,我是来打酱油的……很多买家看了奶粉限购的新闻都很担忧,当然,现在的新闻,最重要的是如何抓

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 2014年,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的重生元年

中国乳业经过了几年的步履维艰的发展之后,伴随着国家调控政策的日趋收紧之后,行业出现了清晰的未来格局,国内乳业的发展秩序逐渐明了,国内婴幼儿奶粉行业的发展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可以说,这些脉象和格局都将在2014年一目了然

企业创新:态度比投入更重要

  企业创新:态度比投入更重要——创新的内驱力来自以正治企  被称为龙年第一起重大环保事件的广西龙江“镉污染”事件披露后,公众对当地发展与污染治理的种种追问直指政府,政府监管确有缺失缺位之处;然而,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同样应当

声明:《婴幼儿奶粉企业 奶粉劝购不如倡导以正治企》为网友鹿学霸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