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文营销经典案例 软文营销



什么是软文营销  所谓"软文",就是指通过特定的概念诉求、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使消费者走进企业设定的"思维圈",以强有力的针对性心理攻击迅速实现产品销售的文字模式和口头传播。

  比如:新闻,第三方评论,访谈,采访,口碑。

软文及软文营销:  软文是基于特定产品的概念诉求与问题分析,对消费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引导的一种文字模式,从本质上来说,它是企业软性渗透的商业策略在广告形式上的实现,通常借助文字表达与舆论传播使消费者认同某种概念、观点和分析思路,从而达到企业品牌宣传、产品销售的目的。

  在传统媒体行业,软文之所以备受推崇,第一大原因就是各种媒体抢占眼球竞争激烈,人们对电视、报纸的硬广告关注度下降,广告的实际效果不再明显,第二大原因就是媒体对软文的收费比硬广告要低得多,在资金不是很雄厚的情况下软文的投入产出比较科学合理。所以企业从各个角度出发愿意以软文试水,以便使市场快速启动。

  V-ING网络营销 认为所谓软文就是带有某种动机的文体;而软文营销则是个人和群体通过撰写软文,实现动机,达成交换或交易的目的的营销方式,可以相对于硬广告而言。

  我认为可以相对于硬广告而言,但不能相对于硬广告。

  众所周知,硬广告是一种纯粹的广告,直接的广而告知。而在软文中,如销售信函,广告文案,招商宣传等,他们都是带有“硬广告”性质的软文。

软文营销的意义  软文炒作是生命力最强的一种广告形式.也是很有技巧性的广告形式,软文是相对于硬性广告而言,由企业的市场策划人员或广告公司的文案人员来负责撰写的“文字广告”。与硬广告相比,软文之所以叫做软文,精妙之处就在于一个“软”字,好似绵里藏针,收而不露,克敌于无形。等到你发现这是一篇软文的时候,你已经冷不盯的掉入了被精心设计过的“软文广告”陷阱。它追求的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传播效果。如果说硬广告是外家的少林工夫;那么,软文则是绵里藏针、以柔克刚的武当拳法,软硬兼施、内外兼修,才是最有力的营销手段。

  软文营销文字可以不要华丽、可以无需震撼,但一定要推心置腹说家常话,因为最能打动人心的还是家常话;绵绵道来,一字一句都是为消费者的利益着想。

  国外有一家著名的DIY家装连锁店,其成功的秘诀就是为消费者省钱,每个员工的首要职责是告诉消费者采用哪些装修材料、工具既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又能最省钱。有一位消费者为了解决一个难题,欲购买一套价值5000美元的工具,该连锁店的一名员工为其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只花了5美元,消费者能不感动吗?下一次需要时能不来吗?

  许多人会说这样的商店太傻了,应该让消费者尽量多花钱,才是快速致富之本。但,傻人自有傻福。这家商店这样为消费者着想,得到实惠的消费者奔走相告,广告费分文未花,每天的来客常常多的装不下,生意好的不得了,有了人气,财源自然滚滚而来。

  美国著名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主持了一次有25万人参加的为了争取自由而举行的示威集会,发表了一篇令美国人民至今难忘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实际上,马丁·路德·金的演讲词“我有一个梦想”就是最好的软文营销模板,其已经超越了为自己、一个小团体而奋斗的狭隘和局限,达至为全美国所有黑人的自由而鞠躬尽瘁的最高境界。正如他讲到的“我心怀这样一个梦想,那就是我们终能填平所有的人间沟壑,夷去所有的世间屏障,变崎岖为康庄,易坎坷成平原。到那时,上帝的光轮再现,普天下生灵共谒基督。

软文营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本质是广告

  ——追求低成本和高效回报,不要回避商业的本性。

  2、伪装形式是新闻资讯、管理思想,企业文化,技术、技巧文档,评论、包含文字元素的游戏等一切文字资源。

  ——使受众“眼软”(只有眼光驻留了,徘徊了,才有机会)

  3、宗旨是制造信任

  ——使受众“心软”(只有相信你了,才会付诸行动)

  4、关键要求是把产品卖点说得明白透彻

  ——使受众“脑软”(有了印象,还要了解清楚,否则脑子还是硬梆梆的)

  5、着力点是兴趣和利益

  ——使受众“嘴软”(拿人家的手软,吃人家的嘴软)

  6、重要特性是的口碑传播性

  ——使受众“耳软”(朋友推荐的,更愿意倾听)

软文营销的方法:  一、专栏

  早期的软文大多是专栏形式,它起源于平面广告的演变,因此专栏也被称为“文字广告”。当单纯的平面广告无法深层次说明产品功效,以及所能表达的信息通过广告很难完成的时候,广告就成了文字广告,也即今天所谓的“专栏”。

  “专栏”被应用最多的领域是对保健、美容等类型消费品的宣传,此类产品的特点是内涵较少,消费者对他们很少主动关注,因此简单的平面广告效应十分有限。相反,配上美女图片或较吸引眼球的图片,图文并茂的对消费者进行心理攻击,就能使其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值得注意的是手机、数码相机、MP3、闪存等电子消费产品,在媒体上的文章基本上也是图文并茂,但这类产品是大众较为关注的产品,媒体本身也乐于刊出,因此,它们的意义不同于“专栏”。这也是为什么做IT客户的媒体公关成本会远远低于消费类产品的原因,而负责任的公关公司也会根据客户产品的实际情况进行最为合理的报价。

  “专栏”操作的手法与投广告几乎没有两样,在操作时一般选择发行量较大的晚报类媒体,“专栏”价格较高,5元/字到15元/字不等。如果选择差一点的县市级媒体或非主流媒体,价格可以低到2元/字。而重量级的中央媒体,如人民日报的价格则需要30元/字,另外还会受到很多限制。

  可以看出,做一个1/3版面大约2000字的专栏,如果是优秀媒体其价格甚至可能达到2-3万,这是相当高的价格。许多中小企业的市场推广费用是很有限的,选择专栏要么是席卷大量资金气势汹汹而来,要么实在是迫不得已。

  对于专栏,业内不成文的一个说法是什么样的文章都可以上报纸,只要有钱。也就是说,实在没辙了,走专栏总还能把文章发出来,让老百姓看到。正因为这样,专栏是日常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补充,企业文化、产品深入介绍、消费环境模拟、试用手记等等文章经常会需要专栏来配合。

  专栏的常用方式有以下几种:

  1、危机感制造:软文让受众产生恐惧感,进而抛出解决办法,水到渠成。

  2、消费环境制造:老婆给我买了什么,用了之后,脸色好了,精神爽了

  3、消费榜样树立:去XX地,某某怎么怎么样,自己却……形成鲜明对比。

  4、产品深度介绍:XX产品十大功效之一XX,有几个功能投几次专栏,这个产品就是牛,有十大功效。

  5、企业文化:这个企业是多么多么的牛,这么牛的企业,产品当然过硬。

  6、征文、促销、活动等等:非要在晚报让大家知道的时候。

  就软文规划而言,“专栏”的价格毕竟很贵,所以在市场推广过程中,能不用专栏软文,尽量不要用。

  二、炒作

  媒体总是要发文章的,如果一篇软文的写作程度超过了某报版面中最优秀的文章,而且稿件中涉及的事件又十分符合某报的风格,这样的软文已经是武林高手。

  然而这样的好事情通常很少发生,即便发生了,一篇软文只针对一个媒体,对于公关公司而言撰稿任务就会过于繁重。更何况,记者精于新闻报道和评论,每天都会发生千千万万的事情,与记者拼稿件与新闻,那公关公司必然落于下风。

  很多事情对于普通人眼里是小事,但是对于软文炒作而言,一定是大事。只要把事情搞大了,并且最终自圆其说,那就能达到最佳效果。比如一次简单的促销活动,硬要把它说大了,就得着眼于行业来说,提出反面问题,进而正面回答。一般文章的进程安排是:

  1、提出“XXX快死调了”的大新闻

  2、发现“还有一口气”

  3、“原来是这样啊!”

  另外,炒作要从各个角度同时进行,对企业产品进行SWOT综合分析后,多多少少会发现一些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优势是要发扬光大的,劣势是有原因的,机会是要扩大的,挑战是要迎接的。然后就能有效地制定软文需要炒作的总体路线,接着针对行业、产业、企业、渠道、消费者、品牌等各个角度进行全方位的炒作。常见炒作比如:

  1、行业剖析:这个行业

  已经缺乏生气了,需要一些新事物来推动发展

  2、产业分析:竞争的手段五花八门,应该玩点新花样了,或者说发展技术才是硬道理,或者说服务才是致胜的根本。

  3、专访:难道你不信,听听权威怎么说。——适合善于炒作的企业。

  4、渠道:XX是有雄心壮志的,消费者会来买帐,所以快来经销这种产品吧。

  5、消费者:你迷茫了么?我来告诉你怎么办。

  6、品牌:XX是开山鼻祖,是对XX的挑战者,是XX的领先者

  当然,这种手段适合于冒进的企业,对于一些较为保守的企业而言,炒作的手法则较为单调。但是这样的企业一旦有软文需求,一般都是发生了7级大地震的事情,影响也确实是非常之广的。此时的软文炒作,要“犹抱琵琶半遮面”、“欲语还休”,一点点的进行告知。软文操作则以新闻发布、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新闻评论……进行慢性轰炸,否则一个大综述稿一出,将事情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再去炒作就是鸡肋了。

  三、无形

  在无形之中达到软文炒作的目的。

  如家电经常上演的收购案,IT业经常上演的侵犯专利起诉案,涂料行业也有喝涂料的案子,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波又一波的大降价案,还有进来盛行的砸自己家产品的行为,都赚到了媒体的许多笔墨。但这只能较为高级的软文炒作,但是讨论很少升级,因此效果也就一般。

  最基本的无形胜有形的文章,也不是公关稿件的最高境界:看似站在第三方角度进行公正评论,但文章的整体却为客户说话。所谓无上极至,要达到的效果是逼竞争对手出招,或者将媒体的目光吸引,主动跟进,让别人花钱为自己炒作。

  对于逼竞争对手出招的方法是,主动攻击对手的软肋,一般是处于市场2、3阶的企业攻击第一梯队的企业,打击别人以提高自己。因为是软肋,竞争对手明知道是圈套也只能慢慢往里钻,花钱为自己洗脱的时候,也不得不提高别人。这事实上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做法,如果两个企业配合默契,效果就会很好。对于市场上的冤家对头,如果吃不下对方,也可以默契地进行互相攻击,瑞星和金山的默契炒作可算是较为成功的一个例子。

  媒体的嗅觉是灵敏的,消费者最关注的也就是媒体最需要的。很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提供一个话题,比如媒体普遍报道家用空调的使用是否健康,这比对海尔健康空调本身进行炒作要有效的多。另外,对于网络媒体而言,它们对优秀文章进行大范围转载无疑也达到了软文传播的绝佳效果。不管是哪种方法,以点带面,发出一个声音,“怂恿”媒体来帮助炒作概念,是四两拨千金的最好办法。

  不管是怎么炒作,目的是利用最少的资源,引起全社会的共鸣。

如何进行软文营销:  目前,网络广告的一般形式包括:网幅广告(全屏、对联、飘浮、旗帜广告、通栏等),电子邮件广告,搜索竞价广告,弹出式广告,富媒体广告,以及基于用户群体细分的定向广告等等。

  以上这些广告形式的收费通常采用:千人曝光成本(CPM)、每点击成本(CPC)、每行动成本(CPA)、每回应成本(CPR)、每购买成本(CPP)、包月方式、按业绩付费(PFP)等方式,其中最常见的为CPM和CPC。

  我们不能说上面的网络广告形式不好,但其中一些问题是要指出的。比如,中国大多数的网民对网站上五颜六色、飘来游去甚至是强行弹出的广告是反感的。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末刚兴起互联网的时代,网民对网幅广告的点击率曾达到10%以上,而在今天,即使非常漂亮的FLASH广告,往往点击率不到1/1000。但是,很多网站是要靠广告吃饭的。且先不说一些门户网站经常对广告客户虚报网页浏览数或者点击数,就连百度这样的知名企业,因为管理不善都出现了点击欺诈的情况。可以说,现在投网络广告的客户满意度在逐步下降,他们一方面抱怨网络广告的投入成本并未换来相应的效果,另一方面则对网络广告中的数字感到不可控甚至不可信。

  不过,当前互联网上越来越频繁的炒作却引起了不少广告主的关注。以近期网上关于流氓软件的口水战为例,奇虎公司为了宣传其360安全软件,动用了大量写手在网上广泛开展文字炒作。高明的奇虎公司老总周鸿祎靠着一些文字游戏,用非常低廉的成本把产品在全国做了反复宣传。再看看网络游戏,几乎每个游戏公司都会安排人到各论坛发帖,或者联系相关网站发文章,来充分介绍游戏产品的特点、情节等。另外,大家也非常清楚现在好多博客已经不完全是个人情感的表达了,里面不乏为商家做宣传的,越是名人的博客越是如此。

  其实,我们看到的这些现象,都是一个网络营销新时代来临的标志。这就是软文营销的时代来临了。

  软文营销的概念,其实并非新鲜词。传统的媒体行业如报纸、杂志早已有之。所谓"软文",就是指通过特定的概念诉求、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使消费者走进企业设定的"思维圈",以强有力的针对性心理攻击迅速实现产品销售的文字模式。在传统媒体行业,软文只所以备受推崇,第一个原因就是硬广告的效果下降、电视媒体的费用上涨,第二个原因就是媒体最初对软文的收费比硬广告要低好多,在资金不是很雄厚的情况下软文的投入产出比较科学合理。所以企业从各个角度出发愿意以软文试水,以便使市场快速启动。

  软文营销,几百元、几千元就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比普通的网络广告费要花得更划算、更透明!

软文营销误区:  不少商家希望通过一次软文营销就就能带来很高的销量,或者大幅度提高说炒作网站的点击率,其实那是很难实现的。因为软文不如硬广告那样直接,他是通过文字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思想,只有通过长期的营销宣传,才能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进而才能在营销上产生质的变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90981.html

更多阅读

《市场营销经典案例分析》8 市场营销案例分析范文

   (2缅甸-喜樂的心才是良藥011-08-13 23:26:14)(转载)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119/14/3427795_70671028.shtml《市场营销经典案例分析》71~80713.戴尔的直销特点戴尔公司坚持直销是因为通过直线销售模式,顾客不仅可以直接

叶茂中营销策划经典案例 叶茂中营销策划机构

叶茂中营销策划经典案例http://www.jdwqchy.com/gb/newsdetail.asp?newsId=433来源:日期:2011-4-13浏览次数: 250叶茂中营销策划经典案例------好朋友,永远不氧化!《燕京啤酒粤西攻略》英年早逝的青岛啤酒前董事长彭作义先生在数年前曾经

什么是营销?看看这十大营销经典案例 十大网络营销经典案例

【导语】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但是企业营销恰恰相反,如果没有好的营销策略,那么这家企业/公司只会碌碌无为,永远也成长不起来。就像小米一样,如果没有特别的饥饿营销等手段,估计它的市场份额永远也只是冰山一角。下面来看看下面的十

债权债务纠纷,经典案例汇总篇2009-2014 债权债务纠纷起诉状

债权债务纠纷,经典案例汇总篇(2009-2014)|人民司法文/赫少华·律师|上海该文收录《人民司法·案例》近三十个经典案例,涵盖债权确认、转让、债权撤销、执行异议、破产债权申报等。一、债权人主张股东就怠于清算承担连带责任应适用诉

声明:《软文营销经典案例 软文营销》为网友西岛猫纪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