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思考的力量 思考的力量(十六)——看见是因为你想看见(之二)



     第三个故事:《森林的故事》

  在过去,我们知道大森林里面什么都有,每天一早各种人都会到森林里面,有打猎的,有挖药的、有伐木的、有摘蘑菇的,他们都走进森林,但每个人去的方向都不一样。打猎的,平时就已经观察到老虎是怎么出没的,在哪里出现。他看到老虎的粪便就知道这个老虎是昨晚在这里还是刚刚经过,凭着这种感觉,他就知道他应该在哪里装下陷阱。到了晚上你会发现,是这群人把老虎扛回来,而不是另一群人。伐木的人,他不仅知道,哪里的木材适合他用,他还要知道深山老林最好的木材是怎么运出来的。他必须找到一个坡度,而且可以运用这个坡度的引力,把砍下来的木材往山底下运,他收获的就是最好的木材。挖药的人,他知道这个季节到哪里去找什么药材。所以你会发现没有一个是乱去的,事前他已经知道。只是那一刹那间他知道他的目标意念聚焦在什么地方。而挖蘑菇的,他一定是在一场小雨后太阳出来了,就逮住这个时间去的。因为那个时候蘑菇蓬勃生长得到处都是。只有小孩进了森林对花花草草感兴趣,出来的时候抓一把,又是野花又是野草,都是好玩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没拿到家他就扔了,因为没有用。

  很多人到市场上去收集信息,就像小孩子,拿回来一堆花花草草,但是没有用。所以有目标意念是看市场的关键。这就取决于常态化、生活化的思考,平时去考察、勘察、观察,但是带着目标意念就是洞察。这个目标意念是分析以后的行动意念。

  那么,我们该如何建立起目标意念呢?

  我们常说,你没有假设就不可能有意念。假设从哪里来,就是预料到可能存在的机会和问题,然后带着这种眼光去看、去思考,你的洞察力就比别人强三倍。经验告诉我,形成强烈的意念往往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永远有简单的链条。

  永远在头脑中有一个简单的链条,去约束自己的日常思考。因为我们不管是做咨询的(企业参谋)、还是做企业的,根本上来说都必须建立生意视角。市场的事情,根本而言其实很简单,你永远要在脑子里盘算:第一,产品到商品,企业是怎么实现的?一个产品变成可卖的商品是怎么实现的?中间有多少过程?不同的行业会有什么不同?第二,商品的可交换条件是什么?一提到交换会马上就想到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终端大卖场小卖店、零售业还是餐饮业,所有跟消费者交换的地方,你的脑子里面要有很多很多的场景, 构成一个很简洁的很实在的东西,产品/商品/交换/消费。有了这个链条,你就总能在整体上简单的思考,历练久了就成了直觉。我们的意识没有上升到这个高度,不是我们的技术问题。脑子里没有产品、商品、交换、消费这四个步骤,规划出再好的产品仍然不是商品,企业不会买单,销量不会上涨。同时,形成有利价值的商品,本身就能与消费者沟通,加上好的交换渠道,就会成为畅销的商品。

  2、将消费者洞察常态化。

  如果把消费者洞察看出是知识或是学问那是错的,仅依赖市场调研公司的数据理解消费者则更是错上加错。成功的企业家,消费者洞察在他们的脑子里面是每一分钟都存在的,因为今天是买方市场,取悦消费者的能力决定了攫取他们钱包份额的关键。你家里的人是消费者,你的朋友是消费者。你每一分钟都可以做消费者调查。不可能你某个时候就突然拥有了消费者洞察的能力,它是每一分钟都应该展现在你的意识常态里面的,日积月累,你会发现有时候你不去市场都同样能尖锐深刻。当然,不要以为消费者洞察是用眼睛看的,而是用心看的,用心去洞察不同环境下的人、不同条件的人、不同收入的人、不同教育的人、不同生活习惯的人。如果你平时不注意,你不可能突然间就变成这方面的专家,也不可能看见你想“看”到的机会和细微之处。

  3、超越技术和词汇修辞。

 水平思考的力量 思考的力量(十六)——看见是因为你想看见(之二)
  第三个问题,超越技术。我们不要习惯用文字词汇去思考问题,要善于摆脱文字词汇这是一个很关键的超越。有价值的思考,是不需要词汇的“包装”,这是秀给客户、秀给消费者看的。所有词汇都已经有原意,而流传千古的常识都是平白的俗语,用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去培养意念往往会更有力量。所以,不要拿很多词汇去做为思考的材料,词汇是最影响思维的。要小心这个陷阱,我们常喜欢以词汇修辞来表现专业,但词汇的背后是没有东西的,是很危险的,我们会陷入一个理论元素的陷阱。比方说你是消费者,有人问你为什么这两个品牌的牙膏你选这个?你要用词汇表达出来,你心里可能明白,是因为你老婆想要这东西,而不是真正自己喜欢。你可能在这个方面没有动过脑筋,因为顺从老婆的选择。但如果你没有超越词汇的话,你肯定会拿词汇,拼够“三个优势三个劣势三个机会”,等你开始瞎编。一瞎编你就开始骗自己,也在骗别人。

  4、懂得变与不变。

  我们通常看市场喜欢看变化,似乎只有掌握变化,才能掌握趋势。但我觉得,仅关注变化,就像小孩走进森林那样,拿回来的多是无用的花花草草。看变化很重要,但看变化必须回到不变的基点上来,这才是最关键的。决定生意成败的是把握那些不变的东西。比方做买卖,三百年前的消费者跟现在的消费者对比,不变的是什么?把这点搞明白的时候,你看变化才有意义。三百年前可能我们都是用一吊一吊的铜钱去买东西,现在我们用卡,以后可能手指镶个芯片就行了,那只是货币形式的变化。但是三百年前买东西的人就想得到又便宜又好的东西,希望得到尊重、希望方便,这些不会变。不变的东西才是生意的本质,所以我们在看变化的时候要时时刻刻回到不变是什么?因为我们看变化其实都是在加强生意上不变的东西,我们要懂得反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9120.html

更多阅读

老上海的痕迹八十六,乔家栅的栅在哪里? 打印机光栅在哪里

2011-10-27 09:57:03|分类: 默认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长篇纪实】老上海的痕迹八十六,乔家栅的栅在哪里?今天我们谈谈乔家栅这个名字怎么来的,这里不是在给乔家栅做广告,追根溯源,乔家栅的名字远比“乔家栅点心店”早得多,点心店只

苏州河上的桥三十六 沪杭铁路外环线桥 沪杭城际高速铁路

沪杭铁路外环线苏州河桥又名沪宁铁路苏州河桥。沪杭铁路1906年动工兴建1909年建成通车,全长189公里。1916年12月建成沪宁铁路的接轨线。通往杭州等线路是在上海市区的闸北、普陀、长宁、徐汇、闵行等区通过的。火车通过市区主要道

描写古代儿童快乐生活的诗词四十六首 古代描写爱情的诗词

我外孙女儿今年五岁半,正在幼儿园上大班。为了使她从小接受古代诗词的熏陶,培养她学习古代诗词的兴趣,我选编了这套描写古代儿童快乐生活的诗词(四十六首),并以此解决辅导孩子学习古代诗词而苦于找不到合适教材的燃眉之急。本文是我从个

gdp大于gnp 王一博对GDP、GNP的深层分析 (十六)

(十六) 农村经济建设与GDP和GNP的关系        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农业、农村在未来的发展中将释放出巨大的经济增长潜能。自然,农业、农村对GDP和GNP总量的成长、总量的结构变化,有一个巨大的贡献度,或有一个巨大

声明:《水平思考的力量 思考的力量(十六)——看见是因为你想看见(之二)》为网友蜜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