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决定命运 数码市场细分形态初现 意识决定命运



  09年的数码市场,没有因为经济危机的影响而萧条许久,相反,因为企业的经营压力,反而在市场上纷纷大展神通,或是凸显价格优势,或是发挥营销能力,将手里的底牌施展的淋漓尽致,十一黄金周零售市场全线飘红,就是一个最有力的反击佐证。可惜的是,数码市场是个不相信眼泪的地方,残酷的竞争环境注定了企业如果没有创新,固守原来的老路,终究走不出这个逐渐陷落的泥沼,产品、渠道、价格、促销,传统的营销领域究竟哪个才是突破点?我想在各项内容都同质化严重的市场,这已经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一些有见地的企业,在悄悄的将市场战略做着积极的调整和转型,力争在混战中觅得一块可攻可守的城池,而寻求新的着力点,细分市场是必不可少的方式与手段,甚至已经成为数码厂家、卖场的最后一个攻守转换的转折点。

  同质化现象渗透于各个层面

  经过多年的行业洗牌,虽然很多的品牌已经随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走向了没落,甚至彻底消失,但是,因为单价较低、进入门槛低、配送方便等特点,刨除价格昂贵的单反相机,数码产品的市场集中度一直不高。也因为这些特点,注定了数码市场的同质化严重,从风格设计到组成配件,再到整机性能和外形,总能从不同品牌的机器中找到或多或少貌似默契的相似,尤其是山寨品横行市场,更是将这种现象推向了极致。总体来看,同质化已经贯穿了数码产品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产品角度来看,以PMP为例,目前国内能够提供出较为成熟芯片的只要少数几家,并基本集中于深圳的工业基地,国外品牌有能力研发和生产芯片,但是高质量带来的高成本,要想附加于产品本身,动辄上千的PMP,场和消费者似乎不会买账。因此,像飞利浦等传统豪门也纷纷推出了基于中低端芯片的产品,价格也做到了符合中国消费水平。而国内的一、二线品牌,更是集中于开拓中低端市场,力图通过国内基数较大的消费群体获取数量上的保证,从而用盈利证明人多力量大的言论是如此的通用于古今。产品的组装,只要看看深圳大大小小的工厂兴旺程度就知道,几乎是一条生产线上走下的产品,除了LOGO,还有可能是按键位置不尽相同,其余都是“如有雷同 纯属故意” 的产品,这样的结果就是,不管是哪个品牌的产品,总会有几款功能界面和操作方式都是类似的甚至相同的。产品的差异化,只是存在于理想中的、对于未来发展的一个优美蓝图的勾勒,现在的差异化,能够做到产品外观层面就已经是领先者了。

  从营销和品牌建设角度来看,虽然国内各个厂家、卖场以及数码门店的招数不尽相同,但关乎企业战略发展的公关和推广还是依托于传统的手段,央视的广告似乎必不可少,体育、娱乐活动的赞助成为主流,数码类杂志的硬广加软文已成固定模式,卖场的报纸广告轰炸则是比拼硬功,只有一个爱国者,能时有营销大手笔,并且命题准确,能做到品牌美誉度和销量的齐头并进。如何把握现有的市场脉搏,从大市场分得更多的蛋糕,相信在一轮轮的促销轰炸过后企业总会有自己的定论,能够得到统一认知的是,攻破同质化的这个课题,想从宏观解决已经没有了可能,从产品生产角度改变现状也太遥远,从营销的角度细分市场找到突破点,才是目前缓解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

  市场细分要求迫切源于三点

 能量决定命运 数码市场细分形态初现 意识决定命运

  美国市场学家温德尔8226;史密提出细分市场的概念,也是为了发掘市场机会、解决市场营销策略的问题,避免茫茫 “红海”中的惨烈竞争,将最大的人力、物力、促销资源投入到最合适的市场,而这些,正是数码市场各个企业经营的短板所在。

  首先,数码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不论是厂家,还是卖场,各方采取的“高举高打”策略已经严重拖累了整体利润达成,甚至导致了利润的负增长。大主题、大促销的时代已经悄然过去,可以说消费者的理性已经超出了商家们的预期,以往一个八折起就能让人们蜂拥而至的情况不复存在,因为越来越多的人们追求个人消费习惯与产品价格的,不再是因为一句低价决定购买的时代了。细分市场,把握营销点或是线,而不是空泛的“面”,找准目标消费群体,提炼产品核心卖点,强化关联感情诉求,一击中的,减少费用、促销资源以及营销方式的沉重负担。比如一款MP3,它的目标消费者是15-25岁的这样一个群体,但是要完全覆盖这样一个跨度的年龄层,需要成本必然是巨大的,结果却可能是一个笼统的含糊的无法量化评估的,而如果将其做一个细分,选取高校学生市场做一个突破点,通过组织符合学生群体的大品牌但是中低端价位产品,配合走进校园的线下活动,虽然形式老套但是在学生市场绝对好用,这样覆盖20岁左右的消费群体,将大大节省公关成本。毕竟,产品同质化带来的最直接后果是全面的竞争,一片红海中企业撒网式营销收获均局限于区域内存在的资源数量,撒的网越多,单个企业可获得机会就越少,这样看来,不如找一个狭小但是鲜有人撒网的区域集中力量开拓,收获的将是一个长期的可持续的回报,这也是细分市场理论提出的基本依据点之一。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顾客的消费心理趋于理智,产品同质化的另一个表现就是顾客的品牌忠诚度不高,既然功能都一样,那自然谁家的便宜买谁家的。面对着这样一个危机四伏的市场,数码产品的生产、销售企业盲目跟风追求流行和时尚带来的风险是巨大的。只有独树一帜的开辟市场,或是产品,或是营销,提高精准目标群体的粘性和忠诚度,深耕细分市场,才能冲破现阶段数码市场的困局。

  个性化消费或成未来主旋律

  细分市场,是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动机、购买行为的多元性和差异性来划分的,从这样的理论核心来看,未来的数码产品市场细分,将取决于消费者购买的原因,或者说消费者将所购商品用于何处。

  首先,个人使用的群体,将随着用户的年龄层次增加而出现更多的个性化元素,学生、白领对于数码产品的要求因为其消费观念不同、使用场所不同而产生本质的差异,一款产品究竟要锁定哪个群体,我认为应该从产品设计阶段就应该有一个定论,而不是在产品大规模铺进市场后才根据一个阶段的销售数据分析得出核心诉求点与目标消费人群。而随着数码产品的成熟,消费者也不再满足大众化的“街机”产品,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强,企业需要在产品设计上下足功夫,变化莫测的市场中,意识决定一切。

  其次,礼品市场渐成数码业绩增长点,也就是购买数码产品的另外一种动机和需求。各色的中西方节日充斥于青少年生活中,导致了对于礼品的极大需求,而青少年本身的娱乐、生活特点也成就了数码产品走上礼品市场,成为数码产品每年的重要营销诉求点,也是业绩增长的必要保障,尤其是圣诞节、情人节等符合学生、青少年观念的西方节日,购买一款手机、MP4赠送给朋友,渐渐取代传统的节日礼品成为一股新风潮。此外,由于手机等产品的普及,每到年底的返乡高峰中,很多人都会为父母购买一款合适的中低端手机,即作为一种孝心体现,又能同老人随时联系解决了外出工作的后顾之忧,这也是每到春节前手机产品销量占比大幅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些细微中的变化,并不会对数码市场的走势发生根本性的扭转,但是却向企业释放了一个转型的积极信号,市场经历了产品为王、烧钱至上、高举高打的系列发展形态,深耕细作已经成为数码企业下一个核心战略点。只是,如何专注于这个变化,开拓出更有新意的适合自身企业发展的领域,还需要企业有一个敏锐的意识。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92042.html

更多阅读

市场细分理论 市场要细分 销售要盲扫

市场细分的概念是由美国市场学家温德尔8226;史密斯于1956年提出来的,它按照消费者欲望与需求把因规模过大而导致的难以服务的总体市场划分成若干具有共同特征的细分市场,从而更好的进行市场活动。   处于同一细分市场的消费群被称

市场细分理论 “细分市场”不代表放弃一片森林

许多有着雄心壮志的企业老板一听到要对市场做“细分”就皱眉头,为什么呢?因为在他们的概念里,细分就意味着有一大片市场要放弃,等于为了一棵树木放弃一大片森林。但事实是这样的吗?如果把纸巾定位为男性纸巾就等于放弃其他市场吗?如果把

童装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的重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市场营销人员对市场细分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市场营销领导者理事会(Marketing Leadership Council)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74%的受访者将市场细分列为最感兴趣的课题。  促使市场营销人员对市场细分重视

市场细分八步曲:以需求为基础

     市场细分 (Segmentation)是指营销者通 过市场调研,依据客户的需要和欲望、购 买行为和购买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把某一 产品、服务的市场整体划分为若干消费者 群的市场分类过程。进行市场细分的目的 是通过对客户需求差异予以

三只松鼠顾客市场细分 顾客细分的四个步骤

  多数B2C公司都依靠某种形式的市场细分,来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的目的。通过市场细分,可以了解顾客的行为、习惯和喜好,增加市场营销和经验管理成功的几率,并推动品牌定位和产品开发。顾客细分已成为一种关键能力。Corey Yulinsky在

声明:《能量决定命运 数码市场细分形态初现 意识决定命运》为网友沽酒杯空影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