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总结 铸造企业的后勤保障工作



     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化发展,铸造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成本管理、劳动生产率提高、工艺纪律优化、质量管理等与企业效益改善关联度高的管理活动普遍被人们所认知,而后勤管理工作的管理行为由于看似与效益不着边际,被人们特别是相当一些管理层群体逐渐有所淡化。孰不知,好的铸造企业后勤管理活动能够与成本管理、生产管理一样为企业发展带来正能量,能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保障,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

  铸造企业的后勤保障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和其他企业一样,看起来管的都是吃、喝、拉、撒、睡的小事,微不足道。其实不然,铸造企业后勤工作意义重大,不可小视。主要涉及到后勤服务的工作包括住房补贴管理、职工福利、爱国卫生、厂区外环管理、房屋修缮等等,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这些工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杂、高、多”。所谓杂,就是工作繁杂,体现在职工食堂、门窗玻璃、房屋安全、办公照明、厕所卫生、澡堂管理、厂区外环、车间通道地坪修复等等。所谓高,就是质量要求高,如职工住房补贴的动态管理,既不能疏漏任何一名可以享受企业福利的员工,又不让企业因职工调出而多支付一项费用造成浪费。又如房屋维修工作,既不可花费大量资金对房屋建筑进行整体修缮,又不能因短缺资金对维修项目不负责任等等。要求比较高,哪一项工作如果有疏漏,都势必会给企业带来损失。所谓多,就是临时性、突发性、应急性的事情太多,往往容易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局面。那么,针对这些工作特点,如何做好铸造企业后勤保障工作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个人认为做好后勤工作,必须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计划性要强。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彰显出古人对预见计划工作重要程度的描述。古人尚且如此,如今我们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更应用计划来谋划、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当然,铸造企业的后勤管理亦不能例外。

  由于后勤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对经营指标的贡献程度偏低,一般也不会对经营业绩形成冲击偏差,同时,较大的维修、重建项目划归到技改、技措项目中,因而在企业的五年战略规划、三年业务计划及每年度的业务滚动计划中,很难见到后勤项目。疲于应付繁杂项目成为后勤业务人员的真实写照,时间久了就逐渐形成“消防队”的角色,工作难有成效。如何改变后勤“救火式”管理的普遍现象,笔者认为回归基础的预先计划显得非常重要。

  明确计划大纲。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和年度业务计划,制定相匹配的后勤业务计划,是支撑企业良性运转的可靠保障。边发展边治理的思路模式已跟不上现代企业发展的步伐,必须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方可指导后勤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应罗列出前期对企业经营出现阻遏的后勤方面的不良因素、现象,逐一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具体措施,并根据铸造企业经营特点安排、布置、实施、加以解决;其次,对应年度业务计划,制定相应的后勤保障项目与可行的节点计划;最后,按照企业发展规划,拟定后勤支撑计划。

  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实施。全面完整的计划仅是开展工作的前奏,落实、生根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面对年度的一揽子计划,要想真正对企业发展形成支撑,必须按部就班、逐一实施。决不能做了计划就等于完成了工作,只是把计划摆在那里作为应付上级检查的面子工程。后勤工作既要重视“面子”,更应重视“里子”质量。

  一方面要坚决按照既定的计划实施,要根据铸造企业发展的实际,结合生产及经营的特点,利用休息日、节假日组织实施,如车间道路的坑洼不平、铸件定制区域的划定等,可利用平时的休息日时间进行修复;另一方面对给生产经营造成困难的要见缝插针、加班加点进行,确保计划的落地,如屋面漏雨造成的安全隐患防护等;第三,对计划较大、对当期生产经营有影响的项目,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可作适当放宽,结合铸造企业的生产特点,在生产低谷时利用生产间隙组织实施,同时要做好计划实施前的有关防护、监控和检查工作。

  计划的有效落地不仅仅体现在进度节点要求上,更重要的要体现在项目内容的质量上。对组织实施的项目要高质量、严要求。特别是对外包项目的质量要求,千万不可只图进度而忽视质量。要对承包方的资质、执照进行检验,对其近三年的经营业绩进行了解,签订后勤业务承揽合同,以维护发包方的利益。同时,要做好项目用料的质量监督、进度把关等等,确保项目质量可靠。

  梳理工作、明确计划、按部就班实施,把繁琐、复杂的后勤问题规范化,是实现铸造企业后勤管理跨越的第一步。

  二、建章立制,强化流程管理

 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总结 铸造企业的后勤保障工作
  现代企业的后勤管理表面上看是简单的琐事综合,实则为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危及企业的正常运转,将有可能为企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房屋安全、食品卫生、防汛等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联系非常紧密。当然,即便是玻璃维修、厂区道路坑洼等看似不起眼的事项如果处理不及时,也会对企业的正常生产带来潜在的影响及安全隐患。新形势下的铸造企业后勤管理要想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跟紧企业运转经营的节拍,强化流程管理,建立规章制度则显得非常重要。

  基础制度要健全。后勤管理的基础管理制度像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生产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等基础制度一样重要,它是规范员工行为的一种规范,既能够指导人们日常行为,又能明确企业提倡的、需要发扬的项目精神,同时还能够约束与企业发展不相符的行为发生。在建立、健全基础制度时切不可闭门造车、凭主观意气办事,一定要走入基层掌握职工思想,可以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会、征求意见等形式,扩展思路,博采众家之思维,最后确定为大家共同认知的制度,有利于后期的执行。

  专项制度要到位。专项制度是针对某一特殊事项、任务而确立的一种管理制度。在企业的后勤管理中不乏一些特殊的任务,如爱国卫生活动、防暑降温、汛期防汛等等。这就要求在不同的特殊阶段必须配套特殊的专项制度指导人们的行为,明确思路、任务,统一目标,达到预期的目的。

  应急预案制度的确立。天有不测风云,企业发展也是如此。为规避突发事件对企业正常运转带来的不必要损失,或把损失降到最低,提前确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制度是关键。要结合铸造企业自身以往的经历特点、自然规律等现象,借鉴其他企业的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等,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如电炉停电应急制度、冲天炉循环水停止应急预案、地下室皮带着火应急制度、恶劣天气应急预案等等。必须强调的是模拟预案的演练。要居安思危,在正常的生产经营中抽出一定的时间对既定的应急预案加以演练,以强化员工意识,一旦有突发事件出现时不会束手无策、乱了分寸,从而规避不必要的损失。

  要想换取较高质量的服务与评价,必须从制度源头高标准、严要求,用有效的流程来作支撑保证。

  三、不厌其烦,多走、多看、多交流。

  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搞好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同样适用于基层的巡视、调研与有效交流。不厌其烦地多走动、多咨询、多交流,只有这样,才能真实了解基层信息、掌握现场第一手资料、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搞走过场、听报告的形式主义,不搞主观臆断的经验主义。

  多走、多看、多交流,还体现在向先进企业学习借鉴方面,要勇于走出去,拿进来,汲取其他企业的先进管理理念、经验做法,通过对标、学习、借鉴,搞好企业后勤管理工作。

  到基层走动的多了、看得多了、了解的多了,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相应多了,就会从被动接受方案改进到主动提出解决方案,促使后勤管理再上新台阶。

  四、要把握后勤部门工作的重点,做好协调工作,保证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企业后勤部门作为企业的综合性职能部门,对企业至少应当有三个职能作用:一是管理作用,二是服务作用,三是协调作用。协调工作是后勤管理、服务作用的直接体现,是受领导委托处理各种问题、解决大大小小矛盾的工作。但是,协调工作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范围很广,渗透到机关服务、生产一线服务的方方面面。后勤部门在发挥每一种职能作用时,都兼有协调的职能。如车辆管理中,有两个部门同时要求派车,又是同一个方向、同一个地点,而且是同一天的上午,但不是同一时间,在两个部门均无特殊的情况下,这就需要后勤部门与两个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力争一车前往;再如,后勤服务中的来宾接待工作,当接待一批客人时,协调问题就有很多,有对内、对外的协调,有对上、对下的协调等。因此,搞好协调工作是做好后勤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协调工作做到恰如其分,可以给领导减轻许多事务性工作负担。当然,应当说搞好协调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个人认为,做好协调工作,一要讲究工作效率,尽快解决实际问题,不拖、不靠、不扯皮;二要讲究工作原则,按规章制度办事,实事求是解决问题,不搞简单的“摆平”,不 “和稀泥”,不敷衍了事;三要讲究工作方法,在按政策办事的前提下,尽力妥善地处理问题。另外,做好协调作,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一是要有准确领会领导意图的能力。按领导意图办事,是机关服务部门严肃性的一种表现,也是管理、服务作用的一种体现。只有准确地领会领导意图,才能有针对性地发挥其协调作用;二是要有整体观念。协调本身是一项全局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后勤管理人员必须树立大局观念。如:某部门或个人要求物品领用等行为,往往是根据其本身工作需要提出来的,有的和全局利益一致,有的可能不完全一致,所以这就需要后勤保障工作人员综合性考虑问题,给予平衡、相互协调。对其中一些不符合全局利益的,应及时提出否定意见,并做好解释工作,使得对方放弃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树立全局观念,要克服部门的局限性。因为后勤保障部门也是一个独立部门,也有自身利益和自身建设的需要,切不可“近水楼台先得月”,只有这样,在做协调工作时,职工群众才能心服口服。其次,后勤保障工作也要搞好调查研究,及时准确地掌握来自各方面的情况,掌握了相应的信息,再加以切合实际的判断和分析,这样遇事才能妥善处理,发言权就多,点子就能出得精明、全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9314.html

更多阅读

分享 现代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管理理念 房地产公司服务理念

一、房地产企业文化纵观我国企业的成长历程可以发现企业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经验管理阶段;二是以制度管理为主的科学管理阶段;三是文化管理阶段房地产业是从事房屋和土地开发经营的独立的行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它随着商品经

服务企业的成本核算 服务不是企业背负的成本

     我经常听到一些企业的管理层抱怨,企业的运营成本太高,尤其是客户服务部门,人员数量众多,管理难度也大,对于企业是很大一笔成本投入。我也接触到一些企业家,他们经常说的一句话便是:“我们内部要建立一个服务体系,要把服务打造成企

声明:《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总结 铸造企业的后勤保障工作》为网友不必想太多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