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连奴·奥兰迪加盟 马连奴·奥兰迪



品牌起源  古老的亚平宁半岛上有一个小村庄,村里的人纯朴而又勤劳地过着平静的生活。男孩奥兰迪与女孩马连奴是一对相许终生的恋人,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期待和幻想。然而,战争的来临打破了这个小村庄的宁静,也将男孩奥兰迪带上了战场。与他许下一生的女孩马连奴为了祈盼他平安回来。每天将一颗种子撒播在湖边,默默地许下愿望。她相信,当种子发芽时,她的愿望就一定会实现的。

  但是战争结束了……奥兰迪并没有回来……马连奴仍然执着地守护着她为奥兰迪所种下的每一颗种子……

  五年过去了,村里的人都劝马连奴放弃,但是马连奴不为所动,最后她父母被逼急了,不顾马连奴的抗议,把她许配给一户城里的人家。马连奴尝试用各种方法拒绝这桩婚事,最后都没成功。

  在举行婚礼的前一晚,马连奴突然不再抵抗,乖乖地穿上那让全村女子都羡慕的礼服,家人都以为她终于想开了,欢天喜地的去筹备明天的婚事,却不知道马连奴已悄悄地下定决心,她要守住自己和奥兰迪的诺言…...婚礼当天,几乎全村的人都集合在山丘的教堂。他们都衷心祝福这一对新人。当马连奴出现在地毯的另一端的时候,所有人都呆住了,新娘的礼服不是白色的,它已被新娘的手上的血染成了红色……

  马连奴终于得到她要的宁静,因为她被逐出家门和村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女孩已青春不再,轻灵的脚步已变得沉重,乌黑的头发早就变得花白,青春的脸庞也被岁月刻下了一道又一道疤痕。人们也早已忘记这段故事了,但是马连奴仍然默默地灌溉她的森林,每天陪伴她的树,直到天黑才回到自己在湖边搭建的小茅屋……

  她死得很孤独,因为她的树不能在她生病时照顾她,替她叫大夫,救她的生命……村里几个好心小伙子把马连奴葬在湖边的第一颗大树下,说来也奇怪从那天开始,尽管其他的树都会随着季节的变换而有枯有荣,但只是那颗树,据说从那一天开始就不曾再掉过一粒种子,谢过一片叶子……仿佛周围的时间都停留在那一刻,不再流动……

  又一个五年过去了。一天,村里来了一位年轻人背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到处打听马连奴和奥兰迪的家。村里的老人把他们引到马连奴种的树下,白发老太太望着全村看热闹的人们,深吸了一口气,打开了话闸子:“其实……奥兰迪并没有死。在战争结束后奥兰迪很幸运地存活下来。但是他并不快乐,因为在一次掩护战友的行动当中,他误伤了随同逃难的女孩。子弹打在她的背上,却狠狠地击在他的心上,同伴们劝他不要负这个责任,甚至有人愿意替他“解决”整个事件,但是奥兰迪不愿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而造就更大的错误,所以他决定负责……

  尽管女孩村里人对他有所指责,同伴对他不理解,他都只是默默承受,静静地坐在女孩的床边。因为他心全系在女孩的安危上……女孩终于醒了,但是女孩从此没有办法再走路,从此,奥兰迪肩负照顾这个女孩一生一世……

  在战争结束之后,奥兰迪没有回家。他希望马连奴当他死了,那么她才可以找到自己无法给她的幸福。

  时光飞逝,直到奥兰迪去逝后。老奶奶在整理奥兰迪的遗物时,不经意地翻阅他的日记,才发现奥兰迪根本就不曾忘记过,曾经的马连奴……老奶奶每翻一页,就被感动得哭一次……她心疼奥兰迪的苦心。

  奥兰迪为了怀念马连奴,用自己祖传的制革技术创立了一家马连奴.奥兰迪(Marino Orlandi)手袋厂,商标M.O变形后分别代表两人名字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M.O下半部变形为心形代表心心相印,左右两边横线形象展开代表伸出双臂真情拥抱,大圆代表两人何时才能重逢团圆。在奥兰迪设计制作中,他始终以马连奴的活泼、青春、奔放的性格为设计主题,看到每一件产品,仿佛感觉到马连奴就在他的身边。在日记里,他对马连奴的思念,令人感到心痛,但是,为了老奶奶而留在这里,且不曾在她面前流露过一丝痛苦,也没有让她受到一点委屈…..”

  老奶奶决定要把奥兰迪送回故乡,于是叫上义子不远千里来到奥兰迪的故乡,将奥兰迪送回到马连奴的身边……

  村里人被深深地感动了,为了纪念马连奴与奥兰迪,纷纷要求加入马连奴.奥兰迪(Marino Orlandi)这个制作团队……

  渐渐地,随着马连奴与奥兰迪的故事逐渐流传,马连奴(Marino Orlandi)品牌也不断的得到发展。从意大利到整个欧洲,从欧洲到美洲,马连奴(Marino Orlandi)皮具以精湛的工艺及独特的造型,深深地征服一代又一代真心相爱的人们。从王室贵族至政界要人,从商业名人到演艺明星无不为知动容。

 马连奴·奥兰迪加盟 马连奴·奥兰迪

品牌特色  品牌核心价值观: 引领时尚、物超所值、无处不在

  品牌经营理念: 以人为本、诚信经营、科学管理、务实创新

  品牌消费群体定位:马连奴消费群体为18~40岁城市中等收入都市男女为主

马连奴中国行  2000年: 国际知名品牌Marino Orlandi进入中国。

  2001年: 通过一年多在中国市场的调研,针对中国当时的市场需求,开创了新的营销模式:利用简易纸货架,超值的产品,让中国消费者第一次认识了Marino Orlandi。

   2003年: Marino Orlandi经过2年多的发展,已经在全国开设了近500个推广网点, 还有一些小精品屋和专柜,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的消费者。与此同时,更可庆的是我们还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合作者,此年的九月,在长沙开设了第一家专卖店,让品牌形象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004年: Marino Orlandi举办了首届秋冬订货会,在此平台上汇聚了所有一直拥护和支持Marino Orlandi的合作伙伴们,并达成共识,确定了以专卖店和专柜占领市场的营销模式让品牌形象得到更高的提升。

  2005年: Marino Orlandi再次举办了秋冬订货会,此时的Marino Orlandi已是以全新姿态展现在消费者面前,超过200家以上的专卖店和专柜,其中50平米以上的专卖店达到55家,更有超100平米的专卖店,这样的规模,在同行业屈指可数。

  2006年: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293585.html

更多阅读

意大利MarinoOrlandi马连奴奥兰迪女包 马连奴奥兰迪女包

MarinoOrlandi马连奴奥兰迪女包创立于2000年意大利,由广州高卓商贸有限公司引入中国市场。经过十几年发展,MarinoOrlandi马连奴奥兰迪女包已成为国内知名品牌,营销网络遍及中国一百多个城市,门店数量过千家。  相传,在古老的亚平宁半岛

《布列瑟农》的忧伤 布列瑟农 马修连恩

《布列瑟农》的忧伤(图片来自网络)这些天,我一直在听《布列瑟农》,马修·连恩演唱的。这是一首关于家园关于流浪的歌,它的背景是:1992年,加拿大某些地方政府施行了一项名为“驯鹿增量”的计划,为达到目的,必须大量捕杀狼群。布列瑟农,那

转载 马学禄与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的故事 英利董事长

原文地址:马学禄与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的故事作者:天津微电影产业基地一张黄牌催生“中国电谷”荐304周夫荣原创|2011-07-25 19:40 |收藏|投票关键字:黄牌催生中国电谷英利集团董事长  每天早晨七点整,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都会站在

声明:《马连奴·奥兰迪加盟 马连奴·奥兰迪》为网友锦夏初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